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局经济工作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05656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局经济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商务局经济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商务局经济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商务局经济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商务局经济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务局经济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局经济工作(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务局经济工作汇报 一、市商务局基本情况 市商务局是在市外经贸局的基础上,由多部门、多职能、多人员共同组建而成。从221年开始,先后将原市外经贸局、原市经贸委的内贸管理科、市商业联合会、市物资采购联合会等机构所行使的行政管理职能,先后整合划入市商务局,221年又将市工商局的菜市场管理职能划入市商务局,并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将多家机构人员归并到市商务局管理,这样就形成了现在的市商务局。主要职能概述为“三外一内”,即主管全市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和利用外资工作。 市商务局内设机构有。局办公室、综合法规科(行政许可科)、人事教育科、财务科、市场建设与调节科(市场秩序科)、商贸服务管理科、外贸发

2、展与管理科(市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外资外经与服务贸易科(开发区管理科)、市纪委(监察局)派驻局纪检组(监察室)、市商贸市场建设促进中心、商务稽查大队等机构。目前市商务局共有职工29人,机关在职人员共有45人;离退休干部5人,退休干部37人;二级机构市场建设促进中心,系副县级财政金额拨款事业单位,在职人员140人,其中办管脱钩中经考试录用为财政拨款事业编制的人员21名,办理提前退休和病退手续29人,自收自支事业编制90人;商务稽查大队事业编制,现有队员8名。 二、2021年商务工作开展情况 坚持全面推进我市商务事业发展,利用外资、内外贸工作的多项指标增幅创出历史新高,商务工作保持了快速发展态

3、势。一是优结构、强基础,强力推进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建设。2021年推出相王国际、鼎盛国际等10大商贸项目,当年完成投资5.8亿元;221年推出淮海时代广场、和协国际等2个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当年完成投资285亿元;021年加速改善消费环境,努力提高城市承载力,将30个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列入市“双百工程”加以推进,截止10月底,实际完成投资1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25亿元。今年重点项目相王国际(大润发、爱莱百货)、批发农贸城已投入运营,金鹰国际开始试营业,沃尔玛也将于2月相继开业。近三年,完成重点商贸项目投资5.65亿元,加上非重点一般商贸项目建设,约有近0亿的投资,强力拉动了我市传统商贸业的转型发展

4、,从202120年,我市新增了近10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大大改善了全市商业经营环境,起到强基固本增后劲的作用。二是调结构、促平衡,努力推动进出口稳定增长。截至10月底,我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5091万美元,同比增长72.1%,高出全国平均增幅(363)36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增幅(53)近20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五位,预计全年可实现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从总额分解看,累计完成出口1287万美元,同比增长424%;累计实现进口804万美元,同比增长350.2%。在完成主要进出口指标的同时,积极构建了我市进出口孵化体系,加大孵化工作力度,不断壮大外贸主体,培育新获进出口经营权企业72家,今年新发

5、生进出口实绩企业20家,新增进出口额2995万美元,提前完成了省下达的进出口孵化两项指标任务。全年组织参加以进出口贸易为主题的展会6次,累计签订意向成交额4630万美元。主要有第20届华交会签订意向成交20万美元;第10届春季广交会,签订进出口意向贸易200万美元;第108届秋季广交会,达成出口成交意向1450万美元等。三是抓创新、增后劲,大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借助重大展会招商平台,吸引各类资本投资,投资强度和增幅不断加大,截至10月底,我市实际利用外资15755万美元,同比增长37%,利用外资总量居全省第9位,增幅居全省第2位,预计全年利用外资将超过8亿美元。10月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家,合同

6、外资28万美元,增长351%。全年组展参展以招商引资为主题的展会7次,促成11个投资项目签约,投资额达219.亿元;签订贸易类合同意向75个,成交额近20亿元。其中参加第六届徽商大会共促成32个项目签约、总投资6亿元;2021(中国)煤矿机械博览会投资类签约项目共0个,总投资额为643亿元,贸易类合同和意向共签约75个,成交额9.687亿元;举办202(香港)经贸投资交流会,成功签约4个项目,总投资额50.6亿元;参加第五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签订招商项目总投资额达143亿元等。促消费、保增长,不断提升商贸流通发展水平。11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1亿元,同比增长19.2,预计

7、全年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亿元。备案“家电下乡”网点316个,从202年月至2021年1月,我市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0.3万台,销售金额达459亿元,发放财政补贴5487.15万元,平均每万户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61668台,该项指标排序居全省第一位。“家电以旧换新”共销售五类(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新家电14198台,销售额510万元;组展参展以内贸促消费为主题的展会10次,成交额达16995万元。四是惠民生、强服务,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扎实推进。出台了市中心城区菜市场布局规划和全市城区菜市场管理办法。继去年建成全省第一家惠黎标准化菜市场之后,今年改造新建的黎苑、相城农贸标

8、准化菜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仁和小区配套的菜市场即将投入运营;温哥华城菜市场正在施工建设,预计近期能完工,最迟于春节前投入使用;海宫菜市场维修改造的项目设计及预算已完成,正向财政部门申请拨付前期费用;凌云菜市场改造设计效果图已报规划部门审批,已向财政部门申请前期费用;大力督办了濉河小区、滨河花园小区菜市场内部装修工程,全力督导了金冠玻璃厂、渠沟酒精厂等居住小区菜市场建设;长山南路菜市场土地收储、前期拆迁等事项也在酝酿筹划中。今年我市永安社区、相阳社区和杨庄矿第六社区获得第五批全省商业示范社区称号,从202年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已先后创建了家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9家省级商业示范社区,家

9、市级商业示范社区。今年我市正式启动了“放心早餐工程”,一期项目已完成投资000万元,建成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多个早餐厅遍布市区大街小巷,投入运营后百姓普遍欢迎。五是重执法、举新措,推动1312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深入发展。21年,我市被商务部列入商务综合执法试点市,我局投入0多万元,将去年创建的“家政服务”网站融合到1231综合执法平台上,两者并网运转,拓展了家政服务、举报投诉、商务服务和政策咨询四大功能。目前已录入300多家商贸服务企业信息,可向市民提供3大类18种服务,展示商品220多种,发布职位0多个,提供市场行情60多条,进入注册加盟企业400余家,宣传图片200多张,每天受理

10、市民需求服务电话多个,网站点击率平均每日0多次,服务的规模、层次、广度、深度还在不断拓展,内容仍在不断更新,逐步充实。截至1月底,12举报投诉电话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207起,其中咨询14起,举报投诉33起,办结率以上。 三、2021年商务工作安排 21年全市商务工作总体思路:坚持加快传统商业向现代商贸服务业转型战略不动摇,大力抓好商贸物流项目建设,不断调整优化商业结构;持之以恒地抓好利用外资工作,坚持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平台,加速开放型经济发展进程,进一步提高开放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努力提升引进外资的实力和规模;坚持不懈地提高外贸出口规模和水平,不断培育外贸出口龙头骨干企业,壮大出口企业规

11、模,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全力推进“三外”联动发展;凝心聚力发展内贸,坚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流通市场体系,侧重投资、消费和出口等三大需求结构的优化,大力提升三大需求的质量和持续性。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卓有成效地开展好021年的全市商务工作,保持商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目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进出口总额增长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对外经济合作实现新突破;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建设投资完成24亿元;新建标准化菜市场个,改造提升原有菜市场2个。重点工作有: 一是创新引进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围绕我市六大主导产业,促进优势产业招商;围绕繁

12、荣发展服务业,深化商贸物流业发展招商引资;围绕引进战略投资者,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推进对外开放机制,突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目标跨国公司,借助知名大型节会,精心谋划引进利用外资活动;围绕区域发展,战略推进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引导外资参与绿色经济发展。 二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新的商务经济增长点。继续实施强基础、增后劲、管长远、优结构之举措,坚持引进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滚动发展,大力培育新的商务经济增长点,加速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服务业转型。以投入促增量、以项目增后劲,加速改善消费环境,促进

13、商贸繁荣。经深入调研、摸排、筛选,现有39个重点商贸项目可列入201年我市重点项目“双百工程”加以推进。 三是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重点抓好龙头骨干出口大户,培育优势产品出口集群,优化主体结构。支持企业开展国际认证,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和重大装备出口,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优化商品结构。加大企业参加重点境外展会参展补贴力度,稳定扩大传统市场份额,拓展新兴市场;引导企业开展国际电子商务平台贸易,支持企业利用网络平台“在线”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做好组织应对贸易摩擦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工作,优化市场结构。加快服务贸易载体建设,打造出口基地,

14、推进科技兴贸,支持成熟的产业化技术出口,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优化贸易结构。 四是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增强内需拉动力。继续落实好家电下乡、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促进城乡消费升级;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建设,不断开辟农村消费市场;引导“农超对接”深入发展,拓展与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以产销地市场、产业优势、区位特点为依托,搭建各类内贸促销的展会平台,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知名展会,组织各类地产品展示展销;加强银商合作,积极发展信用销售;规范发展网上消费,引导消费模式创新。 五是加速流通体系建设,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不断完善中瑞、农贸城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和档次,建设布局合理、交易方式先进

15、、功能齐全、信息灵敏、安全卫生的大型骨干批发市场;积极建设与发展连锁超市、直销配送中心等新型流通组织,建立多层次、多业态、多种经营方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鼓励支持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加速发展,重点扶持百路物流、顺达商贸、新惠康等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配送等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新建、完善、改造、规范、提升标准化农家店、农资店,培育农村现代商品达配送中心;支持工业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大力实施“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全力推进“家政服务”和“放心早餐”等民生工程,规范管理宝迪、天贝、天义等大型生猪定点厂;新建改造一批社区废旧物

16、品回收站点、分拣中心和跨区域集散市场;积极培育大型流通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各类流通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载体进行资产重组和连锁经营,培育具有创新能力、产权明晰、竞争力强的流通企业集团;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改造。 六是加强市场监测调控,保障平稳健康运行。加强对50多家重点企业及其重点商品的市场运行监测,跟踪分析调控市场,保障供给,建设完善应急商品数据库,保证市场平稳运行;加强省、市级猪肉储备日常管理,着力提升市场监测调控水平;搞好“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扶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改进生产和技术条件,着力加强生猪屠宰监管,着力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七是开展形势研判和重大战略研究,提高谋划发展质量。要坚持不懈加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善于在把握大局中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