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06208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七单元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七单元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七单元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名师指路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一、知识梳理冷战的形成及发展: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的开始)“马歇尔计划”(经济上控制西欧)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对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霸:50年代美苏争霸开始(北约和华约的成立)60年代美苏争霸升级(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达到高峰(苏联入侵阿富汗)80年代末争霸走向结束(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点评: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冷战及冷战的表现,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对于美苏争霸的发展可作一般了解。二、教材详解1. 冷战政策

2、: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由此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4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此后,美国在经济上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约组织。两极对峙格局由此形成。点评:美苏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不同导致了“冷战”,从根本上说

3、是两国都要称霸世界、但又不能以战争手段来实现的的产物。美苏冷战对人类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却在客观上提供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的世界局面。2.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开始争取与美国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表明美苏争霸有从冷战到热战的升级势头。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美国由于越战而实行了战略收缩。相反,苏联转而采取积极进攻战略于1979年出兵占领了阿富汗。80年代,美苏开始了有限的战略缓和。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点评:美苏争霸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实质是争霸世界。其中,古巴导弹危机和苏联占领

4、阿富汗是美苏两国各占优势的典型表现,但这种优势都是暂时的,都不足以改变两极对峙的格局。三、图片点拨1.P84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图:铁幕演说是美苏冷战即将开始的信号。丘吉尔在二战前极力反对苏联、在二战中则联合苏联、二战后鼓吹美英对抗苏联,其态度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国家利益及社会制度的不同。2.P85北约成立和引言:北约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军事组织,成为美国干涉世界事务的重要工具。3.P86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图:此漫画形象地刻画出美苏争霸的丑态。从这幅图中可以看出反映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占据优势苏联处于下风的争霸局面。点评:美苏争霸在西方表现为冷战,典型事件为北约和华约的成立;在世界

5、的东方则表现为热战,典型事件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四、典型试题1. (08韶关)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冷战”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其实施时间主要在冬季 B其手段是采取直接的武装侵略 C其对象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D其途径包括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07南京)二战后初期,罗伯特奥本海默曾说:我们或可以预料一下这样的情形,两个大国都可以毁灭对方的文明和生机,虽然自身也处于危境。这里的两个大国指的是A英国和德国 B美国和苏联 C德国和日本 D英国和法国3.(09淄博)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6、 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4.(09成都)二战后,为稳定资本主义和遏制共产主义,美国积极推行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签订 D友好互助条约签订答案:1. D 2. B 3.C 4.A闯关训练 一、选择题:1.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苏联解体B.北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2.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A一战 B二战 C冷战

7、 D科索沃战争3.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同之处是A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B都是由一个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但却利益一致的大国集团4.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援助下,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其中成为西欧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是:A日本 B法国 C联邦德国 D意大利6.尼克松上台执政后,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实行战略收缩,其主要原因

8、是A.深陷越南战争之中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冲击C.美国债务负担沉重D.苏联采取积极的进攻战略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以美苏两极对峙为基本特征。其形成的标志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成立C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8.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9.右侧漫画反映的是20世纪60年代瞩目的“古巴导弹危机”,它说明的历史现象是( )A.美国独霸 B.美苏争霸 C.美苏合作 D.苏联衰退

9、10.1991年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是A、两极格局开始形成B、世界局势日趋紧张C、两极格局彻底结束D、霸权主义主导世界二、写出下图人物的名字: 1. 2. 三 、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与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请回答:(1)尼克松对外政策报告提出的背景是什么?(2)上述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调整,请指出调整的方向。2.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

10、答问题。(材料均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科书改写)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战后的世界是否能够维持持久和平?世界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持久和平之路?人们在不断地思考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材料二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整个“冷战”时期,也就是20世纪最长的一段和平时期。(1)材料一中“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主要指哪两个国家?(2)请列举美苏冷战的表现和争霸的典型事件。(3)就“整个冷战时期,也就是20世纪最长的一段和

11、平时期。”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四、问答题:1.什么叫“冷战”政策?“二战”后美国实施“冷战”政策有哪些重要表现?2.美苏争霸先后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各阶段争霸的态势如何?课外阅读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始末1983年3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在一次讲话中宣布,为了确保美国及其盟国在可能发生的美苏核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美国已经制订了总统战略防御倡议,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以定向能武器为主的反弹道导弹多层综合防御系统,用以在可能发生的核大战中拦截并击毁对方发射过来的弹道导弹,保护美国及其盟国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由于这一计划所设想的核大战主要是在外空进行的,因而又被称为“星球大战”计划。1985年1月3日,

12、美国正式公布了这一计划,计划透露,拟建的战略防御系统将不仅使用常规弹头,而且将使用激光、粒子束、电磁轨炮和截击弹等高新技术武器。常规弹头和高新技术武器将被部署在外空、空中和地面,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天衣无缝”的防御盾牌。这项计划出笼后,几年内美国国会先后拨出数百亿美元用于研制各种高新技术武器,总共动用了1万多名科学家来参与这项计划的研究、设计和武器制造工作。美国的许多盟国,包括英国、意大利、联邦德国、以色列、日本等,也在美国的要求下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项计划。根据里根宣布的时间表,美国原打算从1994年开始部署防御计划所要求的部分装置,到本世纪末建成整个防御系统。全部耗费预计为1万亿美元。答案:一

13、、选择题:1.C 2.C 3.B 4.A 5.C 6.A 7.A 8. C 9. B 10.C二、写出下图人物的名字:1.丘吉尔2.杜鲁门三、材料解析题:1.(1)美国经济增长趋于缓慢,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2)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2.(1)美国和苏联(2)冷战在政治上表现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表现为马歇尔计划、军事上表现为北约的成立;争霸的典型事件有: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苏军占领阿富汗等。(3)与20世纪前50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相比,“冷战”时期尽管有大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发生,有局部地区的战争不断发生,但都没有发展成为世界大战。四、问答题:1.含义:二战结束后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以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重要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但美国占据优势;第二阶段为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国实行战略收缩,苏联积极进攻;第三阶段是80年代,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