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常见故障、结构图.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052600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支架常见故障、结构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液压支架常见故障、结构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液压支架常见故障、结构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液压支架常见故障、结构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液压支架常见故障、结构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压支架常见故障、结构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支架常见故障、结构图.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录一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部位故 障 现 象可 能 原 因排 除 方 法乳化液泵站1、 泵不能运行2、 泵不输液无流量3、 达不到所需工作压力4、 液压系统有噪音5、 工作面无液流6、 乳化液中出现杂质1、 电气系统故障;2、 乳化液箱中乳化液流量不足。1、 泵内有空气、没放掉;2、 吸液阀损坏或堵塞;3、 柱塞密封漏液;4、 吸入空气;5、 配液口漏液。1、 活塞填料损坏;2、 接头或管路漏液;3、 安全阀调值低。1、 泵吸入空气;2、 液箱中没有足够乳化液;3、 安全阀调值太低发生反作用。1、 泵站或管路漏液2、 安全阀损坏;3、 截止阀漏液;4、 蓄能器充气压力不足。1、

2、乳化液箱口未盖严实;2、 过滤器太脏、堵塞;3、 水质和乳化油问题。1、 检查维修电源、电机、开关、保险等。2、 及时补充乳化液、处理漏液。1、 使泵通气、经通气孔注满乳化液;2、 更换吸液阀或清洗吸液管;3、 拧紧密封;4、 更换距离套;5、 拧紧螺丝或换密封。1、 更换活塞填料;2、 拧紧接头,更换管子;3、 重调安全阀。1、 密封吸液管、配液管、接口;2、 补充乳化液;3、 重调安全阀。1、 拧紧接头、更换坏管;2、 更换安全阀;3、 更换截止阀;4、 更换蓄能器或重新充气。1、 添液、查液后盖严;2、 清洗过滤器或更换;3、 分析水质、化验乳化油。立柱1、 乳化液外漏2、 立柱不升或慢

3、升3、 立柱不降或慢降1、 液压密封件不密封;2、 接头焊缝裂纹1、 截止阀未打开或打开不够;2、 泵的压力低,流量小;3、 操纵阀漏液或内窜液;4、 操纵、单向、截止阀等堵塞;5、 过滤器堵塞;6、 管路堵塞;7、 系统有漏液;8、 立柱变形或内外泄漏;1、 截止阀未打开或打开不够;2、 管路有漏、堵。3、 操纵阀动作不灵;4、 顶梁或其它部位有蹩卡;5、 管路有漏、堵。6、 更换液压密封元件;7、 更换上井拆检补焊。1、 打开截止阀并开足;2、 查泵压、水源、管路;3、 更换上井检修;4、 查清更换上井检修;5、 更换清洗;6、 查清排堵或更换;7、 查清换密封件或元件;8、 更换上井拆检

4、;1、 打开截止阀;2、 检查压力是否过低、管路堵漏;3、 清理转把处塞矸尘或更换;4、 排除蹩卡物并调架;5、 排除漏、堵或更换。4、 立柱自降5、达不到要求1、 安全阀泄液;2、 单向阀不能锁闭;3、 立柱硬管、阀接板漏;4、 立柱内渗液。1、 泵压低,初撑力小;2、 操作时间短,未达泵压停供液,初撑力达不到;3、 安全阀调压低,达不到工作阻力4、 安全阀失灵,造成超压。1、 更换密封个或重新调定卸载压力2、 更换上井检修;3、 外漏查清更换检修;4、 其它因素排除后仍降,则换立柱上井检查。1、调泵压,排除管路堵漏;2、操作上充液足够;5、 按要求调安全阀开启压力;6、 更换安全阀。千斤顶

5、1、 不动作2、 动作慢3、 个别连动现象4、 达不到要求支撑力5、 千斤顶漏液1、 管路堵塞,或截止阀未开,或过滤器堵;2、 千斤顶变形不能伸缩;3、 与千斤顶连接件蹩卡。1、 泵压低;2、 管路堵塞;3、 几个动作同时操作,造成流量不足(短时)。1、 操纵阀窜液;2、 回液阻力影响。1、 泵压低,初撑力低;2、 操作时间短,未达到泵压,初撑力小;3、 闭锁液路漏液,达不到额定工作阻力;4、 安全阀开启压力低,工作阻力低5、 阀、管路漏液;6、 单向阀、安全阀失灵,造成闭锁超阻。1、 外漏主要是密封件坏;2、 缸底、接头焊缝裂纹。1、 排除堵塞部位,打开截止阀清洗过滤器;2、 来回供液均不动

6、,则更换上井检修;3、 排除蹩卡。1、 检修泵、调压;2、 排除堵塞部位;3、 协调操作,尽量避免过多同时操作。1、 拆换操纵阀检修;2、 发生于空载情况,不影响支撑。1、 调整泵压;2、 操作充液足够、达泵压;3、 更换漏液元件;4、 调安全阀压力;5、 更换漏液阀、管线;6、 更换控制阀。1、 除接头O形圈井下更换外,其它均更换上井检补焊。2、 更换上井检补焊。操纵阀1、 不操作时有液流声,间或有活塞杆缓动2、 操作时液流声大且立柱千斤顶动作慢1、钢球与阀座密封不好,内部串液;2、阀座上O形圈损坏;3、钢球与阀座处被脏物卡住。1、 阀柱端面不平与阀垫密封不严,进液通回液;2、 阀垫、中阀套

7、处O形圈损坏。1、 更换上井检修;2、 上井更换O形圈;3、 多动作几次无效,则更换清洗。1、 更换上井,拆换阀柱;2、 更换上井拆换。3、 阀体外渗液4、 操作手把折断5、 手把不灵活不能自锁1、 接头和片阀间O形圈损坏;2、 连接片阀的螺栓螺母松动;3、 轴向密封不好,手把端套处渗液1、 重物碰击而断折;2、 与阀片垂直方向重压手把;3、 手把制造质量差1、 手把处进碎矸煤粉过多;2、 压块磨损;3、手把摆角小于801、更换O形密封圈;2、拧紧螺母;3、 更换上井,拆换密封件。1、 更换,严禁重物撞击;2、 更换,操作时不要猛推重压;3、 更换。1、 清洗;2、 更换压块;3、 手把摆角足

8、够。液控单向阀1、 不能闭锁液路2、闭锁腔不能回液,立柱千斤顶不回缩1、 钢球与阀座损坏;2、 液中杂质卡住不密封;3、 轴向密封损坏;4、 与之配套的安全阀损坏。1、 顶杆断折、变形顶不开钢球;2、 控制液路阻塞不通液;3、 顶杆处损坏,向回路串液;4、 顶杆与套或中间阀卡塞,使顶杆不能移动。1、 更换检修;2、 充液几次仍不密封,则更换检修;3、 更换密封件;4、 更换安全阀。1、 更换检修;2、 拆检控制液管,保证畅通;3、 更换检修,换密封件;4、 拆检。安全阀1、 不到额定工作压力即开启2、 降到关闭压力不及能时关闭3、 渗漏现象4、 外载超过额定工作压力安全阀不能开启1未按要求额定

9、压力调定安全阀开启压力;2、 弹簧疲劳失去要求特性;3、 井下动了调压螺丝。1、 阀座与阀体等有蹩卡现象;2、 特性失效;3、 密封面粘住;4、 阀座、弹簧座错位。1、 主要是O形圈损坏;2、 阀座与O形圈不能复位1、 弹簧力过大、不符合要求;2、 阀座、弹簧座、弹簧变形卡死;3、 杂质脏物堵塞,阀座不能移动,过滤网堵死;4、 动了调压螺丝,实际超调。1、 重新调压;2、 更换弹簧;3、 更换上井调试。1、 更换上井检;2、 更换上井换弹簧;3、 更换检修;4、 更换上井检查。1、 更换上井换O形圈;2、 更换检查阀座、弹簧等。1、 更换弹簧;2、 更换上井检修;3、 更换清洗;4、 更换上井

10、,重调其它阀类1、 截止阀不严或不能开关2、 回油断路阀失灵,造成回液倒流1、 阀座磨损;2、 其它密封个损坏;3、 手把紧,转动不灵活;1、 阀芯损坏,不能密封;2、 弹簧力弱或断折阀芯不能复位密封;3、 杂质脏物卡塞不能密封;4、 阀壳内与阀芯的密封面破坏,密封失灵。1、 更换阀座;2、 更换O形圈;3、 拆检;1、 更换阀芯;2、 更换弹簧;3、 更换清洗;4、 更换阀壳。5、 过滤器堵塞或拦网不起作用1、 杂质脏物堵塞,造成液流不能或液流量小;2、 过滤网破损,失去过滤作用3、 O形圈损坏,造成外泄液1、 定期清洗外,发现堵塞要及时拆洗;2、 更换过滤网;3、 更换O形圈。辅助元件1、

11、 高压胶管损坏漏液2、 管接头损坏3、 U形卡拆断4、 其它辅助液压元件损坏1、 胶管被挤、砸坏;2、 胶管过期老化断裂;3、 胶管与接头扣压不牢;4、 推移、升降时管被拉挤坏;5、 高低压管误用,造成裂爆。1、 升降、推移架过程被挤碰坏;2、 装卸困难,加工尺寸或密封圈不合格;3、 密封面或O形圈损坏,不能密封;4、 接头体渗液为锻件裂纹气孔缺陷造成。1、 U形卡质量不符合要求,受力拆断;2、 装卸U形卡敲击折断;3、 U形卡不合规格,松脱推动连接作用。1、 被挤坏;2、 密封件损坏,造成不密封。1、清理好管路、坏管更换;2、及时更换;3、 更换;4、 更换坏管,并整理好胶管,必要时用管夹整理成束;5、 更换裂管,胶管标记明显。1、 损坏接头及时更换;2、 拆检,密封圈不当要更换;3、 更换密封圈或接头;4、 更换接头。1、 更换U形卡;2、 更换并防止重力敲击;3、 按规格使用,松动时及时复位。1、 及时更换;2、 更换密封件。 图一 ZY10000/27/58D型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图二 顶 梁图三 掩 护 梁图四 底 座图五 前 连 杆图六 后 连 杆图七 推 移 杆图八 顶梁活动侧护板图九 掩护梁活动侧护板图十 一 级 护 帮 板图十一 二 级 护 帮 板图十二 立 柱图十三 推移千斤顶图十四 平衡千斤顶图十五 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