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054799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概述1、“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P12、计算机之间通信方式划分为: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 对等方式(P2P方式)P9 两者特点(了解):C/S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P2P方式:两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3、 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4、 名词解释:WAN(广域网) MAN(城域网) LAN(局域网) PAN(个人区域网)5、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 P17(1)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2)不同使用者的网络:公用网、专用网(3)用来把用户接入到因特网

2、的网络:接入网AN(又称本地接入网)6、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及各层作用 P27-P291)OSI的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2)TCP/IP的体系结构:网络接口层、网际层IP、运输层(TCP或UDP)、应用层3)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物理层(比特流)、数据链路层(帧)、网络层(包)、运输层、应用层4)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正在运行的程序)提供服务【HTTP、SMTP、FTP等】5)运输层: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6)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7)数据链路层:在两

3、个相邻结点之间传送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透明”地传送帧中的数据8)物理层: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9)运输层两种协议的作用: a、TCP(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能够提供可靠的交付 b、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无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不保证提供可靠的交付,只能提供“尽最大努力交付” 7、 协议: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其次,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

4、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8、 服务访问点SAP: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互信息)的地方 P30 第2章 物理层1、 通信的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有三种基本方式: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又称 半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又称 全双工通信) P382、 调制方法分为两类:a、基带调制 b、带通调制(包括:调幅AM、调频FM、调相PM)3、 传输媒体可分为两类:a、导向传输媒体:双绞线(STP屏蔽双绞线、UTP无屏蔽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 b、非导向传输媒体:短波通信、无线电微波通信(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卫星通信) P454、 信道复用技术(无需细看):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

5、、统计时分复用STDM P475、 名词解释 a、xDSL: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HDSL:高速数字用户线 SDSL:是1对线的数字用户线 V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线 P56 b、FTTx技术:FTTH:光纤到户 FTTC:光纤到路边 FTTB:光纤到大楼 FTTO:光纤到办公室 FTTN:光纤到邻区 FTTD:光纤到门户 FTTF:光纤到楼层 FTTZ:光纤到小区P61第3章 数据链路层1、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点对点信道(一对一)、广播信道(一对多) P63 2、 MTU最大传输单元:帧的数据部分的长度上限 P663、 差错检测(CRC 循环冗余检验)P684、 局域网优点:1)具

6、有广播功能,从一个站点可很方便地访问全网。局域网上的主机可共享连接在局域网上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 2)便于系统的扩展和逐渐的演变,各设备的位置可灵活调整和改变 3)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生存性 P765、 局域网可按网络拓扑进行分类: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树形网 P776、 CSMA/CD协议 工作过程 P79(了解 不考大题)7、 星形以太网100BASE-T:10代表10Mb/s的数据率,BASE表示连接线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双绞线 P848、 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物理层使用的中间设备是转发器,数据链路层是网桥或桥接器,网络层是路由器,网络层以上的是网关9、 各层扩展以太网所

7、用设备及其特点、优缺点 P91 1)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集线器P92 2)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网桥好处:过滤通信量,增大吞吐量,扩大物理范围,提高了可靠性,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的以太网;缺点:增加了时延,没有流量控制功能,广播风暴(因传播过多的广播信息而产生网络拥塞);特点:先检查此帧的目的MAC地址,然后在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接口或丢弃?10、 网桥工作原理 P9511、 名词解释:VLAN 虚拟局域网12、 P107 3-32第4章 网络层1、 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协议:(名词解释)ARP 地址解析协议;RARP 逆地址解析协议;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G

8、MP 网际组管理协议 P1102、 IP地址及分类、表示方法 P1133、 划分子网(相关题目)P128-1364、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划分为:IGP 内部网关协议(RIP特点:a、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b、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c、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 OSPF特点:使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EGP 外部网关协议(特点P156) P1465、 VPN(名词解释)虚拟专用网 P171第5章 运输层1、 运输层作用: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运输层向他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其有一重要的功能复用(指在发送方不同的应用进程都可以使用同一个

9、运输层协议传送数据)和分用(指接收方的运输层在剥去报文的首部后能把这些数据正确交付到目的应用进程),另一功能为要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差错检测 P1802、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 P1823、 TCP的连接建立 P1884、 可靠传输的原理 P1905、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综合体+P190)P1976、 滑动窗口机制(选择题)P1977、 运输连接的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连接释放 P2158、 三次握手(即TCP的连接建立) P216第6章 应用层1、 应用层协议:HTTP FTP.2、 FTP文件传送协议(名词解释:包括http www telnet url)P2323、 接发邮件用的协议、读取用的协议:(邮件读取协议)POP3和IMAP(P259)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P257)第7章 网络安全1、 数据加密(判断题)P284第9章 无线网络1、 名词解释:WLAN 无线局域网 ;WPAN 无线个人区域网 ;WMAN 无线城域网2、 802.11局域网的MAC层协议(CSMA/CA协议)P3413、 退避算法(判断题)P344第10章 下一代因特网1、IPv6的地址空间 P3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