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操作说明.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01357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照相机操作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照相机操作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照相机操作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照相机操作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照相机操作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照相机操作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相机操作说明.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步骤/方法1. 1、设定数码相机的参数数码相机在其设置菜单中,一般都提供多种设定参数,其中包括图像分辨率、聚焦方式、光圈、快门等。对于数码相机来说,最主要、最常用的是图像分辨率的设置。由于数码相机有多种参数设置,因此,每次拍摄之前,必须检查相机的设置菜单,以确认分辨率、快门等参数是否设置正确。否则,拍出的照片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注:设置数码相机的分辨率,应尽量使用最高分辨率这一档。2. 2、尽量使被拍对象主体充满取景框使用数码相机时,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应尽量选择最高分辨率,并使被拍对象主体充满取景框。如果只是拍摄一个单独的对象,例如一个手术部位,一个标本,这时应将被拍对象主体充满取景框,至于照

2、片的构图,可以不作重点考虑。3. 3、正确运用光照度和闪光灯由于数码相机是由内置图像传感器(CCD芯片)拾取图像的,因此,只有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才能拍出好的照片。在拍照之前,应尽可能创造出好的光照条件。常规的胶卷虽然也受光照度影响,但是曝光稍不足的底片,可在后期制作中校正,其色调和色彩质量则较少依赖光照强度。由于CCD芯片的特点,数码相机是完全依赖光照条件的。如果光照太强,数码相机拍出的照片会受到难以消除的带状干扰。另一方面,由于CCD芯片有一定的感光阀值(敏感度),如果光线太暗,达不到数码相机要求的最低光照度,拍出的照片效果极差。即使光照度满足数码相机的最低要求,但也会严重地影响数码照片的清

3、晰度。大部分数码相机都设内置闪光灯,一般有四档:闪光、不闪光、防红眼闪光和自动闪光。自动闪光这一档是由相机对被拍对象光照度的检测,决定是否需要用闪光来补充光线。闪光灯不像其它光源那么容易控制,闪光灯射出的光线容易被周围附近的物体反射回来,在照片上形成不均匀的光斑。4. 4、色温的调节我们都知道彩色胶卷有日光型和灯光型之分,目的是为了适用于不同光源的光照环境,日光色温是5400K,灯光色温是3200K。数码相机用CCD芯片作为传感器,没有光源类型之分,为了适应不同的光源环境,采用白平衡调节方法校正照片的色温。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调节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手动调节具有更多的灵活性,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

4、艺术效果,令数码照片的白平衡更加精确,但手动调节比较难掌握。自动调节可以保证拍摄的效果不会偏差很大,但难以创造出特别的艺术效果或精确的白平衡。光源的色温对数码照片的影响很大,用数码相机拍摄时,必须针对不同的摄影环境调节好白平衡。 相机的基本设置 熟练掌握相机的设置,是拍好照片的基础。数码相机上的参数设置有几十项,如何设置是件令初学者头疼的事。其实只要掌握其中最基本的设置,就能尽快上手。待熟练了,再根据拍摄需要,逐步增加设置项目。这样,学习相机设置、用好相机功能就会成为一种乐趣。下面介绍相机12项最基本的设置,供各位参考。1. 屈光度向左或向右转动屈光度调节旋钮,使取景器的自动对焦最为清晰。屈光

5、度调节精度与相机自动对焦精度没有直接联系。2. 图像质量、大小初学者,或在电脑软件不能打开RAW格式,或储存卡容量不足时,建议使用JPEG格式,并将画质设置为最大。操作一段时间后,建议改为选择“RAW+JPEJ”格式,并将RAW画质设置为最大(用于调整制作),将JPEG画质设置为最小(用于查寻挑选)。3ISO感光度感光度一般根据快门速度定。能低则低。低照度时选择ISO要权衡快门速度与噪点控制之间的利弊作出取舍。入门级及中端相机最高设置一般不宜超过ISO800。4照片风格相机有多种照片风格供选择。一般拍什么用什么,方便易行。如拍风光时用“风光”风格,该模式蓝色、绿色较鲜艳。拍人像时用“人像”风格

6、,该模式人的皮肤色调较平滑。也有不少人喜欢用相机初始设定的“标准”风格,这是平衡性最好的一种风格,使用时以此为基础,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和自己的经验进行调整,这也是一种好方法。5. 白平衡一般可按场景、光源选择相应的模式。白天室外在阳光条件下拍风光选择“日光”模式 ,室内在灯光照明下拍摄选择“钨丝灯”模式,色彩还原比较准确。但也不是唯一的。可有意识通过改变白平衡来拍摄。因为同一时间、地点,设置不同的白平衡,照片效果有很大不同。如在灯光复杂的环境下拍夜景,选“日光”模式就出现暖色调,而选“钨丝灯”模式夜空就更蓝。如果使用RAW格式拍摄,后期可通过软件调整白平衡。 6. 色彩空间普通拍摄使用sRGB

7、即可。用于商业印刷和熟悉后期处理时,用Adobe RGB,其色彩饱和度较低,但色域更宽广,保留信息多。 7. 对焦模式和对焦点拍风光、静物如花草等静止主体时,对焦模式选择“单次自动对焦”,对焦点选择“单点自动对焦”。选择区域自动对焦和多点自动对焦自动选择时,容易对焦,它对移动主体有效,并倾向于对最近的主体合焦,而对指定目标对焦较困难。 8. 曝光模式单反相机不建议使用程序自动曝光(P)模式和全自动曝光模式。多数情况下使用光圈优先(Av)自动曝光模式,能比较准确的曝光和控制景深。光圈定多少,根据场景、镜头特性及拍摄者需要定。通常情况下光圈在F811之间为最佳,一般不要超过F16,要注意“小光圈成

8、像模糊”问题。9. 测光模式通用的模式是评价测光,相机自动设置适合场景的曝光参数,能应付大多数拍摄环境。在复杂光环境下,点测光能很精确地测光。建议用熟某一种常用的测光模式,模透规律,遇到特定场景特定需要作相应调整。10.曝光补偿设调节单位为1/3。按“白加黑减”的原理,根据画面随时调整。反差越大时,减曝光量越大。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相机设置之一。11. 实时取景拍摄选择“启动”。实时模式对焦精度较高。同样适合使用三角架拍风光,但速度慢、耗电。实时模式可用来调整对焦中的细微误差,提高拍摄成功率。12. 未装储存卡释放快门选择“关闭”。 另外,相机上的“色彩饱和度”、“反差”、“锐度”,以及镜头上的

9、“图像稳定器”都要予以关注,学会正确设置和操作。在进行上述相机基本设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操作基本设置并非千篇一律。由于各人操作习惯不同,对相机功能的熟悉利用水平不同,以及后期处理熟练程度不一样,基本设置的的办法也会有所不同。要反复实践,不断摸索,善于学习。相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二是不能用相同的设置一路拍到底。要根据不同情况随时调整,不能嫌麻烦。另外,有些调整过的设置用毕后要及时调回来,如ISO、光圈、曝光补偿等调整最频繁的设置。每天开拍和结束时,都要检查一遍。三是要多练,提高熟练程度。做到快速、正确。要学会通过观察取景器调整设置。四是一旦发现设置混乱又找不到根源,可通过菜单“清除全

10、部相机设置”,恢复相机出厂时的默认设置,然后从头再来单反的使用技巧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11、: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

12、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

13、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光圈优先技巧: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测光方式: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 EV 即曝光补

14、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小型数码相机大多通过菜单来调节曝光补偿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

15、,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 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一般的说,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