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010701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进 度 计 划 表教 学 进 度 计 划 表2011 年9 月 周别日期内 容课时备注239.59.16我们都是科学家科学是1做一位小科学家2479.1910.14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校园里的植物2校园里的小动物1植物动物人1811 10.1411.11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2观察水2神奇的水2地球上的水1111411.712.2他们是什么做的常见材料1纸2纺织材料1金属2塑料1151712.512.23提出问题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1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2第一单元1.1科学是什么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

2、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教学准备: “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教学活动过程(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2、生回答。(好!)(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

3、肥皂泡的哪些问题?(1) 学生活动。(2) 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3、生回答。(颜色、形状、大小、弹性)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小组讨论。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学生讨论)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生汇报方案)(三)观看视频,改进自己的方案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4、。2、学生观看视频,改进研究方案。(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四)扩展1、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2、学生准备。(五)板书设计(六)课后反思1. 2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2)会提问题。2知识与技能: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准备学生自备:自带各种玩具。教学过程:(一)导课: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二)自主学习:1

5、讲科学家的故事:(1)同学们相互讲;(2)学生阅读P5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3)老师讲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故事。2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与我们吹泡泡的游戏比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把它记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1)学生比较并记录;(2)学生相互交流;3玩自己带来的玩具。(1)玩一玩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玩具,能提出什么问题呢?(2)学生分组研究;(3)汇报交流;(4)得出结论。科学就是这样的。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我们也能做科学家。4看P6上的一幅图,说一说科学是什么?(1)学生观察研究;(2)师生讲座后得出: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 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5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每个小科学家提出

6、10个科学的问题,记在书后P74页的表格里。提出后最好能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三)板书设计:2做一位小科学家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 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四)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2.1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调查的结果。(3)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2)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2)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3)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

7、命。 教学准备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准备调查用的工具材料等。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感受是本课重点。讨论这些物体为什么是有生命的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一、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室外活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注)放手让自己去寻找,不要有引导,让学生凭自己已有经验去感知“有生命”。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周围的世界,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二、记录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在刚才的活动中,你寻找到有生命的物体了吗? 2、小组讨论,交流。 3、将发现记录在课本74页的活动记录中。(可以用

8、文字记录,对不认识的也可把它画下来。) 4、全体汇报、交流。(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 实物投影 能够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三、交流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1、提问: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2、小组讨论。 3、汇报。 4、小结。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四、板书设计: 名称 : 蚱蜢 蚯蚓 发现地点: 草丛 泥土 五、课后反思:2.2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2、能描述一些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3、能找出不同植物的相似之处。知识

9、与技能: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植物。2、认识到植物是各不相同的。3、知道植物都有相似的形态构造,有共同的需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认识植物的乐趣,感受到植物的美,产生亲近自然的感觉。2、意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应该珍惜,不损伤一草一木。教学准备:各种植物、纸、笔。教学过程:一、复习1、生物包括什么?2、你知道哪些植物?3、你对这些植物有什么了解?二、新课1、教师出示带来的各种植物。2、教师出示书本上第11页图片,问:(1)你认识这些植物吗?(2)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3)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3、揭题:“植物的不同与相同之处”4、仿述:说说自己家里的花、

10、草、树木有什么特点?用语言和图画描述一下。(如书本第11页)5、观察书本上第12页。找出桃树和向日葵的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6、比较不同:1、叶子形状不一样。2、每年种的次数不一样。3、果实的大小、形状不一样。4、茎的粗细不一样相同:1、都有根、茎、叶。2、都有花、果实。3、都有种子。4、都需要阳光和水三、对书本上第13页内容进行讨论1、任意选图中的两种植物,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2、完成第75页的活动记录表,看谁找的最多。四、板书设计:五、课后反思:2.3 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观察、比较和描述狗、兔等动物的不同和相同。2、能够通过画图和文字表述、交流狗、兔等动物的异同

11、。3、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分类。知识与技能:1、知道动物的多样性。3、知道动物有相同之处,如都有运动的能力,都由小长大,繁殖后代,都有对食物、水、空间等的需求。教学准备:各种标本、动物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你知道哪些动物?2、它们生活在哪里?3、为什么称它们为动物?二、新课1、揭题:“动物的不同与相同”2、观察书本第14页,你见过这些动物吗?3、它们叫什么名字?生活在哪里?4、小游戏:猜一猜,它是什么?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小朋友可以提问,但答案只有是与不是,谁在最少的提问中,猜出是什么动物,那么他就赢了。例如书本第15页中的兔子、乌龟、牛等。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讲的非常好,这些动物有许多

12、相同之处,还有许多不同之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5、找出狗和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都有四条腿。(2)都有两只耳朵。(3)都能繁殖后代。(4)都要吃东西不同点:(1)吃的食物不一样。(2)大小不一样。(3)奔跑的速度不一样。(4)各自的作用不一样6、分类,并完成表格。分类依据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动物名称 : 三、板书设计: 四、课后反思:2.4 植物 动物 人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比较植物和动物的相似和不同。2、会比较人与黑猩猩的相似和不同。3、能通过文字、语言交流比较结果。知识与技能:1、知道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

13、后代、会死亡等。2、知道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人和动物、植物都享有生存的权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与其它生物和谐共处。2、意识到要为自己及其它生物保持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3、养成爱惜生命、爱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质。教学准备:各种动植物、人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你知道哪些动植物?(2)每种动植物都一样吗?(3)人是不是动物?(4)人与动物有何关系?二、新课1、揭题:“植物?;动物?;人”2、动物与植物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以兔子和萝卜为例作比较)相同点:(1)都是生物。(2)都会生长。(3)都需要水、阳光。(4)都需要营养不同点:(1)兔子会运动

14、。(2)兔子有血、肉、骨。(3)它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4)各自的味道也不一样3、 观察书本上第18页。(1)这些是动物还是植物?(2)这样有什么好处?(3)教师小结:有些动物在某些时候与植物几乎一模一样,有些植物在某些时候与动物十分相似,简直是真假难辩!怎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的呢?它们这样是为了更好的伪装自己,防止被敌人发现,有时也为了捕捉猎物。4、这些动物和植物之间有什么不同与相同之处?(1)老虎和松树(2)鱼和水草(3)袋鼠和树叶(学生讨论、汇报、交流,完成在自备本上)5、人(1)人是动物吗?(2)为什么?(3)人与黑猩猩比较,完成表格。人和黑猩猩的相似点; 人和黑猩猩的不同点都要吃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