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说课稿.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061793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晓》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春晓》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春晓》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春晓》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春晓》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晓》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晓》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晓说课稿一、说教材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第四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春晓。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是作者春晨即兴之作。它描写的主要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鸟雀到处鸣叫,经过一夜的风雨,地上到处是落花。可以说字里行间都流荡着春晨的浓浓气息,流露着作者喜春、爱春、念春、惜春的春恋之情,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晓图,尤其是鸟雀的啼叫,风雨的声响,更为人们创设了鲜明的听觉形象。 二、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中5个生字,会写生字“古、首、处、声、知、多”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培养学生想象力,感悟古诗意境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

2、爱春天,和作者产生共鸣,一起分享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并背诵古诗,难点是在简单理解古诗 大意的基础上感悟古诗的意境。 四、说教具 课件 五、说教法 、读书法: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以识字、学词、学句和朗读背诵训练为重点,我在教学中主要以读为主,读中熟字,读中解词,读中学句,读中悟情的方法。、创设情境法: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美丽的春晨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美景之中,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六、说学法、合作法:针对于字词合作交流认读,诗句的理解也是在合作交流中达到教学目标的。、体验法:用灵巧的小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晓图”,并结合

3、课件体验和感悟古诗的意境。 七、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首先我出示春晨情景课件,让学生说说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而后我再设问导入课题:唐代诗人孟浩然又是怎样用诗句描写春天早晨美丽的景色呢?这样导入,不仅能切合低年级学生爱看动画的心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初读古诗,认识字词 由于学生们对这首诗比较熟悉,所以我先让学生们自己试读这首诗,了解学生读诗及认字水平,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的空间。然后,我适时出示配乐朗读古诗的课件,入情入境的为学生们范读。因为刚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们,在朗读古诗方面肯定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所以我认为教师的引读课文是必要的。(

4、出示课件)接着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知”,再指导学习四个要求认识的生字“晓”、“眠”、“闻”、“落”。先领读,后齐读,再指名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生字,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帮生字宝宝找家。(出示课件)提示:五个可爱的生字宝宝因为贪玩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要求学生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然后让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再让小组代表汇报成果。如果出现问题,我再相机指导。低年级生字教学是一个重点,如果只是中规中矩地进行指导,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为此,我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换一种学习氛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玩中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

5、精神。(三)、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对于诗意的理解,让学生们完整的说下来难度很大,所以教学中,我先对重点字词,如“春晓”、“眠”、“不觉”、“闻”、“啼”、“处处”、“夜来”等词语(出示课件)进行引导、点拨,帮助学生理解,接着我采用齐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读古诗,最后出示动画课件,一边让学生观察一边合作交流,让小组代表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再相机归纳诗意。 这样入情入境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四)、熟读成诵,体悟意境 先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然后引导学生体悟诗的意境,对此教学我采用两种方

6、法: 、配乐朗读古诗,让学生们闭眼想象。(出示课件) 、提议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小手画一画自己心中所想的“春晓图”。(出示课件) 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氛围,让孩子们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将心中的所想所悟表达在画纸上,用那绚丽的颜色,动情的语句描绘着他们心中对春天的畅想,既加深了对古诗的感悟,又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 八、说教学反思 能根据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并能按既定的教学思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读的指导,在学生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5个生字,并会背这首诗。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时,能在一开始就从指导识字入手,并能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在指导朗读这个环节中,

7、我虽然知道学生很多早已会背诵了,但我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读,学生体会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研读古诗时,教师能通过理解重点字来理解诗句,潜移默化的渗透诗歌的情景,对于学生研读古诗有一定的帮助。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要让学生在自读中感悟,注重要把图和文融合的更加紧密些,要让学生通过看图对文的进一步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