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中孙颖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总结.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033989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9中孙颖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99中孙颖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99中孙颖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99中孙颖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99中孙颖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9中孙颖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9中孙颖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提升叙事经过这次骨干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提升中,我体会到了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角色与以前比较思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这次提升我在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了以往的思想,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在教学改革中,我在遵循我校自主探究模式的同时,在课堂教学模式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所提升的美术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以往的态度,积极探索,改革创新课本所需的知识内容,在课堂有着不错的效果。一、新的课标,新的思路,有着新的标准,提升课堂,让学生融入课堂氛围来。课程标准对美术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新课标对我们每位美术教师素质的提升有一种

2、新的挑战,是我要重新认识课标、理解课标的一个起点。全新的理念,扎实的结构框架,准确的目标,这次的提升学习有效的对新课标的内容、设计思路,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新课标在我们的期待中迎刃而出,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这一重要理念深入人心,课堂上大家都在尝试或积极准备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案例。在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先不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得到信息,如何提取有效信息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的表

3、达。比如说,课前我就已把相关教具摆在了讲台上,学生顿时兴趣萌发,已经很期待接下来的课程内容,这个时候,不要去打断他们的好奇心。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虽然已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善于思考,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对于同一作品很可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评价,又由于学生经验能力所限,看法也许是幼稚或不全面的,但只要他们是认真的,真实的感受,教师就应给予尊重和认可。我在通过美术鉴赏力这一节课真正认识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课前,我做了一些十分有益的准备工作,上网了解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以及与作品密切相关的几个重要人物,阅读了一些关于本课内容的课外知识、故事,以增添课堂教学

4、的趣味性,,让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更好地了解时代环境,以及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创造出来的艺术。在本课中,我举出多个历史文物被盗的例子,引出了一个很好的讨论点国宝的流失,中国的耻辱,平凡人的爱国心,以激起同学们的一种自发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的强国心,效果十分明显。由于艺术作品本身已是时代久远的一种艺术形式,距离感的产生很自然,我要做的就是使同学们感受到古代艺术和现代艺术的不同。对此,在讲课之初,我便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引出欣赏作品图片,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反应及整堂课的最终效果能够看出这样做的益处。因此,我觉得,美术更应该接近生活接近学生。二、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尊重

5、学生发展,和学生共同进步。现在的授课教师已从以前的单纯知识传授转变为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真理;不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合作。老师已从以前的演员转变成了现在的导演,从权威变成了学习者的挚友,从评价者变成了参与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掌握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且爱学美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师生关系从以往的先知先觉的绝对权威地位转变为教师尊重学生,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朋友关系。我们每位美术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美术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

6、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美术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努力处理好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美术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三、新课改对美术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有了新的要求。新课改形势下,同一堂欣赏课,不同的老师,由于教学观念、审美观念

7、、知识修养、学生状况的差异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作为美术老师,需要我们反思,需要我们探索,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已经掌握到了以下几个教学特点:1.以学生为中心,予教育人。要把握学科特征,但一方面要防止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如上课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句章,将学生本来以为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美术欣赏课,上成深奥难懂的学术课堂。 2.以学生为主体,倾听学生的经验。 美术作品的赏析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我们应尊重、保护、鼓励学生的任何见解,甚至是相反的见解,引导他们充分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发表真正属于自己的主张,结论正确与否并不关键,关

8、键的是他能够去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过程。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要实现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要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欣赏的热情,而实际上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或多或少的都可以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我们去搭建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敢说、想说、积极参与。 3.与微型课相结合,更好的图文并茂。 一提到现代课堂教学,我们自然会想到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传统的授教式美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现代教育技术确实给美术欣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声音、图象、文字、动画、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技术,

9、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许多教学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四、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美术教师不仅提高自身素质,而且要研究学生的发展。教育的职业实践证明,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要有高度的思想品德修养,知道为谁教;也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修养,知道教什么,同时还要掌握教育科学和从事教师职业的技能技巧,知道如何教。我们每位美术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美术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美术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努力处理好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

10、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美术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发现的一个问题则是在我对课堂时间的掌控上,课堂内容时间的搭配上,做的不够好,还可以说在小结处有些仓促,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针对这一问题还应不断改进才对。最后,我想告诉自己,我们在教学中怕出问题,但更可怕的是出了问题我们不能够及时发现解决;我们在课堂上怕没有经验,但更为的是我们没有积累经验的慧心慧眼,没有学习他人的谦虚态度。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不是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索之中?他们对学习是不是充满热情,是不是积极思考问题?老师是不是也投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对学生的

11、研究进行适时的启发和指导,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唱主角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学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计做出回答,并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学会如何揣摩老师的心理;教学要有程序,但不能程序化,仍有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案,出现硬拽学生进入教师预定的轨迹中的现象;如何更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形式热热闹闹,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没有很好体现,有些问题的抛出,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进行交流,这是没有意义的、无效的学习;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教学是按课件走,还是按学生走,是关注活生生的课堂,产生真切的师生互动,还是流于形式。有些课看似热热闹闹,但流于形式没有

12、实效;教师如何把思考还给学生。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一节好课应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是课堂的教学主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一节好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本课教学发现的一个问题则是在我对课堂时间的掌控上,课堂内容时间的搭配上,做的不够好,还可以说在小结处有些仓促,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针对这一问题还应不断改进才对。最后,我想告诉自己,我们在教学中怕出问题,但更可怕的是出了问题我们不能够及时发现解决;我们在课堂上怕没有经验,但更为的是我们没有积累经验的慧心慧眼,没有学习他人的谦虚态度。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只要我们老师认真钻研,运用合理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学生一定受益非浅,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提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的付出一定会有可喜的回报。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