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2年中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课时训练03 地图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01307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22年中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课时训练03 地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西省2022年中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课时训练03 地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西省2022年中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课时训练03 地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西省2022年中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课时训练03 地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西省2022年中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课时训练03 地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22年中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课时训练03 地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22年中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课时训练03 地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2022年中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课时训练03 地图一、选择题xx济宁 家住台北市的马明计划到祖国大陆的福州市祭祖,出发前他做了一些准备。结合下图,完成12题。图K3-11马明在图中量得台北与福州的直线距离约为22厘米,那么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A115千米B253千米C345千米D466千米2马明计划借助地图畅游福州城,最好选择()A福州城区交通图B福州市人口图C福州市政区图D福州市地形图3xx泰安 下列关于图a和图b的叙述,正确的是()图K3-2A与图b相比,图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也大B两图所示地区都位于西半球、北半球C图a所示地区在图b所示地区的西北方向D图a和图b

2、所在经度范围不同,地方时也不同4xx衡阳 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湖南地图D衡阳地图5xx衡阳 某同学从图中得到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图K3-3A甲的海拔可能是650米B甲在丙的西北方向C下雨天,丁处汇集雨水D乙处适合攀岩xx聊城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68题。图K3-4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位于山谷B乙为山顶C该地为丘陵地区D甲、乙两地间相对高度大于500米7图中标出的几条支流中,有一条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其序号是()ABCD8下列关于丙、丁两村的比较,正确的是()A丙村交通更为便利B丙村水源更为丰富C丁村位于丙村的西南方

3、向D两村都不可能发生滑坡灾害xx潍坊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地形分布。为发展旅游业,在图中河流ae段开设漂流活动项目。读图完成911题。图K3-59ae河段落差可能为()A300米B260米C200米D150米10最惊险刺激的漂流河段是()Aa-bBb-cCc-dDd-e11因修建水库李村计划搬迁,图中最宜修建居民新村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xx资阳 读我国某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完成1213题。图K3-612图中M处地形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为()A跳水运动B飞行运动C滑雪运动D攀岩运动13若在A处建火情瞭望台,不能观测到的地点是()A图中两城镇B隧道口F处C陡崖的崖顶D山坡D处二

4、、综合题14xx德州 下图是山东省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初中学生计划在图示区域进行研学旅行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K3-7(1)据图判断,该区地形以为主,河流干流流向为。(2)若A处气温为20,山峰B处气温最低不低于。(3)同学们计划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C处,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4)若在D处突遇泥石流,则三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5)简要分析图中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15xx资阳 读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K3-8(1)图中A、B两处,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2)图中C居民区位于D居民区的方向。(3)如果此时F点的气温为24,那么E点的温度是。(4)假设该等高线图的比例尺为150

5、 000,测得A到D居民点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那么它们两者的实地距离是千米。参考答案1B解析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读图可知,该图的比例尺为1:11 500 000,即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15千米,其实地距离为22115=253千米。2A解析 根据需要准确选择不同类别的地图。去商场购物应选择商场导购图;去公园游玩、寻找景点应选择公园导游图;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选择交通图等等。畅游福州城,需要选择福州城区交通图。3D4D解析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地图的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四幅地图中衡阳市地图范围最小,表示的内容最详细。5B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

6、,所以甲处海拔可能是600700米间;根据图中的指向标所示,甲是在丙的东南方向;丁处是山谷,下雨天时,容易汇集雨水;乙处是陡崖,适合攀岩。6B解析 图中甲地等高线数值由大向小处凸,是山脊;乙处等高线内高外低,是山顶;丘陵起伏不大,坡度和缓,海拔在200500米,而该地区地形崎岖,且海拔高于500米,应为山地;图中的等高距为500米,甲地海拔高度为2 000米,乙地海拔高度在2 0002 500米之间,两地的相对高度在0500米之间。7A解析 等高线数值由小向大凸出的是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等高线数值由大向小凸出的是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读图可知,图中四处中,处等高线数值由小往大处

7、凸,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处等高线数值由大往小处凸,为山脊,山脊处不容易形成河流。8C9C10C11C12D13B14(1)丘陵先由西北流向东南再转为由北向南(2)17(3)合理C处位于鞍部,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开阔。(4)(5)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水运便利,取水方便。解析 (1)据图判断,该区地形海拔大部分在500米以下,起伏不大,可判断该地以丘陵为主;一般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因此河流干流流向为先由西北流向东南再转为由北向南。(2)图中A处海拔为100米,B处海拔为550600米,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故A处气温为20,则山峰B处

8、气温位于20-(600-100)10006=17与20-(550-100)10006=173之间。(3)夜晚宿营地点要选在地势相对平坦开阔的地方。同学们计划选在C处是比较合理的。因为C处位于鞍部,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开阔。(4)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读图可知,线与泥石流运动方向大致垂直,且向海拔高处延伸,该路线是逃生的最佳路线。(5)影响城镇形成的条件主要是地形地势、水源、气候等。图中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是地形平坦;临近河流,水运便利,水源充足。15(1)B(2)西北(3)168(4)2解析 (1)要发育成河流只有在山谷,而山谷是等高线数值由小往大凸出,图中A、B两处,符合此条件的是B。(2)据图中指向标判断,图中C居民区位于D居民区的西北方向。(3)据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如果此时F点的气温为24,那么E点的温度是:24-(1400-200)10006=168。(4)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所以实地距离是4千米05=2千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