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07002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课时)引子:我们的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事物,大到恒星小到原子。所有这些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快慢他们都在时刻发生变化。我们这节课就是研究学习这些变化以及变化中所体现出的物质的性质。一、4个实验序号变化前现象变化后新物质1液态水白雾液态水无2块状胆矾粉碎粉末状胆矾无3硫酸铜溶液蓝色沉淀氢氧化铁沉淀有4颗粒状石灰石产生气泡二氧化碳气体有备注:1、水蒸气看不到 2、胆矾可用粉笔替代总结:1、2两个实验无新物质生成,3、4两个实验有新物质生成结论:1、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例如:蜡烛融化、酒精挥发、钨丝升华 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例如:铁生锈、

2、橡胶老化、燃烧、水泥硬化注意:化学变化时必然伴随物理变化,反之则不然。练习:P10 习题1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无需化学变化即可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提问:什么叫无需化学变化即可表现出来的性质?举例解答:重量称量即可,期间无化学变化 气味闻即可,期间无化学变化其他还有:密度、体积、熔沸点、硬度、颜色、状态、导热导电性、挥发性、溶解性、延展性等等2、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提问:什么叫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举例解答:石灰石+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泡不经化学变化单靠称量、闻这类方法无法表现出来。其他还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注意:描述物质性质要标注外界条件

3、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练习 (1)P10 习题3 (2)区分铁丝和铜丝、糖和食盐、汽油和水 (3)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地较软,密度为2.7克/立方厘米,有良好的导热和导电能力,易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产生氧化铝保护层,也可以和稀盐酸作用产生氯气这段话中 铝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化学性质有哪些?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2课时)引子:我们对化学的只管印象往往是:白大褂、瓶瓶罐罐、各种颜色的液体等等,这恰恰说明了实验对于化学的重要性。一、 蜡烛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表格(板书)探究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组成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石蜡烛芯乳白色固态轻微气味较硬燃烧时火焰的分层及温度

4、烛身的变化生成的产物外焰/内焰/焰心融化、变短水+二氧化碳熄灭后通过白烟可迅速再点燃陈述: 既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今天我们就通过探究一个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化学的奥秘。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讲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提示学生用水作为参照物来研究蜡烛的密度)1、点燃前(1) 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2) 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

5、烛的密谋比水小。2、点燃后:(1) 燃烧着的蜡烛有没有声音?形状有没有什么改变?蜡烛点燃后,可以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音,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2) 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如果没有风,火焰可以一直保持轻微的闪动。蜡烛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为焰心;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为内焰;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为外焰。(3) 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在靠近火焰的地方,蜡烛是湿热的,而且很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而距离火焰较远部分蜡烛仍是冰冷的,硬的。燃烧着

6、的蜡烛顶部受热溶化形成一个凹槽,溶液化后的液态石蜡储存于凹槽中,浸没着灯芯。(4) 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可以看到处于火焰最外层的先变焦,第二层变化次之,最里层变化最小;这说明火焰的温度是从里向外依次升高的,即外焰的温度是最高的,焰芯的温度是最低的。继续引导: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首先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1)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后,过一会儿,烧杯壁有水雾生成。(2)向烧

7、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3)说明了蜡烛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知识点: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指导学生:现在请大家熄灭蜡烛,会发现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立即点燃的火柴去点白烟,看看有什么现象会发生。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点燃化学变化伴随着物理变化,部分石蜡升华后凝固成小颗粒,形成白烟。二、 实验和实验报告简介1、 设计、预习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药品、操作流程、预期结果等2、 实验预备:准备好器材、药品、记录本等3、 操作4、 记录现象和数据5、 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6、 结论和预期结果的对照分析、问题和建议的总结7、 写出实验报告一份严格的实验报告内

8、容是丰富而严谨的包括了基本信息部分:实验题目、目的、原理、环境、实验人、日期、所需器材(数量和规格)、所需药品(数量和规格)。操作部分:详细的实验流程、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以及数据和现象的记录。结论部分:包括数据处理、现象分析,结论、问题、建议等三、 呼吸实验引子: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呼出的是什么,吸入的又是什么呢?(呼出的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空气。)我们来验证这个结论(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加了)1、实验:原理: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混;二氧化碳不支持木条燃烧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气体,再收集一瓶空气(加盖玻璃片);(1) 向两瓶中分别添加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空气瓶无明

9、显变化,呼出瓶变浑浊,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加了。(2) 向两瓶中分别插入燃烧木条,观察燃烧时间。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确实增加了2、练习:(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C )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灰烬(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C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B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1-3、走进化学实验室(2课时)引子:上节课我们讲到化学的基础是实验,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化学实验室。结合P17 图1-20或实验室实地认识实验室基本配置。结合P17 图1

10、-21或实物认识常见实验器材一、化学药品的取用规则:1、任何时候不得直接用手接触药品2、任何时候不得直接凑近容器闻药品3、注意节约使用药品4、任何实验室用品不得带出实验室、不得随意丢弃。5、最重要一点,一定要听从指挥二、固体药品取用为了防止固体药品对容器造成损害,具体取用步骤(结合P19 图1-24)说明1、固体颗粒或块状物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2、固体粉末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

11、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三、液体药品取用1、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方法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应将瓶盖取下倒放在桌面上,将标签朝向手心拿起试剂瓶,使瓶口紧靠容器口缓缓倒入,倾倒完毕后,要把瓶口在容器口上贴靠一下(以防止瓶口残留液腐蚀标签)。最后盖好瓶盖,放回原处。问题与讨论: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讨论结果1细口瓶塞子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避免塞

12、子沾染桌上的杂质而污染试剂。 2瓶口紧挨试管口倾倒液体可防止液体流在试管外或洒落,倾倒时应缓缓倒入以防止液体溅出。 3拿细口瓶倒液时,标签朝向手心是为了防止瓶口残留液体顺试剂瓶外壁流下而腐蚀标签。 4倒完液体要立即盖紧瓶塞,是防止试剂与空气中的物质接触发生反应而变质。把瓶子放回原处是为下一次使用提供方便。2、量筒的使用(1)一开始倾倒液体的方法仿照试管(提出问题:是否可以恰好倾倒出需要的液量)(2)接近所需液体量的时候改用胶头滴管滴至恰好,胶头滴管是精确取用少量液体时使用的工具。胶头滴管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时应先挤出胶头内的空气,然后再吸取液体。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

13、防止液体倒流,玷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玷污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以备再用。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提出问题:如何判断是否达到刻度线)(3)刻度读取:1、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简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再读出液体的体积。2、仰视使读数偏小,俯视使读数偏大。(4)实验:实验1:酚酞+澄清石灰水,先变红(酚酞结合氢氧根)再无色(二氧化碳作用产生碳酸钙沉淀,溶液碱性减弱直至消失)实验2:稀盐酸+碳酸钠(或石灰石),大量气泡产生(是二氧化碳)过渡我们在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时,除了要考

14、虑它们在常温下的变化外,还常常要考虑它们在高温下的变化,这就需要给物质加热。四、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是加热的最常用工具,注意事项 见书P20-21 4点2、给物质加热(1)实验: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 mL水。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 cm处加热,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所需的时间。由此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讨论: 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不能,以防液体溅出) 2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为什么?(不能,防止受热不均) 3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么?(不能,防止炸裂) 4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3)归纳给物质加热的方法: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顺序为:外焰内焰焰心。故加热时应使用外焰加热。给物质加热的正确方法是:倒入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1/3;试管夹从底部套入、取下;加热时,受热容器外壁不能含水,以防止受热不均而破裂。操作时,先要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以防局部受热而使试管破裂。对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要使管口向斜上方倾斜(约45角度),不得将试管口对人,以防液体喷出试管口而伤人,加热时,还要不断振荡试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