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010710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昌学院工程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2 年 11 月 29日至 2012 年 12 月 7日题 目: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设计专业班级: 10工程管理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 王灼英 二一二年十一月一、 目的与要求1、设计目的本课程对工程管理专业来说,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力图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结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在设计过程中对结构的总体知识,对结构体系、结构布置及结构形式有所了解,掌握一般结构的基本原理。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能: 进行一般混凝土构件的选型与计算并绘制施工图; 进行梁板结构的受力分析、设计及计算

2、; 能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一般结构问题。2、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混凝土结构时,需对其使用要求、材料规格、施工条件以及经济合理等一系列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比较,选定合理的好方案。(2)应逐步掌握和提高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为正确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3)注意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的相同处与不同处。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要注意理论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切勿盲目乱用。(4)在进行本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检验,找出薄弱环节,巩固本课程理论教学成果。(5)要求绘图准确整洁,并要求写仿宋体字。二、设计题目设计某工业厂房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三、设计资料:(根据附表按照

3、学号顺序选一题号进行设计。)1、 平面图:肋形楼盖平面尺寸为L1L2,厂房四周用370mm厚砖墙砌筑。L2L12、基本设计资料(1)结构形式 某工厂仓库,采用多层砖混结构,内框架承重体系。外墙厚370mm,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500 x 500mm,楼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其平面图如图所示。板伸入墙内180mm;次梁、主梁伸入墙内250mm、370mm。 (2)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 (3)荷载永久荷载:包括梁、楼板及构造层自重。分 项 系 数:G =1.2 。钢筋混凝土容重: 25 kg/m3;水泥砂浆容重:20 kg/m3,石灰砂

4、浆容重: 17 kg/m3; 可变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见附表, 分项系数Q=1.4(4)材料选用 混凝土:楼板采用C20;主梁、次梁采用C30;钢筋:梁受力纵筋采用级钢筋,其他钢筋一律用级钢筋三、设计任务及要求: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书和配筋施工图两大部分。(一)计算说明书一份,应包括:1、楼盖的梁格布置:要求确定柱网尺寸、主、次梁间距和跨度。2、单向板的设计:要求按塑性方法设计,包括截面尺寸的选定、计算跨度的确定、荷载计算以及各跨中截面和支座截面的配筋计算。3、次梁的设计:要求按塑性方法设计,具体计算同板。4、主梁的设计:要求按弹性方法设计,除同板和次梁的计算外,还要求绘制弯矩包

5、络图,并根据此图进行配筋。5、要求计算书书写字体一律采用仿宋体,计算准确,必要的示意图不得用徒手画,并要求按照相应比例作图。(二)施工图两张,应包括:1、3#图要求绘制梁、板结构平面布置图及板平面配筋图(1:100)要求各种尺寸标注齐全(墙厚、板跨、入墙深度、支座宽度等);板平面配筋图中应注明受力筋及各种构造钢筋的直径、间距,以及受力钢筋的弯起点和切断点位置。2、2#图要求绘制次梁和主梁配筋图:(1)绘制主梁纵剖面图(1:50或1:40),要求注明梁跨、入墙深度、支座宽度、钢筋编号及受力筋的弯起、切断点位置、箍筋直径和间距。(2)横剖面图(1:25或1:20),要求注明截面尺寸及钢筋编号。(3

6、)用平面表示法绘制次梁和主梁配筋图。施工图要求做到布图合理,图面整洁,按比例作图并符合“建筑制图统一标准”中关于线型、符号、图例等各项规定;图中书写字体一律采用仿宋体;同一张施工图中各截面编号及钢筋编号均不得重复。四、参考资料: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钢筋砼结构、11G101-1、2、3图集、11J系列西南图集。五、附表: 楼面活载标准值设计题号表活载平面尺寸 学号2.02.53.03.54.04.55.05.56.021m12m01020304050607080921m15m10111213141516171824m15m19202122232425262724m18m

7、28293031323334353627m15m37383940414243444527m18m46474849505152535427m21m55565758596061626330m18m64656667686970717230m21m73747576777879808130m24m82838485868788899033m21m91929394959697989933m24m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36m27m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36m30m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36m33m127128129

8、13013113213313413539m30m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5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基本思路:此课程设计必须是在已学“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关章节的基础下进行的,所以在设计前要通读教材中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和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的内容。设计中要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熟悉肋形楼盖的结构布置要点;理解钢筋混凝土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基本概念;掌握连续梁、板的设计方法,荷载取值及内力计算;熟悉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掌握梁、板的构造要求;同时要熟悉计算中的各项有关规定。二、设计步骤及方法:(一)、收集、熟悉和分析原始资

9、料:如设计题目、采用的建筑材料、荷载取值、工程作法等。这些原始资料必须在整理归类后放在计算书的最前面。(二)、结构平面布置图: 柱网和梁格布置应力求协调、整齐划一,以简化设计、方便施工;但必须与建筑设计协调统一,必须满足建筑物使用上的技术要求,并尽量做到经济合理。因本设计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根据经济实用的原则,要求:1、板的跨度取1.72.7m;次梁的跨度取4.0-6.0m;主梁的跨度取5.0-8.0m,同时宜为板跨的三倍。2、板和梁尽可能布置成等跨,但有时不易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跨度,这时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度相差不宜超过10%。(三)、初步确定板厚、次梁、主

10、梁的截面尺寸板厚和梁高一般按刚度要求初步估算,然后再根据荷载大小及构造要求初步确定。初步确定的尺寸必须经过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满足要求才能成为正式的截面尺寸。根据刚度要求:板厚hb80mm(1/40)L;次梁h=(1/12-1/18)L,b = (1/2-1/3)h; 主梁h = (1/8-1/14)L, b= (1/2-1/3)h(四)、单向板的设计 1、荷载计算:对单向板可取一米宽板带进行设计,计算每米宽度板带沿板跨长的均布活荷载设计值和恒载设计值(板自重、面层及板底粉刷重)。1、计算简图: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已知单向板的跨数多于五跨,且各跨跨度相等,故可简化为五跨等跨连续板进行计算,

11、其计算跨度的取值可参考教材。2、内力计算(按塑性方法计算) (1)单向板只需按式 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和支座截面的最大弯矩。(2)当各跨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10%时,可按等跨计算。但要注意:求支座弯矩时,lo取本跨的计算跨度。二、 配筋计算(1)对周边与梁整体相连的多跨连续板的中间跨中和中间支座(第一内支座除外),可按计算所的弯矩降低20%采用;但对边跨跨中的计算弯矩则不应折减,因此,对于单向板可分为边缘板带I-I和中间板带-(见下图)进行配筋计算。(2)建议采用表格方式进行配筋计算。(参照教材)三、 选配钢筋并绘制板的配筋图(1)、受力钢筋:同一板内钢筋直径不宜超过两种,且至少相差2mm;板中受力

12、钢筋常选用6-12,间距S在70mm-200mm之间。本次设计可采用弯起式或分离式配筋。选筋时,相邻两跨跨中和支座受力钢筋的间距必须相等或成倍数关系。(2)、构造钢筋:应包括分布筋(每米长度不少于三根);垂直于主梁梁肋的板面构造筋(不少于56);以及前入墙内的板所应附加的板面构造筋(不少于56,板角应双向布置这种钢筋)。(五)、次梁的设计1、荷载计算:次梁承受宽度等于次梁间距的板带传来的恒载和活载,以及次梁的自重和粉刷重量。2、计算简图: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次梁的跨数多于五跨,可简化成五跨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其边跨的计算跨度lo1=1.025ln1ln+a/2;中跨的计算跨度lo=ln+b 构

13、造简图: 3、内力计算(按塑性方法计算)按式m和分别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和各支座截面的弯矩、剪力,式中计算跨度lo求支座弯矩时,取相邻两计算跨度的较大值; 求各跨跨中弯矩时,取各跨的计算跨度。4、正截面配筋计算(1)、跨中截面应按T形截面设计,T形截面的翼缘计算宽度的取值按教材规定确定;支座截面应按矩形截面设计。(2)、计算过程可列表进行。(参考教材)(3)、选配钢筋要求:纵筋直径宜用1025mm。最大不宜超过28mm;同一梁内纵筋不宜超过两种,每排宜用34根;根据局算出的纵筋截面面积,一般先选跨中正弯矩钢筋,而支座负弯矩钢筋可由两边跨中一部分钢筋弯起充当,如不满足在另加直筋。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为了施工方便,建议沿全长采用相同直径及间距的箍筋,选配的方法见教材,并取支座最大剪力值进行验算。 (2)、也可根据各支座彼此不同的剪力值计算各跨的箍筋用量。因此,可列表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参照教材。6、绘制次梁配筋草图(1)、根据规定,当次梁各跨跨度相等或相差不大于20%,且承受的均布活荷载与恒载之比p/g3时,纵筋的弯起与切断可直接按构造要求确定,参见教材图示。(2)、跨中正弯矩钢筋至少要有两根伸入支座,并放在两边角上;支座上另加的直钢筋应放在上面一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