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03559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 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探索加法交换律。 1、这是某班同学进行体育锻炼的情景图,从图上你了解到哪

2、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求“跳绳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出示问题) 学生口头列算式,教师板书。 3、师:上面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板书)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道算式连起来?(板书:28+17=17+28)齐读一遍。 4、列举归纳,积累感知。 谈话:那么,等号的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照样子,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吗?(一边写一边算一下等号两边是否相等。) 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教师有序地板书学生的等式,并口头验证等号前后是否相等 5、合作交流,概括规律。 (1)同桌交换本子,检查一同桌写的等式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2)仔细观察这些例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

3、考,再全班交流。 (3)小结:通过举例验证,我们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出示规律,齐读一遍) 6、个性创造,构建模型。 (1)谈话:加法当中这样的等式,你能写多少个呢?这是我们需要用简单的办法把这些等式表示出来。你喜欢用什么方法把它写在本子上。(可以用符号、文字、字母) (2)学生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教师巡视,并把典型的进行板书。 (3)你是怎样表示的?学生介绍自己的表示方法。(+=+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a+b=b+a) 7、指出:在数学中,一般用字母式子来表示运算规律。a 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它们的和不变,所以用“=”连接起来。(用红笔描一下)

4、 讲述:字母式子有了,表示什么也知道了,那取什么名呢?叫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8、学法指导,评价反思。 谈话:刚才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个规律的?指着黑板,首先发现问题,然后举例验证,最后概括规律,用字母表示。下面我们要来探索加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同样要经历这几个过程,你有没有信心学好? 二、学法迁移,探索加法结合律。 1发现问题。 (1)根据刚才收集到的信息,怎样计算“参加活动的一共多少人?” (2)让学生在自备本上各自列式计算, (3)全班交流并说出先算什么,板书:28+17+23=68(人) 28+(17+23)=68(人) (4)这两个算式得数相同,我们可以把它们写成一个怎样的等式

5、?(板书: 28+17+23=28+(17+23) (5)请同学们观察,等式的两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等号右边先算17+23,左边呢?为了强调第一步先算28+17,暂且加上小括号,这也是为了便于比较。强调“结合” 2老师这儿还有两组类似的等式,请同学们算一算,它们是否是等式。集体口算。 先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再比较这三组算式,说说你的发现。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教师适当点拨) 3其他的任意三个数相加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呢? (1)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验证一下。(算一算,等式两边是多少) (2)谁再来说说你的发现?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这个规律。 4师生交流: 同

6、学们发现了这样的一个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这个规律叫什么?这个规律的特点就是小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小括号能把括号内的两个数结合起来先算,是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5通过同学们的举例验证,我们发现了加法中的两个运算律。它们是 三、巩固内化,拓展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 重点讨论第4题 2填空: 28+37=+28 +45=45+ 45+85+67=+(85+) +=+(+) 3、四(1)班同学植树,第一天植树76棵,第二天上午植了38棵,下午植了24棵,两天一共植了多少棵? (1)学生独立完成。(把不同

7、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2)集体评议:那一题计算简便,为什么?38+76+24要先算76+24,必须要用什么运算定律? 四、评价鼓励,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本领?我们是怎样学习的?你有什么感受吗? 五、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反思 1、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本节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冬季锻炼项目跳绳、踢毽子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需要,为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通过学生自己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对两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

8、经历加法运算律产生、形成的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 在学习加法运算律之前,学生对四则运算已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我能注意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新、深化、超越。我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致用。如:在设计练习时,我设计了既符合实际又让学生直观感知计算方法的巧妙运用的题目,使计算既快又对,学生觉得很有成功感,进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即将学习简便运算奠定了基础; 3、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数学 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化-运用的认识飞跃,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不足之处: 1、整节课上下来,时间较紧,练习无法保证,此外在用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时学生想出的类型很少。 2、在总结、交流加法的结合律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教师应适当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3、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只注意了算式之间的比较,而忽略了两个运算定律之间的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