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教案模板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049690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教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教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教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教案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教案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教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教案模板(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教案模板完成每次课的教学任务,必须以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科书为依据,明确每次课的重点、难点,以期教学时有据可依,得心应手。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教案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3、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认识一些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教学难点:理解红球和黄球的个数相等时,任意摸一次,摸到红球和黄球的-会是相等的。教学准备:多媒体,红球3个 黄球3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装有3个红球的袋子(1)谈话:如果从中任意摸一个球,结果怎样?(一定摸出红球)(2)往口袋里加入3个黄球,如果从这样的口袋里摸一个球呢?(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黄球)2、揭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会不会发生难以确定,只能说具有可能

3、性。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可能性问题。(板书:可能性)二、活动体验,探索新知。1、摸球。(1)猜测。(出示上述装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透明口袋)谈话:不看球从这个口袋中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出以后把球再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猜一猜,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学生自由猜测(2)验证。谈话: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想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做?(摸一摸)明确活动要求。谈话:摸前先把袋中的球搅一搅,然后不看球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出后进行记录,把球再放入口袋中,如此,一共摸40次。明确统计方法。提问:怎样能记住每次摸球的结果呢?以前我们用过哪些方法来记录?(画“”、涂方块)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记录数据

4、的方法?(引导说出画“正”字的方法)怎样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呢?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教师相-出示“摸球结果记录表”,向学生介绍。讲解示范:一画“一”表示1次,1个“正”字表示记录5次。红球黄球明确分工。谈话:活动时我们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请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工活动。活动体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3)归纳。各小组交流汇报统计结果,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提问: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我们再将各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和摸到黄球的次数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有的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和摸到黄球的次数同样多,有的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比摸到黄球的次数多一些,有的小

5、组摸到红球的次数比摸到黄球的次数少一些)如果继续摸下去,摸到红球的次数和摸到黄球的次数会怎样?讲述:这就说明从装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会和摸到黄球的-会是相等的,也就是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提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摸球结果的?你觉得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好不好?(记录简便、整理迅速)记录之后我们又对数据作了怎样的处理?(填入统计表)可见用统计的方法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实验和统计得到了什么结论?(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三、玩中交流,内化交流。1、抛小正方体。教师出示小正方体,问:知道小正方体有几个面吗?在6个面上都

6、写有数字,小组成员仔细观察有哪些数字?各出现了几次?如果把小正方体抛30次,那么“1”“2”“3”各字朝上的次数会怎样呢?验证。明确活动要求:小组成员按顺序轮流抛小正方体,并记录朝上数字的次数。在小组内明确分工。活动体验:学生先分组实验,再统计结果,填写下列表格。朝上的数字123次数归纳。各小组汇报统计结果,教师将数据填入下表。朝上的数字123合计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四小组提问:仔细观察统计表,统计的结果和你估计的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反思。通过这一活动,你又明白了什么?为什么1、2、3朝上的次数差不多?讲述:根据合计栏里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抛的次数越多,数字1、2、3朝上的次数就越接

7、近。那么抛一次,向上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这三种可能性的大小怎样?(相等)三、拓展深化谈话:如果要在装有红球和蓝球的口袋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和蓝球的可能性相等,可以怎样放球?学生各抒己见谈话:为什么可以这样放?(因为红球和蓝球的个数相同,所以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和蓝球的可能性相等。)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先小组讨论,再展示交流,说说想法。四、总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统计与可能性3个红球 3个黄球当口袋里红球与黄球一样多时,摸到红球与黄球可能性是相等的最新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教案模板2教学目标1、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2、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

8、概率,并用分数表示。教学重难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教学准备主体图挂图,老师、学生收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必然的、不可能的、不确定的),硬币。教学过程一、信息交流。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并对其可能性做出说明。师出示收集的事件,共同讨论。2、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不确定的事件,我们现在一起来研究它们的可能性大小。二、新课学习1、出示主体图,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观察主体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在击鼓传花中,谁得到花的可能性大?掷硬币呢?生:击鼓传花时花落到每个人的手里的可能性相等,抛一枚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

9、性也是相等的。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等可能性事件? 生举例.2、抛硬币试验(1)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抛100次)。抛硬币总次数 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2)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观察。(3)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试验者 抛硬币总次数 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德o摩根 4092 2048 2044蒲丰 4040 2048 1992费勒 10000 4979 5021皮尔逊 24000 12012 11988罗曼若夫斯基 80640 39699 40941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3、师生小结: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

10、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三、练习1、P.99.做一做2、练习二十 第1-3题四、课内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最新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教案模板3教学目标:(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使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12+0.12=7.2-0.2= 3

11、.50.35=2.95+0.05= 5-0.6= 2.80.14=812.5= 1.2+2.8-3.99= 41.72=3.74+6.26= 4.56= 0.2540.2=24=200.2=20.75-9.5=3.580.125=2.提问(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2)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1:3.7-2.5+4.6=3.660.9=(1)思考: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怎样?(2)学生试算后订正。3.7-2.5+4.6=1.2+4.6=5.83.66+0.9=2

12、1.60.9=24(3)小结运算顺序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题中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题中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谁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以上两题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学习例2:35.6-51.73= 6.75+2.521.2=(1)观察以上两题中含有几级运算?应先做哪步运算,后做哪步运算?(2)学生计算后订正。(3)小结。以上两题都是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应先做哪级运算,后做哪级运算?讨论得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

13、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4)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P37“做一做”;3.61.2+0.55。思考:上题如果要先算1.2+0.5应怎么办?(加小括号。)如果要先算(1.2+0.5)5应怎么办?(加中括号。)教师介绍:小括号“( )”是公元17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中括号“ ”是公元17世纪首次出现在英国的互里士的著作中。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呢?(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3.试做例3:3.6(1.2+0.5)5= 3.69(1.2+0.5)5=(1)两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2)学生试做3.6(1.2+0.

14、5)5=3.61.753.6(1.2+0.5)5=3.61.75=3.68.5计算中出现3.61.7和3.68.5除不尽时,教师讲解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要想保留两位小数,只需除到第几位?(一般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学生继续计算后,订正3.6(1.2+0.5)5=3.61.752.125=10.63.6(1.2+0.5)5=3.61.75=3.68.50.42提问:为什么题中第二步要用约等于号“”,而第三步却要用等号“=”。(因为在第二步计算时,3.61.7除不尽,在第二步计算时,要取它的商的近似值2.12,所以在第二步要用“”连接;而第三步用2.12乘以5,得到的积10.6是准确的结果,应该用等号连接。)4.小结(1)什么情况用等于号?什么时候用约等于号?(当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在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于号;当取准确值时,用等号。)(2)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怎么办?(可以使用小括号、中括号。)(3)有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样?(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