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评估系统构建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03004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风险评估系统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企业风险评估系统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企业风险评估系统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企业风险评估系统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企业风险评估系统构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风险评估系统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风险评估系统构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企业风险评估系统构建企业风险评估系统构建 【摘 要】风险评估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探讨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如何构建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系统的框架,并实时评估内控风险,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满足现代企业管理需要。 【关键词】企业风险;风险评估系统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间的国际竞争加剧,面临的风险也更加多样化。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很多企业成了金融危机时代的牺牲品。我国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且健康发展,必须提高企业竞争力,从内部完善自己,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找到适合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识别和衡量企业面

2、对的内外风险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价值已成为了企业当前最迫切的任务。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这五要素。其中,风险评估是指企业应当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并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若企业不能及时识别风险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方向,则可能错过化解风险的最好时机,不能避免风险所带来损失的扩大,增加企业陷入财务或经营困难的可能性。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

3、进步的巨大推动力,信息技术在会计、审计等方面均有广泛的运用,提高了信息采集、交换、处理、存储的准确性和效率。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内部控制提供了支持平台,特别是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方面,其他相关信息系统所产生的数据为风险评估带来大量有用的信息,通过将风险评估与信息化结合,能够实现对企业风险变化的实时观测与控制,并利用风险信息的变化情况对企业的未来财务形势做出合理的预测,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本文基于以上背景,探讨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系统的构建。 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的优势 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系统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风险评估流程进行重整,使信息技术与风险评估系统高度融合,使风险评估过程高度

4、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并且能够进行主动和实时报告风险评估信息,迅速提高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满足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将信息化运用在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上主要有以下优势:(1)实时监测。信息化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使得实时检测成为可能,当经过某个时间点或约定的事项发生时,可以马上触发系统的运行,进行新一轮的风险评估,不需要人工检测,减少了人力的耗费,并且当风险评估的结果超过风险临界值时,系统会迅速反应,将问题报告提交给相关人员,帮助以最快的速度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因反应不及时导致风险加剧,降低损失扩大的可能性。(2)信息高度共享。信息化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所用数据可以来自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实现与现有信息系

5、统的数据库对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在风险评估时不需要重新收集风险评估相关数据,避免在信息采集、存贮和管理上重复浪费,大大减轻了工作量,节约成本,并且避免了相关数据更新后风险评估系统没有及时得到最新数据的可能性。(3)决策支持。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系统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风险评估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管理者通过对这些大量的风险评估数据进行数据挖掘,能够发现潜在有用的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判断风险数据的变化过程,及时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 三、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系统的构建 构建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系统需要一系列的步骤,首先应该设立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并分别设置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重点关注的风险

6、,设置整体风险的临界值。之后进行风险的评估过程,获取所需要的数据,进行实时评估,生成评估报告并存档,当评估中出现重要指标或整体指标超过临界值时,生成预警报告,提交给相关人员,相关人员在进行风险控制活动之后,将整改报告提交给系统。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系统的大致过程如下图所示: 1.建立指标体系。要进行风险评估,首先应该纵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发现、认识和了解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风险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企业识别内部风险,应当关注管理因素、人力资源因素、财务因素、安全环保因素、自主创新因素、其他有关内部风险因素这六大因素。因为安全环保因

7、素不易于定量研究,并且安全环保因素对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的影响尚不明显,本文在建立指标体系中以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安全因素替代安全环保因素,采用了反映企业管理因素、人力资源因素、财务因素、自主创新因素、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安全因素、其他风险因素等相关财务指标体系进行评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出八点要求,即企业财务信息具有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重要性、及时性的特征。以财务指标作为评估企业风险的依据,使评估结果更为合理、公允。本文对于各个一级指标,均设立了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行细分。本文建立的风险评估财务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1)管理因素评估指标构建 (2

8、)人力资源因素评估指标构建 (3)财务因素评估指标构建 (4)自主创新因素评估指标构建 (5)外部经济环境安全因素评估指标构建 (6)其他风险因素评估指标构建 对于每一个指标,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下一级别的细分或者增设、删除其他的指标,来改变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内容,以使得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更加适合于企业的具体情况 2.风险评估,输入权重、风险临界值。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衡量指标的具体数值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通过数据库读入或者手工输入。企业在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使用各种信息系统,例如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等。这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有一些数据可以直接为

9、风险评估所使用。例如,在评估应收账款风险时,要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坏账比例、商品赊销比例、客户信用等指标,这些指标的具体数值可以通过会计信息系统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获得,通过读取会计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可以得到实时数据,进行实时风险评估。输入权重,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企业对风险的可接受程度,设立风险临界值。风险临界值的确定要根据行业性质、规模、特点及同行业相关指标的平均值、估计最大值、估计最小值等因素分为整体风险临界值和个别风险临界值,整体临界值为根据各个指标风险可接受程度加权算得,个别风险临界值是根据个别指标的风险可接受程度来设置各自的临界值,对于个别会带来严重后果的重

10、要指标,要筛选出来进行独立观测。读取了所需数据之后,就可以按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及权重数值来计算整体风险以及个别重要指标的风险。将整体风险和个别重要指标的风险的计算结果生成一定格式的文档,储存在风险评估系统的数据库中,以便随时查看并分析风险变化的过程,更好的掌握整体风险和重要指标风险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分析,评估未来风险状况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战略、措施与方法。计算出整体风险和重要指标风险之后,要分别将其与各自的临界值进行对比,若整体风险数值大于整体风险临界值,则进行风险报警,将风险报告提交给相关人员;若重要指标风险数值大于重要指标风险临界值,也需进行风险报警,将风险报告提

11、交给相关人员;若整体风险数值以及重要指标风险数值均小于风险临界值,则再进入下一轮的风险评估或当外界条件改变时触发新一轮的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相关人员在收到风险报告之后,根据风险报告中的风险指标、风险数值偏离风险临界值的程度来确定风险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措施和方法,消灭或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源头,控制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以及范围。在控制活动完毕之后,出具相关报告,将报告提交给风险评估系统,作为文件存档,以便之后随时查阅并总结规律,提高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水平。 四、总结 风险评估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结合2006年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在信息

12、化的环境下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系统的构建,对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解,并详细分析了各个流程的具体实现方式,试图建立一个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系统的框架,实现对企业风险变化的实时观测与控制,利用风险信息的变化情况对企业的未来财务形势做出合理的预测,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立勇,张秋生.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研究J.交通财会.2002(2) 2关艳丽.用ERP增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J.宁夏机械.2007(3) 3郝林毅.基于内控风险的财务预警警兆识别系统初探J.科技创业.2008(8) 4李雅琴.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探析J.会计之友.2009(7) 5鲍建青.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J.经济师.2009(10) 6杜国栋.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解析J.经济研究导论.2010(2) 7侯微.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重构J.工商管理.2010(3) 8肖杰.基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改进的财务风险防范分析J.赤峰学院报.2010(4) 9张玉.中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比较J.会计之友.2010(2)-最新【精品】范文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