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8我们上路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035308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8我们上路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8我们上路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8我们上路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8我们上路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8我们上路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8我们上路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8 我们上路了28 我们上路了(教学反思参考1)我们上路了是YS六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首现代儿童诗.作者用一群孩子的口吻,描绘“我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前面可能会遇到美丽和挫折,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坚定信心,勇往直前,脚踏实地地去开辟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这首现代诗歌,内容浅显,大部分诗句的意思学生可以自己理解.学生对诗句理解的难点是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教学时我只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指导、点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采取了“以读为

2、本,自读自探自悟”的教学模式,将师生各种形式的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旨在强调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如感知、探究、感悟等,都要以读为前提,也就是要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有得.学习诗歌的最好方式是有感情地朗读,在对诗歌的音节美的感受中,诗歌的内容美也能得到很好的体验.学生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能够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了解象征手法,体会诗歌表达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采用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加强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学生则采用“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说”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诗歌表达的情感的体会.“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始终在教

3、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并能仿照诗歌的形式,创作同一类题材的小诗,用自己稚嫩的笔“写”出告别童年的心情或者替作者补写自己觉得合理添加的诗节.这节课,我为学生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积极回答问题.在教学中采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存在问题:1、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够.2、学生写作时间不够充足,应再合理安排时间.在今后的诗歌教学中,我将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并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28 我们上路了(教学反思参考2)这节课结束了,我有这么几点想法:

4、1、要想上好一堂课,除研究课本外必须研究学生、研究课堂、不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2、激发学生兴趣非常重要,而要想激发学生兴趣,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走下讲台,多和学生交流,看看现在的学生们关心什么,想要什么,反感什么,“有的”才能“放矢”.3、语文教学,贵在读.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老师们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去读课文,也许一开始是强迫的,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相信会有不少学生喜欢上阅读的.而只要学生能爱上阅读,学好语文就不在话下了.4、教师必须充分熟知文章,能从各个角度分析文章,并能站在更高的层面理解文章主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

5、堂.5、了解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激励学生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重点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8 我们上路了(教学反思参考3)我们上路了一诗描绘“我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前面可能会遇到美丽和挫折,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坚定信心,勇往直前,脚踏实地地去开辟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本节微型课意在突破一个重难点:运用联想的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挖掘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加深对诗歌内涵的感悟.以体现“三化”教学中的活动化,构建开放、互动、多元、重实践取向的课堂.1知识: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歌借物象征的写作方法.通过挖掘诗歌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加深对诗歌思想内涵的感悟.2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启发学生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走向成熟,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勇往直前,开拓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