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04-网络对牛栏山一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01.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04187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件04-网络对牛栏山一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附件04-网络对牛栏山一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附件04-网络对牛栏山一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附件04-网络对牛栏山一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0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附件04-网络对牛栏山一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0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件04-网络对牛栏山一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件04-网络对牛栏山一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0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04网络对牛栏山一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网络对牛栏山一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大众传媒对城郊寄宿制高中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研究”(课题批准号:BFB08103,课题结题证书号:BJ115BFB08103)的阶段性成果。高尚 梁红梅 梁博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一、 选题目的当今社会,网络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数以千万计的信息在网上传播,而这些信息的利弊我们无从去一一了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信息,截止到2010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过去半年使用过互联网的6岁及以上的中国居民)数量突破四亿大关,高达4.2亿,

2、有网站279万个,手机网民用户达2.77亿。其中,男性网民数量较女性网民数量多出了10个百分点;1019岁网民占全国网民数量的29.9%,居各年龄段网民数量之首;学历为高中的网民也达到了全国网民中的40.1%;职业为学生的网民占到了网民总数的30.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状况统计发展报告(2010年7月)Rhttp:/ 2010年6月各类网络应用使用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3G移动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着,使得网络活动日益方便、便捷。小小一台手机就可以联通整个世界,一台上网笔记本就可以在麦当劳度过轻松而惬意的午后。网络也因其自身优势而在人们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影响人们的生活

3、范围愈加广泛。而在我校所在地首都北京,我们更加靠近科技的前沿,同学们自小学起就开始在信息技术课上接触网络,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对网络相当熟悉。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由打击手机涉黄网站而引发了大规模的互联网整治运动。在色情、低俗网站被大量挖出的同时,不少正规的中小网站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规范做法,从而在这次运动中被勒令关闭。因此,各大网站纷纷自行整治,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时至今日,这场运动仍未结束。虽然不敢保证我们现在的网络是完全绿色健康的,但是经此一役,网络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更加关注网络环境,老师和家长们也更加频繁地教导我们要学会辨别是非对错。笔者希望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可以了

4、解网络对于我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帮助同学们建立正确价值观。并且,通过对我校的这次研究,引起社会大众对于该问题的深入思考,让全社会关注网络对于高中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关注新青年的成长。二、 理论基础2网络媒体,即互联网上,既有大众传媒权威性新闻的发布,也有个人或团体等进行的信息传递、发布、沟通和交互活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取知识,丰富我们的头脑,可以让我们放松,进行娱乐活动。但是,它也可以让我们走上不归路。查询资料,错误信息加以误导;玩网络游戏,如痴如狂;看视频,出现不良信息;上网解决一切,御宅族应运而生,不会交流,不修边幅,一副颓废景象。刘毅著网络舆情研究

5、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P236心理学家布伦那(Brenner,1997)的研究显示,网络依赖行为与年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相关性,但与性别和种族关系并不大,青少年尤其容易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群体。方建移,章洁主编大众传媒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P291来自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A. Bandura)认为,条件作用理论所强调的直接强化固然能够干预行为,但不能反映人类社会学习的本质特征。他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概念,指出人类常常不必在情境中通过直接做出反应,亲身体验强化来进行刺激反应学习。而是通过观察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获得替代强化来进行学习的。林

6、崇德主编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78页从动作的模仿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都是在观察学习中实现的。观察学习不仅可以缩短学习进程,避免直接尝试的错误与危险,而且可以体现自身的特点,掌握大量的整合行为模式。观察学习更能反映人类社会规范学习的特点。来自品格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里克纳则认为,良好的品格归纳起来是由相互关联的三部分构成的,它们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袁桂林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P237243这三部分实质是知善、欲善和行善,并养成相应的三方面习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是道德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里克纳

7、提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具体内容为:首先,道德认识由道德意识、领会道德价值观、理解别人、道德推理、做出道德决定、自我反思这几个侧面构成。其次,道德情感由良心、自尊心、同情心、热爱真善美、自我控制、谦卑这几个侧面构成。上列诸种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结合后将会产生巨大动力促成道德动机,架起从知到行的桥梁。因此,里克纳极力主张道德教育决不可丢弃道德情感这一关键部分。最后,道德行为由道德能力、意志和习惯组成。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结合的产物。有时我们认识到应该怎么做,并且也具有相应的情感体验,但是仍然不能付诸行动。这就需要我们研究与道德行为相关的三方面要素,进行适宜的培养和训练。三、 概

8、念界定核心价值观即是在价值观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对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可以起到统率和支配的作用。它往往具有普遍认同性,被人在无形中当作不证自明的东西,很少引起关注和反思。即便是在当前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中,核心价值观依然能够被人们所共同认可。另外,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便会深埋于人们的思想深处,是一种最基本的、比较恒定的价值观,故而又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品格教育学派的代表人托马斯里克纳认为,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当推“尊重(Respect)”和“责任(Responsibility)”。他认为除了“读”(Reading)、“写”(Writing)和“算”(Arithmetic)之外

9、,人还必须具备“尊重”(Respect)和“责任”(Responsibility)的基本素质。他说:“尊重和责任这两个价值观居于普遍的公共道德的核心地位,它们在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双方面都有显著的客观意义,尊重和责任价值观对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对增进人与人的关系,对人类民主的社会,以及对公正和平的世界都必不可少。”T. Lickona, Educating for Character: 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MNew York: Bantam 1991 P431992年,约瑟夫森研究所(Josephson Ins

10、titute)成立的专家委员会宣布了他们列出的品格六支柱(Six pillars of Character):尊重、责任、公平、信任、关爱、民主意识,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核心价值观。王曲云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4月在我国,价值取向则以儒家提倡的“仁爱”为核心。从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发展儒学,提出五常“仁、义、礼、智、信”之后,五常便成为贯穿中华伦理发展的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其间,儒学作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统治了人们几千年。千百年来的时代变迁,丝毫没有撼动无常的坚实地位。直到新文化运动,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才遭到动摇。虽然“仁、义、礼、智、信”具有其时代局限性,但仍然

11、不失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从本质上来讲,“仁爱”是一种义务本位的价值模式,儒家伦理强调的是“责任”的单方面履行,重视宗法血亲,同时又淡化甚至忽略了个体权利的维护。因此,将我国传统儒家的核心价值取向与西方的核心价值观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西方是以体现正义价值的“尊重”为核心,本质上是一种权利本位的价值模式;而我国的“仁爱”是一种义务本位的价值模式,强调的是“责任”的单方面履行。陈洪连东方儒家伦理和西方权利伦理的比较与整合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综合东西方文化的精华,本研究认为顺应当代时代需求的我国中学生核心价值观应界定为“尊重”和“责任”两个,其它的价值观念则是由此二者派生出来的。四、 研究进程

12、与研究方法1 研究进程2009年10月16日2009年11月15日理论研究阶段;2009年11月16日2009年11月30日问卷设计阶段;2009年12月01日2009年12月24日问卷发放与回收阶段;2009年12月25日2010年01月15日问卷录入阶段;2010年01月16日2010年02月28日数据统计分析阶段;2010年03月01日2010年07月05日个案跟踪访谈阶段;2010年07月06日2010年08月31日访谈结果分析阶段;2010年09月01日2010年12月30日数据整合及撰写论文阶段。2 研究方法(1)文献法:到国家图书馆及首都图书馆进行文献和期刊的查阅,并且在数字图书

13、馆中查找需要的相关资料。(2)问卷调查法:在我校高一年级的实验班、普通班,高二年级文、理班的实验班、普通班中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54份。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有效问卷进行分类和编码,利用Office Excel及SPSS16.0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3)个案跟踪法:在数据录入阶段结束后,笔者对本年级五名同学进行了三个月的跟踪采访。五名同学为三女两男,均喜爱上网。每一次采访都配有录音和录音资料文字稿。通过三个月的跟踪访谈,来了解网络对他们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五、 研究结论1 我校学生使用网络的现状(1) 接触网络早,且多持喜爱态度,上网时长与喜爱程度相异从数据分析可以得知,将近半数

14、的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媒体是网络,仅有不到1%的学生从未接触过网络。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有60%以上的学生在小学阶段(612岁)就接触到了网络,也就是说网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相当普通的事物。由图2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学生对于网络的喜爱程度,而从图3来看,学生对网络的喜爱程度由高一至高三递增。但是众所周知,高三的学习生活要比高一高二紧张得多,所以从图4中可以发现高三年级学生使用网络时长明显短于高一高二学生,且时长由高三到高一递增。喜爱与时长的背道而驰,看似有些令人费解,但是却另有深意。高三学生受放假时长及升学压力等因素影响,上网活动受到了抑制,但是对于网络的渴望日益强烈。由于在校时间过长,同学们需要

15、娱乐活动来排解内心的烦闷,而网络这种包罗各种信息的事物就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在采访中,受访者告诉笔者:在学校碰到烦心事或无聊的情况下,就会愈发地想要上网。例如夏慕澄(化名)提到:高:那为什么你觉得孤独呢?夏:就是这个世界你不觉得当今的教育体系很失败,很不完整吗?你想想每天,三个礼拜,牛栏山一中,我是牛栏山一中的学生,它要三个礼拜在学校呆着,你要我怎么受得了,我怎么能忍受对于亲人的思念,对于朋友的,以前朋友的想念,还有这么多繁重的课本,还有学业,学知识啊。然后,关键是下礼拜还考试,你让我,让我在三个礼拜调整好作息时间,我现在很缺觉,你还让我做采访图2 学生对网络的喜爱程度图3 不同年级学生对网络的喜爱程度图例:由内至外分别为高一至高三图4 不同年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长图例:由内至外为高一至高三(2) 上网方式以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