有关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作文.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072691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关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关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关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作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有关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作文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假如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例如:2007年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时间是7月15日、中伏庚申日,7月25日、末伏庚辰日,8月14日。8月23日是末伏第十天,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快了。“伏”,乃是藏阴气于酷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

2、来计“伏”。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夫喜,小暑防洪别遗忘”。因此,数伏天气既要防暑,又要防汛。我国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为一周期的纪日方法,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据甲骨文讨论是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开头,至今从未错记,是中国历法的一个奇迹。由于干支纪日与农历各月无肯定对应规律可循,除推算个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领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龙”等杂节气时才使用。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由于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

3、解馋的食物。人们在三伏天适合吃面,北方有句俗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讲的就是在三伏天这段时间人们应当吃什么。这里的伏日吃面的习俗从三国时期就已开头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雪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简单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心情烦躁、焦虑、易感动、失眠等,这些病症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

4、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俗话说九天一九,十天一伏。三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热。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由于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头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雪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

5、故也应“辟恶”。这是迷信说法。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养分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小暑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