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024843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学校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学校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学校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学校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背景与概况1.1项目名称*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1.2项目法人单位概况 项目单位名称:*注册地址:*单位性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举办单位:*1.3项目提出的背景2003年2月23日,*以第一的身份进入了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的现代化标志性学校行列。学校的“标志校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仅在南校区建设,建成后南北校区总建筑面积为67000m2,学校南校区的办学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但仍未完全满足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学校的建设标准。北校区现有建筑面积仅为14911m2(其中有危房约4000m2),远不能满足将北校区建成中高职并举、职业

2、教育与成人教育共同发展,办学水平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的发展定位及规划要求。为了满足学校的发展,作为现代化标志性学校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二期工程北校区建设改造工作,已经成为整个现代化标志性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现北校区改扩建工程已取得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准,详见关于批准*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意见书的函(京发改20061127号)。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规划意见书(2004规意字0746号);2、 *“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3、 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建议书;4、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意见书的函(京发改200611

3、27号);5、 北京市教委关于印发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标准的通知(京教职成200129号);6、 *提供的有关资料;7、 相关法规及行业标准。1.5项目拟建地点*1.6项目建设规模拟新建教学设施及附属建筑面积共计30637m2。1.7项目建设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9586.5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7595.7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280.67万元,预备费710.11万元。1.8项目建设周期项目计划于 年 月开工, 年 月竣工。第二节 项目的基本建设方案项目的基本建设方案是通过拆除校区内危房、保留仍能使用的部分原有建筑及新增建筑来满足学校的功能需求。其中:1、拟拆除危房项目拟拆除危

4、房:2学生宿舍、电教楼、食堂和锅炉房共计3741m2。2、拟保留原有建筑保留1#学生宿舍、图书实验楼及教学楼共计11170m2。3、拟新建建筑包括综合教学楼、实训基地等,建筑面积总计30637 m2,其中:l 综合教学楼地上五层,功能包括教室、会议室、接待室、办公室、400人学术报告厅及计算机教室等。建筑面积为10295m2。l 实训基地地上三层,主要包含商务实训、汽车展示、汽车商务、轨道交通实训、汽车维修,以及钣金等培训实习等功能。夹层设置办公室。建筑面积为10025m2。l 学生食堂地上三层,为厨房、餐厅,设有回民售饭窗口和单间。建筑面积为3646m2。l 学生宿舍宿舍为六人间,内设卫生间

5、;首层设洗衣房。建筑面积为6170m2。l 锅炉房及给排水用房地上锅炉房251 m2,地下给排水用房250 m2,共计501 m2。综上,项目建设完成后学校总规模约为41807m2。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3-1:表1-3-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 称单位数据1总用地面积m250150其中建设用地面积m241100代征城市道路面积m22935代征绿地面积m261152总建筑面积m2306373建筑物占地面积m285984建筑密度%20.95容积率0.756绿化面积m2143857绿地率%358车位数量辆249控制高度m1810建设投资万元9586.50其中单方造

6、价元/m23129.06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4.1结论1、本项目的建设是贯彻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交通职业教育改革相关政策的重要举措,对解决学校现有问题、加快现代化标志性学校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其建设是必要的。2、本项目建设将有利于学校的自身发展和规划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北京乃至全国交通行业的发展,项目社会效益显著,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项目建设方案是可行的。3、项目在原北校区内进行建设。市政配套齐全,具有较好的建设条件。4、项目建设规模合理并符合相关规定。5、项目建设投资9586.50万元,综合单价3129.06元/平方米。拟全部申请市财政资金9586.50万元。4.2建议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推进交通职

7、业教育改革相关政策,有利于解决北京交通(尤其轨道交通)人才短缺问题。建议建设方加紧办理相关建设手续,争取项目按期完成。第二章 发展与需求分析第一节 交通业发展概况1.1国内及首都交通业发展概况1.1.1国内交通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交通事业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1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交通行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时期,交通部提出交通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使公路水路交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公路里程达

8、到3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近8.5万公里;全国铁路客货运输量达到270亿人和210亿吨;港口总通过能力达到50亿吨左右,集装箱码头总通过能力达2亿TEU。1.1.2首都交通基本情况首都交通是一个拥有近60万从业人员的行业,行业覆盖公路及高速路建设和管理、城市客货运输、智能交通运输、轨道交通、汽车维修与服务。截至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300万辆。据北京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0年,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350万辆;基本实现汽车维修业供需动态平衡,供需比例达到1.4:1,预计每千辆车维修网点配备率为2.8,其中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达到300余家,形成市场占有率约60-70%,其中

9、大部分是经济效益好、社会知名度高的汽车维修企业集团;到2010年,地铁4号线、5号线、10号线一期、奥运支线、首都机场轨道交通线全面建成投入运营,同时力争建成地铁9号线、10号线二期和亦庄轻轨线,运营总里程力争达到270公里以上;公共电、汽车运营车辆达到1.9-2.1万辆,出租汽车6.66万辆,市域公路累计达到16000公里。1.2首都交通业职业教育现状1.2.1职业教育发展概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型人才。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

10、,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005年11月7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会议同时提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

11、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要,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1.2.2北京交通职业教育现状交通行业是首都十大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随着经济的腾飞,高新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新的职业岗位不断出现,许多职业岗位趋向复合,对人才培养机制和培训能力提出挑战。未来交通行业对人才提出更新

12、、更高的要求,人才需求呈现大容量、多样性和高素质的特征。北京的交通职业教育承担着为交通行业输送各类人才的使命,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和规划发展目标要求首都交通职业教育必须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以便更好地为交通行业的发展服务。*自1998年以来从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入手,在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的领导下,通过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等途径、引进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和先进的技术培训手段,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并实现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目标。鉴于交通行业在首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2003年2月23日,*以第一的身份进入了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的现代化标志性学校行列。第二节 *发展与规划2.1

13、*现状2.1.1概况*是一所国家级重点学校、北京市政府确定的首批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标志学校,是教育部等中央六部委确定的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学校,承担着为首都交通事业培养中高级应用型管理技术人才的任务。学校占地面积200亩,现有建筑面积6.7万m2,现已形成南、北、东三个校区的办学格局。南校区位于首都南郊卫星城黄村,北校区位于首都高科技和高等教育密集区海淀西三旗,东校区位于东城区潘家坡。学校还拥有海淀永丰6号院和永外沙子口76号两个成人教育培训教学区。北京市汽车维修类实训中心就建在该校。2.1.2学校近年工作成绩学校在十五期间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首都要率先在全国基本

14、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及新北京、新奥运带给首都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要求,在市交通委的大力支持下,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办学经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了突破进展。自2000年以来,学校实现了工作的两大跨越、一次飞跃,即:由原来北京市一所普通的中等职业学校,一跃成为北京市骨干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学校;北京市政府认定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标志性学校。2002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表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4年学校被交通部表彰为全国交通职业教育先进学校。2.1.3*招生与就业前景展望*开设有9个专业18个专门化,形成了覆盖交通行业的专业群。同时,随着企业国际合作的深入和新兴技术的运用,企业对人才的层次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学校与其他高校合作开办高职班与函授站,开展本科层次的成人教育。办学结构日益合理,使得学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自2000年起学校招生数量连续五年在全市中职学校招生中位列全市之首。从1999年2003年学校每年净招生人数700人左右。2004年学校全日制中专生招生人数为1721人,2005年招生人数为1819人。目前,学校在校人数达到6453人,是1999年底在校生人数的3.3倍。十五期间,学校在交通委员会的支持下,根据行业发展规划增加了汽车维修工等15个涉及交通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