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日记二则.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011874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课日记二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八课日记二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八课日记二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八课日记二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八课日记二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课日记二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课日记二则.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9节课备课人:刘思瑾备课时间:2016年10月20日授课时间:2016.10.312016.11.4第八课: 日记二则第一课时 词语 电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预习,检查、讲、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词语,特别是词语“则 星期 素质 激动 仔细 步骤 名列前茅 效率 当堂 佩服 教案 安慰”要求达到会读,会写,能理解,会用的程度。过程与方法:老师讲解后,有学生造句写在黑板上,其他学生把重点句子写在书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词汇的重要性,主动时刻积累词语。教学重点:认识词语,会读,会写。突出重点:老师讲解后,有学生造句写在黑板上,其他学生把重点句子写在书上。教学难点:词语运用(创设情

2、境练习造句)解决难点:老师要把词语的意思讲解透彻,比较复杂的词语老师举例造句。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创设情境、分组比赛教具:教科书 ppt 班班通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写过日记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日记的课文,首先我们先学习一些不会的词语,请大家认真积累。a) 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b)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c) 抽读,教师纠正发音d) 学生齐声读根据词语的解释,掌握读音、词义、用法。 老师讲解词语的意思,学生造句。示例:1. 则(量):用于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a) 今天的报纸上有关于我们县的一条新闻。b) 这本书里有30则寓言故事。2.星期(名词):日期的总称a) 这个星期不上课

3、。b) 星期天你们去哪玩? 3.素质(名词):a) 我们要不断提高素质。b) 他的素质很差。小结:叫几个人读词语,看掌握情况。练习:(1) 做练习第2题。(2) 用学习的词语练习造句。(3) 有不懂得词语,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讨论,在班里解决。各组提出的疑难词语,全部写在黑板上,采用打擂台的形式解决,分三组计分制比赛造句。板书设计:课题:第八课: 日记二则第一课时 词语 1. 动词: 安慰 佩服 2. 名词:星期 素质 步骤 效率 教案 3. 组:名列前茅4. 形:激动 仔细 5. 量词: 则 布置作业:内容: 1.抄写词语10遍。 2. 第三课时时听写词语. 3. 用重点词语造句。 4. 预习课

4、文要求:认真完成。目的:积累词语。方法:交齐后批改。第60节课备课人:刘思瑾备课时间:2016年10月20日授课时间:2016.10.312016.11.4第八课: 日记二则第二课时 词语 电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预习,检查、讲、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词语,特别是词语“放松 达标 测 居然 薄弱 项目 奔跑 法子 喘 终点 浑身 看来”要求达到会读,会写,能理解,会用的程度。过程与方法:老师讲解后,有学生造句写在黑板上,其他学生把重点句子写在书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词汇的重要性,主动时刻积累词语。教学重点:认识词语,会读,会写。突出重点:老师讲解后,有学生造句写在黑板上,其他学生

5、把重点句子写在书上。教学难点:词语运用(创设情境练习造句)解决难点:老师要把词语的意思讲解透彻,比较复杂的词语老师举例造句。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创设情境、分组比赛教具:教科书 ppt 班班通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接着上节课来学,看谁造的句子又对、又好、又多。e) 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f)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g) 抽读,教师纠正发音h) 学生齐声读根据词语的解释,掌握读音、词义、用法。 老师讲解词语的意思,学生造句。示例:1.看来(插入语):插入语。表示对客观情况的估计和推测,用法与“看上去”、“看起来”相近。a) 看来,这雨一时停不了。b) 已经十点了,看来,他今天不回来了。2.居然(副):

6、表示事情超乎常理,出人意料。用于褒义词,指不容易、不可能这样而这样;用于贬义词,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c) 这位25岁的青年居然精通六门外语。d) 他居然说出了这么难听的话。小结:叫几个人读词语,看掌握情况。练习:(4) 做练习第3题。(5) 用学习的词语练习造句。(6) 有不懂得词语,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讨论,在班里解决。各组提出的疑难词语,全部写在黑板上,采用打擂台的形式解决,分三组计分制比赛造句。板书设计:课题:第八课: 日记二则第一课时 词语 1. 动词: 放松 达标 测 奔跑 喘 2. 名词:项目 法子 终点 浑身3. 形:薄弱4. 副词:居然5. 插入语:看来 布置作业:内容: 1.抄写

7、词语10遍。 2. 第三课时时听写词语. 3. 用重点词语造句。 4. 预习课文要求:认真完成。目的:积累词语。方法:交齐后批改。第61节课备课人:刘思瑾备课时间:2016年10月21日授课时间:2016.10.312016.11.4第八课: 日记二则第三课时 初始课文 电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重点句型。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学生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并掌握课文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到写日记的好处,提高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理解疑难句型,能用句型造句。 突出重

8、点:老师讲解后多造几个句子。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大概结构,理清文章脉络。解决难点:老师和学生一起梳理。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创设情境、分组讨论教具:教科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提问方式:1) 同学们你们写过日记吗?2) 你们知道日记如何去写吗?3) 写日记的时候必须注意什么方面的问题你们知道吗?1.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把不会读的词语拼音写上。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字的发音。3.学生自己阅读课文(3-5分钟)要求带着以下问题进行阅读:1) 杨老师上课有什么特点?2) 上讲台时,“我”很紧张,杨老师是怎样安慰“我”的?串讲课文:第一则日记:杨老师让我们以“开展素质教育”为主题给我们班学生上一节汉

9、语课,我们激动的心情和课前的准备,以及杨老师对我们的安慰。最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理解词语:紧张 害怕 步骤 教学方法 效率 佩服 名列前茅 笑脸 教案 相信 教室 备课 试讲 安慰重点句型:1.我们一下兴奋起来,又激动又紧张。1) 这孩子又会唱又会跳。2) 孩子们见到狗,又是害怕,又是喜欢。2.我们几个谁不想把课讲好?1) 谁不想看看自己进步了没有?2) 谁不希望考上重点中学呢?课堂练习:书上66页课后练习第三题的第二小题。板书设计:第八课: 日记二则第三课时 初始课文 1) 杨老师上课有什么特点?2) 上讲台时,“我”很紧张,杨老师是怎样安慰“我”的?第一则日记:杨老师让我们以“开展素质教育

10、”为主题给我们班学生上一节汉语课,我们激动的心情和课前的准备,以及杨老师对我们的安慰。最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布置作业: 内容:(1)熟读课文,预习第二篇小日记。 (2)总结全文大意和中心思想。 要求:认真完成。 目的:提高总结能力。 方法:课上解决。 第62节课备课人:刘思瑾备课时间:2016年10月21日授课时间:2016.10.312016.11.4第八课: 日记二则第四课时 深化课文 电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重点句型。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学生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并掌握课文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1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到写日记的好处,提高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理解疑难句型,能用句型造句。 突出重点:老师讲解后多造几个句子。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大概结构,理清文章脉络。解决难点:老师和学生一起梳理。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创设情境、分组讨论教具:教科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篇日记,学习之前谁来说一说第一篇日记的主要内容。1.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把不会读的词语拼音写上。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字的发音。3.学生自己阅读课文(3-5分钟)要求带着以下问题进行阅读:1.跑200米时,“我”为什么中途没有停下来? 2.“我”是怎样跑

12、下来200米的?3.通过这次体育达标,“我”明白了什么道理?串讲课文:1. 第二则日记:县里到我们学校抽查我们的体育达标情况,抽的是我的弱项,但是我在同学们的支持与老师的教导下终于达到了终点。使我知道了做任何事情只要坚持到底就会成功。2. 理解词语:抽查 达标情况 薄弱项目 奔跑 浑身无力 两腿发软 贵在坚持 咬 长跑比赛 取得 好成绩重点句型: 3.半圈下来,我就喘不上气来了。1) 一节课讲下来,我口干舌燥,特别想喝水。2) 一天干下来,累得我动都不想动。课堂练习:书上67页课后练习第四题的第一小题。板书设计:第八课: 日记二则第四课时 深化课文 1.跑200米时,“我”为什么中途没有停下来

13、? 2.“我”是怎样跑下来200米的?3.通过这次体育达标,“我”明白了什么道理?1. 第二则日记:县里到我们学校抽查我们的体育达标情况,抽的是我的弱项,但是我在同学们的支持与老师的教导下终于达到了终点。使我知道了做任何事情只要坚持到底就会成功。布置作业: 内容:(1)背诵第一篇课文。 (2)总结全文大意和中心思想。 要求:认真完成。 目的:提高总结能力。 方法:背诵给小组长,上课抽查。 第63节课备课人:刘思瑾备课时间:2016年10月22日授课时间:2016.11.72016.11.8第八课: 日记二则第五课时 深化课文 电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学生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并掌握课文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日记的格式,引导学生平时自己练习写日记。教学重点:能独立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上课时老师带着学生练习总结。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结构,理清文章脉络。解决难点:小组讨论解决。教学方法:讲练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