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数上1-50索教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016166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7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数上1-50索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六数上1-50索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六数上1-50索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六数上1-50索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六数上1-50索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数上1-50索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数上1-50索教案.doc(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1个 时间: 2012 年 9 月 3日 年级六学科数学课题分数乘法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赵晓辉副备人刘果果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目标1.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教学过程一、欣赏主题图,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看看愉快的数学之旅又将带我们到哪些新的站点呢?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教师:认真观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回答) 你们能根据主题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这些

2、问题你们能试着列出算式吗?它们都是些什么算式? (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关的连加算式或分数乘法算式) 这些算式中的数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有的是加法算式,有的是乘法算式,但这些数都与分数有关。 揭示课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乘法。二、探究新知 1.感知分数乘法的意义。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课件展示,并配上声音:每人吃5个饼,4人共吃多少个饼? 学生列式:5555=54 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4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5的4倍是多少? (2)分数乘法的意义。 课件展示例1的情境图:每人吃1/5个饼,4人吃多少个饼? 学生尝试列式:1/51/51/51/5 1/54或 41/5

3、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与整数乘法的意思相同吗?(4个1/5是多少;1/5的4倍是多少?) 2.利用意义探索计算法则。 (1)教师:1/54该怎样算呢?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全班汇报,说说你得多少,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回答,得出: 1/54表示4个1/5相加,4个1/5就是4/5。 (2)试一试。 4/52= 31/4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好后,集体订正。并请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3)口算(教师即时板书):2/52、51/7、2/94、24/5。 (4)议一议:这些分数乘法有什么特点?3.教学例2。 (1)出示:3/82 。 教师:这个乘法会算吗?先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并适时提问:你在计算过程中

4、遇到什么问题,你怎么解决的?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约分方法,并抽学生板书。(学生可能出现:计算结果不约分;先计算出结果再约分;或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再计算这三种情况) 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计算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 针对三种不同的情况进行评价: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结合学生交流,老师强调:在分数乘法中,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我们可以先将整数与分母约分,再按分数乘整数的方法计算。这样做,计算数据较小,计算更准确。 (2)练习:2/96= 1/23/4= 观察巡视学生是否先约分再计算。在约分时,是否有学生将分子与分子约分,为什么只能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说计

5、算与约分方法。教师展示一种学生将分子与分子约分的错误方法,让学生辨析。 (3)学生再次小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现在你能比较完整地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吗?结合学生交流,小结方法:先看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能否约分,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整数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三、巩固练习,反馈提高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关于分数乘法,你还想知道什么?备注板书设计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注意约分,化成最简分数。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2个 时间:2012 年 9 月 3日 年级六学科数学课题分数乘法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赵晓辉副备人刘果果

6、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能解决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计算:3/53、82/7、5/124、1/24/9。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时,指名说说5/124的计算方法。 2.揭示课题:我们今天将继续研究分数乘法的问题。(板书:分数乘法)。 点评:新课前进行一些基本的计算练习是传统数学教学的优势,也是形成计算技能的基础。二、探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整数乘法的意义。 课件出示: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每时可以行使110千米,3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7、?1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口答算式后,提问:1103或3110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强调:求几个几或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2.教学例3:感知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将上题中的问题改变成为例3: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每时可以行使110千米,45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教师提问:估计一下,45小时行使的路程比110千米多呢,还是少?为什么?(比110千米少,因为45小时不满1小时) 提问:这个题你能解答吗?学生独立列式解答:11045=88(千米)。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路程=速度时间) 教师:其实,我们还可以用一个线段图来表示这道题的信息。 把谁看作单位“1”,(1小时所

8、行驶的路程),4/5小时表示什么意思呢?(将1时所行驶的路程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4份就是4/5时行驶的千米数) 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出线段图: 学生观察讨论:求4/5小时行使多少千米,就是求什么? 学生反馈意见。 老师引导:从线段图中可以看出4/5小时所行驶的路程就是1小时行使路程的4/5,也就是1104/5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3.巩固练习:一箱水果16千克,这箱水果的5/8是多少千克?一根竹竿长15/6米,这根竹竿的3/5是多少?课本P7第11题。4小结:谈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备注板书设计分数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3 个 时间:201

9、2 年 9 月 3日 年级六学科数学课题分数乘法课时第三课时主备人赵晓辉副备人刘果果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2、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分数乘法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小黑板:口算二、探究新知1、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出示例4师:怎样列式?为什么?师根据生答板书算式 你还能说出其他原因吗?生:,因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算2、探讨计算方法(1)思考:该怎样算呢?(2)我们可以结合图形来表示。公顷是什么意思?求时就是求什么?如果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怎样表示公

10、顷,又怎样表示公顷的呢?师结合学生回答,画图问:结合图,的结果是吗?谁能解释一下?3)如果求时耕了多少地,在图上怎样表示呢?自己列式算一算?3、练习:完成第5页试一试,师巡视师强调:分数连乘,可以同时将几个分数进行约分4、小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5、课堂活动第3题生自己涂后集体订正。三、练习巩固做练习一第8题。四、课堂小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难?备注板书设计分数乘法法则 例3:略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4 个 时间:2012 年 9 月 3日 年级六学科数学课题解决问题打折问题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赵晓辉副备人刘果果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目标1.掌握连续求一个

11、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2.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比较和联系实际,掌握算法。3.感受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小黑板出示。(1)30的是多少? (2)的是多少?集体订正时,问为什么用乘法算?师强调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出示例1,生观察主题图师问,你怎么理解“行了全程的”,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你能用线段图画一画吗?师:已经行了多少km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为什么?师强调:就是求84的,所以用乘法。2.课堂练习课堂活动第1题3、教学例2(1)出示例2,生读题目问:题目中告诉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师:从题中有两个分

12、数,它们的单位“1”是一样得吗?师:你能用图来表示吗?抽生在黑板上画,全班反馈(2)尝试解决,发现方法师,要求种了多少红玫瑰,该怎样列式呢?结合图,先思考,再列式 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3.分析方法,理解不同的解题思路第二种解法难度大,要分组讨论重点理解是什么意思。三、巩固练习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二第10题四、小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你认为分数连乘,可以怎样解决?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五、作业练习二3、5、6、8备注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例2:略教学反思麻屯镇水营小学教案 编号:第 5个 时间:2012 年 9 月 3日 年级六学科数学课题解决问题打折问题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赵晓辉副备人刘果果备课组长李占歌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目标1、理解打折的意义,解决打折的问题2、在具体的生活的情景中,去理解解决问题的多样性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练习A、男生占女生的 b、现价是原价的指名说单位“1”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a、出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