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绿地任务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021897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绿地任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校园绿地任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校园绿地任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校园绿地任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校园绿地任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绿地任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绿地任务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绿地任务书 海南大学绿地规划文本 海南大学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学校概况与学校绿地现状分析第三章 规划目标与指标 第四章 学校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第五章 树种规划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第七章 规划实施措施第八章 附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01年)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年)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海南大学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景观文化功能,进一步提高校区园林绿地的建设水平,提供学校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法定依据,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 本规划是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有关校

2、园绿地和特殊空间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第三条 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6年颁布,998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管理法(989年);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2120号);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784号);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2年);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21年); 第四条 规划指导思想: 、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原有绿地实际,适度超前,综合考虑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文化性。实现将自然引入学校使学校融入自

3、然,营造师生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空间。 2、体现协调发展的思想,充分利用发展学校生态环境空间的有利条件,优化组合内部空间的校园绿地布局,完善校园绿地系统体系。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绿地的各种功能,营造具有强烈学校文化特色的校园风 2貌,符合老师及学生学习及生活要求的学区环境。 第五条 规划原则: 1、生态性原则。以生态效应为核心,完善绿地生态功能,将校园周围的自然环境引入校园内部。 、系统性原则。增强校园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合理布局,均衡分布,完善结构和布局,使之有机组合,充满活力。 3、多样性原则。在学校绿化建设中注意体现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种类,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 4、地方性原

4、则。充分体现并强化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位置、气候等外部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特点,完善校园绿地系统。 5、分期规划实施原则。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统筹兼顾。 6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城校园绿地的有计划发展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7绿地建设突出地方特色和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绿地乡土植物的配置,绿地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保单位相结合。 8.点、线、面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期限为221年。 第二章学校概况与学校绿地现状分析 第七条 学校绿地现状分

5、析1.调研的方法: 将校园整体分为四个主要功能区,即综合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及教工生活区,对整个绿地区分组进行全方位调查,并且对于各绿地区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分析,调查的因子有: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的数量、品种、规格和空间布局形式等对植物配置情况的影响。 2.调研的现状及简略分析: 海大校园位于海口市西南部,西临世纪大桥,属于亚热带地区,利用热带植物与水体打造一所热带滨海学校。 第三章 规划目标与指标 第八条 规划目标: 利用热带季雨林气候适合热带及许多亚热带植物生长,此规划使之与各类绿地功能协调,有机组合、相互映衬,形成科学、合理、完整的校园绿地系统,充分发挥绿地的综合功能,达

6、到保护和改善学校乃至城市生态环境、优化校园学习及居住环境、创建绿色校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九条 规划指标: 绿地系统建设的主要规划指标为。01年,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3地面积分别达到33.5、40.0和15.6m2;201年,上述指标分别达到405%、42.9%和1.46;2021年,上述指标分别达到47.84%、50.%和19.32。 第四章学校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第十条 绿地系统结构: 根据海大现状分析,以水体,绿地,林荫道相连贯,组成学校的绿色网络,建立学校绿色生态环境圈,建设生态式热带大学校园。 第十一条 绿地布局与分区: 海南大学校园建设要充分发挥

7、占地连片的优势,以“二轴五块”为总体结构,充分利用自然赋予的水体条件,塑造以水为灵魂的滨海大学校园布局,用丰富多样的水体景观与独特的地理位置、空间景观特征共同构成海南独有的水景校园。所谓“二轴”是根据学校现有土地分布特点形成的贯穿校区东西、南北走向的两条主轴线。一条是贯穿校园南北走向的生态轴,另一条是东西走向的文化轴。五块分别以东坡湖图书馆(i区,学习休闲区),起点草坪和教工宿舍区(区,教工生活区),学生公寓和食堂(ii,学生生活区),四教一教田径场(iv区,综合教学区),农科群楼三教艺术楼(区,体育活动区)。 第五章树种规划 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大学校园中共计有园林树木种类64个科207个种(变

8、种)。其中属 于乔木96种,灌木91种,藤木20种。从树种的数目看,海大校园园林树种是极其丰富的,说明学校的园林管理人员在引进园林树种,使园林树种多样化方面是有远见的并做了大量工作。校园中最主要的园林树种是木麻黄、椰子、榕树、九里香等,其次是大叶相思、非洲楝、苦楝、变叶木、红花羊蹄甲、红桑等。此外,有很大一部分树种数量少,分布范围也较小,还有一部分则仅种植在苗圃或标本园中,在校园园林绿化中未充分被利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校园中大部分地区土壤含盐分过多,地下水位过高等不良生境条件,使许多树种不能在这些地区良好地生长,从而限制了许多园林树种的广泛分布;另一方面是种苗来源困难和绿化经费

9、不足,也使许多植物不能被大量利用。因此,从整个校园看,校园的园林树木种类尚有单调之嫌,而且能体现单位特色优良名贵树种也较少。第十二条 树种规划目的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对校园园林绿化主要应用品种作出科学规划和特色设计,优化城市树种结构,建立生态性植物群落,提高绿化植物改善校园环境的机能,营造体现校园特点的山、水、洲、城现代绿地景观,为校园苗木生产和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第十三条 树种规划基本原则 1、适地适树原则 优先选择适应校园环境、生长发育良好、抗逆性强的树种。 2、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原则 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经长期栽培适于本地区生长的外来树种,满足校园绿化对物种多样性

10、的要求,实现地带性景观与开放型校园的和谐统一。 3、景观价值原则 充分开发园林植物形、姿、色等观赏特性,构筑丰富多姿、色彩灿烂的观赏多样性,扩大观花、观形、遮荫树种的应用范围,为花园式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4、生态经济原则 与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同步,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并重,兼顾经济效益。 、生物多样性原则扩大物种、基因资源的利用,提高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丰富植物生态型、植物生活型,乔、灌、藤、草本植物综合利用,比例合理。 6、景观生态原则 在植物景观的组合上,应以生态理论作指导,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绿地的规划

11、尽量减少草坪的应用,因为草坪的生态效益比起乔木和下层灌木来所独相对较差。第十四条 树种技术指标规划: 1城区绿地乔木种植密度不低于一定要求,乔、灌、草地占绿地面积比例适当。常绿乔木适当多于落叶乔木。 3行道树种植规格要求:一般8m胸径20cm,全冠、带土球移植。4新优树种的大面积推广绿化种植,需经其一个生命周期的本地栽培验证。5针对城区种植土层深度:乔木10,灌木6cm,草地30m。 第十五条 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及一般树种规划 、概述 校园绿化基调树种是指能充分表现植被特色、反映校园风格、作为校园景观的标志树种。校园绿化骨干树种是指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城市绿地中出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

12、展潜力的树种。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一般应有不同的骨干树种。 基调树种、骨干树种规划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树种利用现状;树种干形、花、季相色彩、叶形特点;着重考虑树种对当地树木生长限制因子的生态适应性,如树种耐水湿的能力;突出城市绿化特色对树种的要求,如构建滨水景观的需要等。 2、基调树种规划 学校绿化基调树种,是能充分表现当地植被特色、反映学校风格、能作为学校景观重要标志的应用树种。选定基调树种4种:椰子、榕树、鸡蛋花、九里香等。 3、骨干树种规划 学校绿化的骨干树种,是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绿地中出现频率最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主要包括行道树、庭园树、抗污染树种、防护绿地树种、生态风

13、景林树种等。选定骨干树种2种:印度紫檀、大叶榄仁、大叶相思、非洲楝、苦楝、变叶木、红花羊蹄甲、棕榈、大王棕、小叶榄仁、榕树、木麻黄。 4、一般树种规划 苏铁、南洋杉、白玉兰、樟树、大叶紫薇、三角梅、榄仁树、木棉、扶桑、红桑、变叶木、红背桂、台湾相思、红花洋蹄甲、凤凰木、印度紫檀、刺桐、洋金凤、细叶榕、大叶榕、九里香、米兰、桃花心木、鸡蛋花、炮仗花、龟背竹、绿萝、龙舌兰、朱蕉、龙血树、假槟榔、鱼尾葵、散尾葵、蒲葵、椰子、大王棕、油棕、棕竹、槟榔、佛肚竹、一品红等。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第十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生物多样性可促进城市绿化地自然化,提高城市绿地系

14、统的生态功能。 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并重,兼顾经济效益。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护原则。经过科学系统的规划,保存和发展自然生态区域植被,有节制地引进域外特色物种,构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繁殖地保护原则。珍稀濒危物种原生地和名木古树保护原则。5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生物多样性指数。 增大校园绿地建设规模,促进生态绿地的自然化,重视植物群落的构筑;选择适应海南气候,抗逆性强的乡土植物,尤其是优势树种,进行人工直接育苗和培育。7国地平安,改善生态环境原则。特种用途林保护原则。 第七章规划实施措施 第十四条 学校的各项建设,必要严格按照有关的绿地规划预留绿地,并由规划、园林部门划定城市“绿线”,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城市绿地和规划绿地不被侵占和破坏。第十五条 本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学校要建立以资金投入为主体的城市绿化多元化投资体制。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补助周边的绿化隔离带和生态绿地地域生态环境的建设。第十六条 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及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制定有效的措施,确保学校的各类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