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知识学习竞赛200题.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04649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观知识学习竞赛200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学发展观知识学习竞赛200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学发展观知识学习竞赛200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科学发展观知识学习竞赛200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科学发展观知识学习竞赛200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知识学习竞赛200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观知识学习竞赛200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发展观知识学习竞赛200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C )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A )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以经济发展为中心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4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就是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

2、员团结和睦的( ),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 A )A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B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C科学发展、有序发展、和平发展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 )。A人本主义B以人为本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提出了“两个没有变”,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C )没有变。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7(B )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

3、心内容。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8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B )。A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C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C )。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0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C )。A全体党员的利益B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方面,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B )提出来。A国家硬实力B国家软实力C社会发展推动力12构建社会主义

4、和谐社会的重点是(B )。A加强教育B改善民生C反腐倡廉13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B )。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B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4毛泽东在哪部文献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A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论十大关系C目前我们的形势和任务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B )。A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B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

5、会共同建设C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1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C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B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1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以(C )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A政治建设B文化建设C经济建设18要走(B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提高农民收入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B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1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

6、要逐步提高(B )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A政府收入B居民收入C企业收入2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A )者比重。A中等收入B低等收入C高等收入21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完成这个新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B )支撑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A财政B资源C人口22又好又快发展是(A )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A科学发展观B可持续发展观C五个统筹23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保障发展的(A ),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7、,出现两极分化。A普惠性B协调性C持续性24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A )。投资与消费比列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A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B投资率偏低、消费率较高C投资和消费都不足25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主张(A )。A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B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C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6最全面表现以人为本精神的做法是( A )。A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注人的价值、

8、权益和自由B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C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27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的观点有(B )。A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B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

9、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C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28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全面贯彻( C )的方针,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A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B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C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2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要逐步提高哪两个比重(A )?A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B合法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

10、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C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小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A )。A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B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从而为建设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奠定坚实基础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32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B )。A统筹兼顾、科学谋划B总揽全局、协调各方C科学谋划

11、、总揽全局3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什么?(C )A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B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4推进文化创新的方针是(B )。A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35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A )的分配制度。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并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6正确处理效率与公

12、平的关系,应做到(C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效率优先C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37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C )A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B生产发展、尘活富裕、生态良好C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3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五个统筹”的基础上。又提出了( A )等“三个统筹”,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统筹兼顾的思想。A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B统筹城乡发

13、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39统筹城乡发展应贯彻的方针是(A )。A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B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C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40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什么(B )。A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B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C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41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就是要(C )。

14、A把环境效益置于评价体系的首位B在我国杜绝污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C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42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B )。A修改国内法律法规中与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不一致的地方,实现与国际接轨B在对外开放中求得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扩大开放C使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向外资全部开放43怎样准确把握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C )A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并重,优先考虑现实利益B以现实利益为重,长远利益要建立在现实利益不断实现和积累的基础上C以长远利益为重,现实工作必须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44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我们(A )。A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好地处理我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B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必考虑外部的风险和挑战C把从战略高度运筹大国关系作为外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