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能不能预报.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024262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能不能预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震能不能预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震能不能预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震能不能预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能不能预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能不能预报.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震能不能预报?讨论地震预报,必须将地震发生的原因与地震的地质背景材料一起综合起来看。不一定处在地震带上都会发生地震,要看近期地应力变化情况。地应力就是岩体内部逐渐累积起来的内力,当岩体出现破裂,表明地应力很快就会发生突变,接着就可能发生地震。所以,监视地应力的变化,实际上就是监视岩体发生破裂的程度,岩体聚集内力的程度,这是用仪器长期观察与统计以后才获得的。但是地震发生在地下,跟踪观察相当困难,各种干扰的因素又比较多,定性预报的资料已经有较多的积累,而定量预报仍然十分困难。况且人们最关心的是震前预报,从各方面资料总结出大致有这些可以参考。研究小震活动规律。一般在大震前小震的活动次数突然增多,或

2、在增多以后又会突然减少,甚至平静下来。例如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海城发生的地震,在发震前三天开始出现小震,后来小震次数逐渐增多,临震前达到高峰,24小时之内竟达500余次,然后又平静了几小时,接着就发生了大震。所以海城地震预报比较准确,减少了损失。1966年邢台发生地震,震前亦有小震活动。但是,这条规律不一定都可靠,有些地震前不一定发生许多小震;或小震多次后却不见有大震发生。例如76年唐山,震前未有小震增多。为此,有人曾将全世界50-73年间发生的163次较大的地震做过统计,震前出现小震的只有72次,占总数的44%。测量地面形态的变化。大震发生前,岩体受到构造应力(地应力)的持续作用而

3、变形,岩石的变形会影响到地表,使地面失去原有的平衡,产生地形变化,当地形变化到一定程度时,即预示着地震的来临(通过仪器观测获得)。人们能看到的地形变化,有地面的升降、倾斜之类。例如1668年山东吕(草字头下面一个吕,不会打)县炎(右边还有一个右耳旁,也不会打)城发生大地震前,在震中区东面的海上,有一个小岛不断上升,后来竟与陆地相连。用仪器观测到的如唐山大地震前,北京大灰厂测到的地形变化曲线发生异常起伏。观察地下水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地下水位的突然升高或降低,水温、水质的突然变化(如苦、咸、甜味的变化),突然混浊,突然变清,或翻花冒泡等等。当然,这许多不正常现象必须排除气象因素。66年邢台地震前

4、,该地有的水井水位极具下降,有的水井则猛涨,甚至溢出井口;或水井有变色变味发浑冒泡等。观观察动物生活习性的异常变化。许多动物的某些感觉十分敏锐,震前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就有反应,表现出异常的姿态,烦躁不安、惊恐慌乱、不肯进圈、鸡飞狗吠等。震前动物为什么会出现异常反应?根据模拟试验的结果认为:地震前由于地层深处压力增加,会产生压电效应,被压缩的石英晶体的棱角处产生电荷而放电,放电的电流分解了地层中的水而产生无数正电微粒,这种微粒能使动物产生一种特殊的神经激素而高度兴奋,继而出现异常行为。如果震前正好遇到天下大雨,雨水能使微粒逸散,空气中无法保存,动物就不会变现出异常反应了。某些植物在震前也有

5、反应,如提前开花、突然枯萎等,这是由于震前气温变暖或地下水位下降之类而引起的间接反应。地声和地光常出现在大地震前几分钟的极短时间里,地声有时也在几天前听到。地声的音响或如闷雷、或如狂风吹过、或如载重汽车、飞机疾驶而过、或如开山炸石的炮响。地光是天空的发光现象,呈现红、白、黄、蓝等五颜六色的闪光、光带或光球。唐山地震前几分钟,火车将临唐山站,驾驶员曾见地光,听到地声,及时刹车停运,避免了一场损失。地声于地光产生的原因,研究者认为与断层活动有关。因为在地震时,地壳肯定发生断裂,有一股巨大的剪切力迅速地将岩石自下而上切开,断面会发生强烈的摩擦,可以发生响声,在空气的振动于传播时,响声就会增强。也就在

6、断裂发生摩擦时,岩石的温度可以骤然增高,而且摩擦发热后,岩石会产生电荷。与此同时,地球表面及表层中所含的水分也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其中的氢和氧气会被电荷所燃点起来,发出光亮,就是地光。所以地声与地光往往变成强烈地震即将发生的前兆,具有预报地震的作用。扩容现象的研究。岩石受力作用但未达到破裂以前而产生许多很系的裂隙并出现体积膨大的现象,称为扩容现象。这实质上是地应力、地磁、地点的一种反应。据实验表明,岩石承受应力值达到岩石破裂所需应力值的一半时,岩石开始扩容,体积膨胀,使一系列可测量的物理量,如岩石的地震波波比、地形变、电阻率等均发生相应的变化。据这些物理量的测得,可以预报地震。例如地震波波速变化

7、和地形 变化等可在地震前10-15年发生,可作为地震长期预报的依据。断裂带上氦的异常富集现象。根据研究,氦的异常富集与活动断层中的地下水关系密切。美国蒙大拿西南部地区的天然水井及泉水的调查证明,主震前17天,氦的含量几乎降为0,而地震之后,立刻进行调查,却发现氦大为富集,比正常含量高出7倍之多。以上的各种因素,不可能单凭一项出现异常就能做出地震预报,最好几项综合观察。地震预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尚在研究,今后肯定会趋向完备。地震分布的规律世界三大地震带大家了解比较多,就省略了。有些地震,甚至是灾害性的大地震并不位于“三带”之内,但多少与当地的断层(特别是大断层)有关。比如之前提到的1668年山东

8、吕(?)城-炎(?)城一带的8.5级大地震,虽在“三带”之外。但是当地正好有一条著名的“炎?卢(?厂下面一个卢,不会打)大断层”通过,这条断裂,南起安徽的卢?江,向东北穿过巢湖-泗洪-炎?城-潍坊-渤海-沈阳以北,被另一条近东向西的大断层所切断。这条长达2000公里以上的大断层,深达上地幔,早在古生代以前就可能存在,以后陆续都有活动,中生代时期达到活动的最高峰,发生较大的位移。到新生代时,还出现拉张和挤压的作用,近期则有旋转运动的迹象,可见长期处于活动状态的打断裂一旦出现灾害性的大地震也完全合乎科学道理。但是大断层也带来了财富,由于它的深度直达上地幔,由岩浆带到地壳里的贵重矿产易于在此富集,例

9、如我国天然金刚钻(钻石)就出产在断层带的山东蒙阴与辽宁新金(普兰店)等地。又例如1920年12月16日发生于宁夏海原的接近8.5级的大地震,也不在“三带”上,但位于鄂尔多斯西部边缘的断裂带上。这条断裂带,大致呈南北走向,其南起自陕西宝鸡,向北沿六盘山东侧通过,经固原直达贺兰山南段,再向西北延伸到腾格里沙漠之内,自古生代以来,特别是新生代时期,处于十分活跃阶段,使断层东西两面的地质特征发生重大差异,断层的深度也肯定很大,所以在海原发生了大地震。震中不会移动的但是余震会持续很长时间,可能是几个月,有的大地震,在余震里遇难的人比在主震里死亡的人多很多,所以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说几个历史上的地震:1

10、556年(明嘉靖)12月23日,关中大地震,震中在陕西华县、渭南、华阴一带。河北、安徽、湖南等地都有波及影响,面积达9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28万平方公里属于破坏区。由于这次地震发生在午夜12时,正当人们熟睡之时,死伤惨重。当时的记载说:“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二万有奇,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复不可计。”震中地区死亡人数总计占总人口的50%-70%,房屋及其他各种建筑物破坏倒坍者不计其数,由地震引发的地裂、地陷、滑坡、山崩等随处可见。大震之后,余震不断,甚至过了两年之后,还发生一次破坏性的强震。1688年(清康熙)7月25日,山东吕?县-炎?城大地震,是我国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一次大地震,震级大

11、约相当于8.5级。震中位于吕?县-炎?城之间,烈度达到12级。凡山东、苏北、豫东、皖北的广大地区内均遭到严重的破坏,其影响波及地区更大,北至北京(康熙王朝里就写到这个事情了),南达江西吉安,东到辽宁丹东,西及山西运城,总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震中一带的建筑物全部倒毁,炎?城、吕?城、临沂三地死亡人数逾十万。地震以后,连续的暴雨成灾(汶川还是好一些的),山崩、地裂、滑坡随处可见。炎?城因地震而发生涌泉多处,其上喷的水柱高达二、三丈。康熙王朝也是著名的治世吧,那些说地震是天惩的可以去死了。继续打字。1679年(还是清康熙)9月2日上午10时,河北省三河、平谷一带发生大地震,破坏范围有十几万平方

12、公里,余震持续三个月之久,死亡三万人以上。当时的记载说“是时城郭、村庄、房屋、塔、庙,荡然一空。远近茫茫,了无隔障,黑水横流,田禾皆毁。阁境人民除墙屋压毙及地陷毙者外、其生存者仅十之三四。”由于余震的关系,因“灶有遗烬”而引起火灾,真是祸不单行。在地震发生的前一年,当地又逢大旱,秋禾不登。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的惨景不忍目睹。1920年12月16日晚上8时,宁夏海原大地震,这是我国现代最大的一次大地震,震级接近8.5级。波及范围很大,北京、上海、重庆、玉门均有震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余震持续三年方定!虽然震中地区人烟稀少,但由于发生在晚间,死亡人数超过20万,海原城中所有的建筑物荡然无存,死亡者达90%以上。离震中几百里以外的通渭、固原等地的建筑物也几乎全部坍塌。再由于当时政府没有及时组织救灾防病措施,致使震后瘟疫流行,又造成大量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