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员荣誉感.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04448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先队员荣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少先队员荣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少先队员荣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少先队员荣誉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少先队员荣誉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先队员荣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先队员荣誉感.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启东市少先队工作论文评选标题:少先队员荣誉感、责任心的培养“荣誉感和责任心”是我国优秀文明传统的内核。培养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立足“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需要,是我国社会转型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因此,注重培养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行为有助于激发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履行责任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作者:启东市寅北小学 黄海丹 中队辅导员少先队员荣誉感、责任心的培养一、少先队员荣誉感和责任心现状每当六一儿童节到来,全国各地的少先队员们都热切的期盼着,他们表心愿、送祝福。那

2、一张张犹如绽放的花蕾的笑脸、那一阵阵充满了幸福和欢乐的歌声、那爽朗的笑声里,承载着长辈的亲切关怀、老师的谆谆教诲、父母的含辛茹苦。但是也有少数的少先队员不肯听从老师的教诲,不懂得父母的含辛茹苦。痴迷于游戏,不认真学习,为了自己的享受,伸手向父母要钱,甚至有些不惜走上坑蒙拐骗的道路。他们是缺乏荣誉感和责任心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于是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二、少先队员荣誉感和责任心培养的意义1.民族生存的需要少先队员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是确保祖国建设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

3、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2.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当今社会都在提倡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建设责任社会的过程。所以,它要求我们全体社会成员要具备荣誉感和责任心,当然担当社会的后备栋梁角色的少先队员,关于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培养就尤为重要了。3.素质教育的需要。当代中国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强调“育人”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并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终极目标。因此,注重对少先队员实施荣誉感和责任心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三、少先队员荣誉感和责任心缺失的原因首先在家里,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祖辈的娇宠溺爱,父母的过于保护

4、,事事代劳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难免自我负责意识淡薄,更难谈不上对他人负责和对社会负责;有的家长有背景,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对子女讲特殊,要照顾,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家长行为和认识的偏颇,对学生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其次在学校,法制社会影响下的学校,为了避免一些过失行为带来的安全伤害责任,在狭义的“一切为了学生”的管理理念下,在受 “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也逐渐在弱化对少先队员荣誉感和责任心的培养。老师把工作中重心放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上,几乎把成绩看成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第三是社会因素,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各种教育思想和观念在整个教育系统中都有所反映,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历史时期

5、的教育思潮都对现代教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普遍的道德素质是影响学生日常行为的重要因素,学校不可能形成封闭的系统。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是学校教育面临的重大难题。学校教育的拔高与现实社会的反差,非常容易造成尚未具有完全判断能力的学生行为偏差,而且他们往往还会自以为是流行的,符合社会潮流的,有个性的。四、如何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感1、培养队员自我责任意识法国心理学家林格尔曼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一些年轻人分别以单独、两人、三人、四人直到八个人为一组的形式进行拔河比赛,并用测力器测量他们在不同群体中用力的情况,结果发现:群体力量的总数低于单人力量叠加的总和。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责任分散”现象。当个人

6、单独完成某件事情时,因为是独自承担责任,会有积极反映,但众人一起完成时,人往往会希望别人多担点责任,自己在行动上则有所保留和退缩,所以,当少先队员面临某一项任务时,在可能的情况下,不要等待而要先干起来。这样不仅有助于队员们独立精神和责任感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遇事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为了培养队员的自我责任感,我们开展了“我是小能手”活动,让队员们在“我会做什么?”大讨论活动中,踊跃发言,谈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自己会做些什么,自己做的怎么样,如果自己会做的事让别人帮着做对不对,为什么等等,使队员在讨论中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从中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和习惯,使队

7、员们从中知道了什么叫责任,激发他们的责任情感,巩固了他们的责任行为。2、培养队员家庭的责任感 家庭是一个步入社会的起点,也是每个人在社会上奋斗的港湾。我们通过家长学校这个渠道,首先对孩子在家的表现做了一次摸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5%以上的学生在家从不干活,主要原因是家长不忍心也不愿意让孩子干家务。为此,我们在家长会上讲明残疾孩子培养家庭责任感的重要性,以求得家长与我们的积极配合。同时,学校少先队结合“母亲节”、“父亲节”、“劳动节”等节日,组织队员开展了“今天我当家”、“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父母一日工作生活调查”等活动,我们让队员将自己在家中的调查结果用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把当一天爸爸妈妈

8、作为扮演的角色,做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具体事务,或者跟父母上一天班,体验父母工作的辛苦,学生在相互表演中得到快乐,获得了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也明白了孝敬长辈,敬重父母的道理,加强了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排忧解难,学会生活自理,从而培养了“我爱我家”的美好情感,同时也懂得了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承担家务劳动。3、在竞争中,培养队员集体责任感没有竞争,集体就没有活力,竞争是激发少先队员自我表现的动力,又是培养少先队员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引导少先队员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参与到竞争的行列里。首先,我们在班干部的任用方面进行了改革,采用

9、了民主选举,轮流任职制度,让每一名队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都能体验到集体主人翁的自豪感,体验到服务的快乐,体验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团队的意识,培养集体责任感,同时我们还结合期末的评比工作,开展评选“优秀管理人”和“技术小能手”活动,让队员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激发起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其次,在学生中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及动手能力比赛等等,让队员在竞争中互帮互学、互促互进,深刻意识到自己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一个集体,所得到的荣誉也不是代表自己而是全班的荣誉,这样学生在竞争中就会有了争夺第一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就对比赛高度重视,让他们在体验到进步快乐的同时

10、树立了学生敢于竞争的精神,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观念。4、榜样感染法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他们认识客观世界主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思维。对他们进行自我责任感的培养,不能光靠口号或抽象的结论,应该为他们树立起形象、生动的榜样,宣传榜样的积极面、闪光点,特别是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行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鼓舞;激发他们的自我责任感和荣誉感,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乃至推销自己的热情,不断提高自我荣誉感和责任意识。总之,少先队员的荣誉感、责任心的培养需要我们老师从多方面去进行。除了课堂理论教育外,还要进行更多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让少先队员了解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只有每个少先队员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集体地荣誉感和责任心的重要性,增强了组织观念,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