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027165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蔚蓝色的地球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蔚蓝色的地球教学目标:1、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感受人们在认识地球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2、知道人们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3、激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难点: 1、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大小等常识和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2、 感受人们在认识地球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激发学生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2个(其中一个粘麦哲伦航行路线)、课件、麦哲伦环球航行对照表、伞一把,小船一只学生准备:分组搜集地球概况的资料及麦哲伦航行遇到的真实的困难。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 全世界

2、人民有一个共同的家园那就是地球母亲(板书:地球),那地球母亲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组照片。(出示课件:人造卫生拍摄地球图片)二、从太空看地球(一)地球的形状1、这是一组人造卫星从太空拍摄的地球母亲的图片,谁来说一说,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怎样的?生:圆的。更准备的表述应该是一个球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板书:球体)生:蓝色特别多。师相机追问:你知道蓝色的部分是什么吗?观察一下地球表面的其他颜色,说一说都代表什么呢?蓝色是大海;黄色是陆地;白色的涡流是云彩。绿色是森林或是绿色植被。3、这组图片是人造卫星拍摄的,你们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是谁吗?(教师出示课件:93页

3、的相关介绍)阅读小资料,一会儿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阅读你获取了哪些知识?看到地球后的感叹:地球是个蓝色的大球、水球。师:谁来利用搜集到的资料,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加加林说地球是个蓝色的水球呢?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陆地占29%。过渡语:这71%的海洋使地球成为了一个蔚蓝色的地球。(板书:蔚蓝色)4、加加林是世界上是第一位从太空观察地球的人,那中国的航天第一人是谁?(杨利伟)杨利伟的太空之行拍摄了很多珍贵的图片和视频,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欣赏后请大家谈谈感受?(课件出示:杨利伟拍摄的图片、视频)师:看完杨利伟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地球太美了)师:杨利伟叔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

4、“非常美”、“很美”,是杨利伟在太空中与妻子儿子通话时,以及回到地球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使用最多的词汇。(二)地球的大小过渡语: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球体,那地球有多大呢?同学们可以借助搜集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此部分因学定教)(板书:大小) 1.赤道周长:(1)学生汇报:地球的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半径6378千米。(板书:4万千米)教师出示地球仪:你能指出哪是地球的赤道。师:赤道就是地球表面周长最长的圆周线。(2)4万千米有多长呢?现在我们来打个比方,我们把手臂张开,你们两手的距离大概是1米,大概有多少同学才能围赤道一周?(4000万)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5、(看书)我们从书中可以获取所需信息。(3)师:如果你们想步行绕地球赤道走一圈的话,每天走50千米,得多长时间才能走回来呢?快速的算一算。(列式:40000千米50千米=800天)生:大约800天。也就说日夜不停地走大约走两年多才能环绕地球一周;等你们走回来时你们应该已经上初一啦!(4)此部分相机介绍:4万千米是人造卫星测算的,那古希腊人埃拉托色尼最早测算的地球赤道周长是多少呢?快速浏览书上93页“你知道吗”找一找。师:埃拉托色尼是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人,他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计算出的赤道的周长跟现代人造地球卫星测量的相差不大,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感受到埃拉托色尼的智慧、聪明、伟大)师小结

6、:除了智慧外,更离不开他认真的观察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2地球的表面积:(1)学生汇报: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为51100万平方千米(2)师: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为51100万平方千米,谁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960万平方千米),老师算了一下,地球的表面积相当于53个我国陆地面积那么大。我们的地球真是太巨大了!3.出示八大行星图 :师:刚才通过同学们汇报交流,我们了解了地球特别大,下面我们来看太阳系的一张图片,你觉得地球怎样?(生答)过渡:是的,对于太阳系来讲,地球又显得如此渺小。所以地球的大小是相对的,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三、人类对地球的探索 古人的探索今天我们能够通过各种书籍资料来认识了解地

7、球,可是你们知道吗,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就以人类探索地球是形状为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天圆地方课前,让同学们进行了体验,你能结合你的体验谈一谈,当站在地上,你感受到的大地是怎样的?(地是平的)。同学们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古人也有这样的感受,他们将自己的感受作为对地球的认识。出示课件:(天圆地方) 指名一生读一读。(板书:平坦)2、地面弯曲呈弧形过渡语: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对“天圆地方”的结论产生了怀疑。人们通过在大海上看由远驶近的船,推测地面不是平坦的应该是弯曲呈弧形。(板书:弯曲)现在请两个同学和我来做两个实验,来验

8、证一下古人的推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两次实验,看一看有什么不同?生1(实验1):我做这个实验是把平的桌面当做海平面,船从远处向近处驶来,请大家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2(实验2):在生活中人们看到的是另一种现象就是我做的这个实验,我把伞面当成海面,船由远驶近,你们观察一下,先看到了什么,后看到了什么?师:两次实验中你看到船由远驶近有什么不同?过渡语:刚才的实验验证的了古人的推测是正确的。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并没有停止,你们搜集到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资料了吗?3、学生汇报探索地球形状的资料: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毕达哥拉斯从哲学观点出发,认为球形是最完美的形状,因而提出地球为球状的臆测。(从哲学的观点提

9、出的)公元前三百年,亚里士多德看到月食时地球投到月亮上的影子是弧形等现象,提出了地球为球状的科学证据。(经过科学推理推测地球是球体的)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就提出地球是球形的看法。但这一见解当时却很少人接受。直到公元1522年麦哲伦及其伙伴完成绕地球一周之后,人们才确立了地球为球体的概念。 (实践验证)(板书:球体)4、师: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最有力的一次探索就是麦哲伦环球航行。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书中95页的瞭望台麦哲伦环球航行,并完成表格的填写(1)读书,填表 内容起返航时间人员船只起航返航课件出示:由学生汇报教师将表格填全。师:对比起航与返航时的一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先小组里交流一下。

10、(预估:环球航行时间长:近3年的时间 船只和人员越来越少 困难多)通过时间对比时间长:历时3年当说到困难多时,教师相机出示:那麦哲伦船队航行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你们可以结合书中的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介绍一下。(学生交流介绍,要求注意倾听,不说重复的)困难:内部冲突、饥饿、饮水、恶劣的天气、疾病、死亡的代价小结过渡语:麦哲伦船队历时三年,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那他的航行路线是怎样的呢,看图(出示课件)(2)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图生质疑:师:看图,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学生质疑。预估:可能学生会问航行路线是怎样的?怎样从西班牙到西班牙?为什么有两个西班牙)(3)利用地

11、球仪讲路线教师利用地球仪讲解。老师要讲清楚,这是一个平面图,实际应该是一个立体的图。教师出示:地球仪,讲清航海路线(将航行路线用红色及时贴贴出来),边讲边指地球仪。(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在大西洋中往南行驶,穿过一条海峡,然后进入了太平洋,抵达到达菲律宾群岛。穿过印度洋到达的好望角,绕好望角北上,回到了西班牙。历时3年麦哲伦环球航行,向世人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4)再找一位学生讲路线。其他学生可以手指航海路线说一说。从麦哲伦的环球的航行中,你感受到什么?(生:克服困难)教师相机追问,其实麦哲伦年轻时曾参加过海外远征队,知道航行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他还要去环球航行,他具有什么精神?(丰富

12、的航海知识、战胜困难的勇气、对真理的渴求、不畏艰险的胆魄、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等)小结:麦哲伦的环球之行是一次发现之旅、探索之旅、更是一次艰难之旅,在这三年多,他们战胜了重重困难,甚至付出了死亡的代价。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然而遗憾的是他却未能荣归故里,从此长眠于他乡。人为为了纪念他,把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现代人的探索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实人们对地球的探索还在继续着。1、在世界上有着最为恶劣的天气的南极和北极,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考察着人类未知的奥秘,让我们看视频。出示:南北极视频2、同学们,关于的地球的奥秘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还想了解哪些地球的奥秘呢,谁来说一说?(学生谈) 3、将你想了解的地球的奥秘写的探索卡上。三、总结:同学们,你们想了解的地球的奥秘,有的是已经得到科学论证的,大家可能通过上网、看书了解到,而有的奥秘等着你们去探索,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地球。四、作业:1、将自己想了解的地球的奥秘写在探索卡上,能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可以了解这些奥秘。2、继续搜集人类对地球的奥秘探索的资料。五、板书: 形状:球体 探索 平坦 弯曲 球体蔚蓝色的地球 大小:4万千米 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