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基础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B(二)班 级:姓名:学号:实验地点:5B108日期:实验名称:实验五:色彩与色调的调整实验目的:(1) 了解各种色彩模式及其工作原理(2) 熟悉各种常用的颜色调整命令(3) 掌握颜色调整命令的实际应用实验内容:(1) 为图中人物替换颜色,制作如图5-1所示的效果 图5-1 效果图 图5-1-1 原始图(2) 为图中人物调整眼睛颜色,制作如图5-2所示的效果 图5-2 效果图 图5-2-1 原始图(3) 为黑白图像上色,制作如图5-3所示的效果 图5-3 效果图 图5-3-1 原始图实验步骤: 1、为人物替换颜色,制作如图5-1所示的效果图1) 打开原始图片“5-1.jpg”,在图层面板中,单击选择 “背景”图层,并将“背景”图层拖到“新建图层”按钮中,生成“背景 副本”图层。
2) 选择工具箱中的磁性套索工具,工具属性栏设置模式为“添加到选区”,设置如图5-1-1所示沿着帽子边沿仔细选择帽子部分选中帽子后选区如图5-1-2所示提示:磁性套索工具无法选取的区域可以使用其它的套索工具来选取,其它的套索工具选项也设置为“添加到选区”)打开菜单【选择】|【修改】|【羽化】命令,设置选区羽化值为2像素图5-1-1图5-1-2(3) 打开菜单【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命令,设置【色相/饱和度】如图5-1-3所示接着打开菜单【图像】|【调整】|【色阶】命令,设置【色阶】如图5-1-4所示此时帽子颜色调整为如图5-1-5所示按下快捷键【CTRL+D】,取消选区选择图5-1-3图5-1-4图5-1-5(4) 选择工具箱中的磁性套索工具,工具属性栏设置为“添加到选区”沿着衣服边沿仔细选择衣服部分打开菜单【选择】|【修改】|【羽化】命令,设置选区羽化半径为2像素5) 打开菜单【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命令,设置【色相/饱和度】如图5-1-6所示接着使用菜单【图像】|【调整】|【自动色阶】命令此时衣服颜色调整为如图5-1-7所示按下快捷键【CTRL+D】,取消选区选择。
图5-1-6图5-1-7(6) 打开菜单【图像】|【调整】|【曲线】命令,设置【曲线】如图5-1-8所示最终效果如图5-1所示图5-1-8(7) 文件保存将文件保存为“学号姓名-1.jpg”文件及“学号姓名-1.psd”文件截图)2. 制作如图5-2所示的蓝眼睛效果(1) 打开原始图“5-2.jpg”在图层面板中,单击选择 “背景”图层,并将“背景”图层拖到“新建图层”按钮中,生成“背景 副本”图层2) 使用菜单【图像】|【调整】|【自动对比度】命令,再使用菜单【图像】|【调整】|【自动色阶】命令,自动调整对比度和色阶3) 按【Z】键或选择工具箱中的缩放工具,在人物眼睛部位单击并拖曳鼠标,放大选定范围,如图5-2-1所示图5-2-1(4) 选择工具箱中的磁性套索工具,并设置模式为“添加到选区”,仔细选中人物眼珠部分选中眼珠后选区如图5-2-2所示打开菜单【选择】|【修改】|【羽化】命令,设置选区羽化值为2像素图5-2-2(5) 使用菜单【图层】|【新建】|【通过拷贝的图层】命令,得到一个新图层“图层1”6) 选中图层1,打开菜单【图像】|【调整】|【色彩平衡】命令,设置【色彩平衡】如图5-2-3所示。
图5-2-3(7) 打开菜单【图像】|【调整】|【色阶】命令,设置【色阶】如图5-2-4所示图5-2-4(8) 按【CTRL + + 】组合键,放大人物的眼睛选取工具箱中的橡皮擦工具,设置选项栏属性如图5-2-5所示确认图层1为当前工作图层,使用橡皮擦工具在人物的眼睛与睫毛交接处进行适当擦除,多次擦除,直到满意此时眼睛效果如图5-2-6所示9)图5-2-5图5-2-6(10) 按【CTRL + - 】组合键,恢复图像大小选中图层1,设置其混合模式为【柔光】如图5-2-7所示,最终效果如图5-2所示图5-2-7(11) 文件保存将文件保存为“学号姓名-2.jpg”文件及“学号姓名-2.psd”文件截图)3、为黑白图像上色,制作如图5-3所示的效果1) 打开“5-3.jpg”文件使用磁性套索工具选中第一支口红笔头部分如右图所示,执行菜单“图像|调整|变化”,在出现的如图5-3-1对话框中,单击“加深绿色”5次,“加深青色”1次,“加深黄色”1次,点“确定”按钮,上色结果如图5-3-2提示:在变化对话框中,按住Alt键不放, “取消”按钮会变为“复位”按钮,单击“复位”按钮可复位颜色设置 图5-3-1图5-3-2(2) 使用磁性套索工具选中第2支口红笔头部分,执行菜单“图像|调整|变化”,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先复位颜色设置,然后再单击“加深红色”2次,“加深洋红”1次,“加深黄色”1次,点“确定” 按钮,上色结果如图5-3-3。
图5-3-3(3) 使用磁性套索工具选中第3支口红笔头部分,执行菜单“图像|调整|变化”,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先复位颜色设置,然后再单击“加深蓝色”2次,“加深洋红”3次,点“确定” 按钮,上色结果如图5-3-4图5-3-4(4) 使用磁性套索工具选中第4支口红笔头部分,执行菜单“图像|调整|变化”,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先复位颜色设置,然后再单击“加深红色”4次,“加深洋红”2次,点“确定” 按钮,上色结果如图5-3-5图5-3-5(5) 使用套索系列工具,工具属性栏设置“添加到选区”,选中图中所有口红的筒身部分,如图5-3-6所示(提示:可切换到快速蒙版状态,使用黑色和白画笔精确修改选择区域,修改完成后退出快速蒙版状态)执行菜单“图像|调整|变化”,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先复位颜色设置,然后再单击“加深黄色”4次,“加深洋红”2次,“较暗”1次,点“确定” 按钮,最终上色结果如图5-3图5-3-6(6) 文件保存将文件保存为“学号姓名-3.jpg”文件及“学号姓名-3.psd”文件截图)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使用其它颜色调整命令(如:色相/饱和度,色彩平衡,通道混合器等)来为黑白图像上色将图像放大显示后,使用油漆桶工具为图中的文字上色。
实验结果及分析:(将实验结果包含学号姓名截图)评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