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00965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1.为探究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已知:Cr2O72-(橙色)+ H2O2CrO42-(黄色)+ 2H+(1)进行实验i和ii:序号操作现象i向2 mL 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pH 约为 9)3滴溶液变绿色(含Cr3+)ii向2 mL pH = 8的0.1 molL1 K2CrO4黄色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3滴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用化学用语表示饱和Na2SO3溶液pH约为9的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i中现象: 。(2)继续进行实验iii:序号操作现象iii向2

2、 mL饱和Na2SO3溶液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黄色为了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补充实验:向2 mL蒸馏水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成浅橙色。补充实验的目的是 。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ii中现象: 。根据实验iiii,可推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与溶液酸碱性有关。a. 碱性条件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 。向实验iii所得黄色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产生的现象证实了上述推测。该现象是 。(3)为探究溶液酸性增强对Na2SO3溶液还原性或铬(

3、VI)盐溶液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继续实验(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a. K闭合时,电压为x。b. 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至pH = 2后,电压增大了y。 c. 继续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无气体逸出,电压几乎不变。上述实验说明: 。有同学认为:随溶液酸性增强,溶液中O2的氧化性增强也会使电压增大。利用右图装置选择合适试剂进行实验,结果表明O2的存在不影响上述结论。该实验方案是 ,测得电压增大了z(zy)。2.资料显示“O2的氧化性随溶液pH的增大逐渐减弱”。某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KI与O2反应,实验如下。装

4、置烧杯中的液体现象(5分钟后)O22 mL 1mol/L KI溶液 + 5滴淀粉无明显变化2 mL 1mol/L KI溶液 + 5滴淀粉+ 2 mL 0.2 mol/L HCl溶液溶液变蓝2 mL 1mol/L KI溶液 + 5滴淀粉+ 2 mL 0.2 mol/LKCl溶液无明显变化2mL 1 mol/LKI溶液+ 5滴淀粉+ 2 mL 0.2 mol/L CH3COOH溶液溶液变蓝、颜色较浅(1)实验中生成I2的离子方程式是_ _。(2)实验的目的是_ _。(3)实验比溶液颜色浅的原因是_ _。(4)为进一步探究KI与O2的反应,用上表中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小烧杯中的液体现象(5小时后)2

5、mL pH=8.5混有KOH的1mol/L KI溶液+ 5滴淀粉溶液才略变蓝2mL pH=10混有KOH的1mol/L KI溶液 + 5滴淀粉无明显变化.对于实验的现象,甲同学提出猜想“pH=10时O2不能氧化I”,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猜想。.烧杯 a中的溶液为_。.实验结果表明,此猜想不成立。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通入O2后,_。.乙同学向pH=10的KOH溶液(含淀粉)中滴加碘水,溶液先变蓝后迅速褪色,经检测褪色后的溶液中含有IO3-,褪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 _。(5)该小组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整体反思,推测实验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 _;实验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6、_ _。3.某学生探究如下实验(A): 实验A条件现象加热. 加热后蓝色褪去. 冷却过程中,溶液恢复蓝色. 一段时间后,蓝色重又褪去 (1)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 。稀(2)分析现象、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平衡逆向移动。设计实验如下,“现象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 . “现象a”是 。(3)再次分析:加热后单质碘发生了变化,实验如下:取少量碘水,加热至褪色,用淀粉溶液检验挥发出的物质,变蓝。 :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冷却过程中一直未变蓝;加入稀H2SO4,瞬间变蓝。 对步骤中稀H2SO4的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4)探究碘水褪色后溶液的成分: 实验

7、1:测得溶液的pH5 实验2:取褪色后的溶液,完成如下实验: 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 Ag2O的作用是 。 依据上述实验,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或离子)可能是 。(5)结合化学反应速率解释实验A中现象、现象蓝色褪去的原因 。4.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1)研究盐酸被MnO2氧化。 实验操作现象I常温下将MnO2和12 molL1浓盐酸混合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II将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III加热MnO2和4 molL1稀盐酸混合物无明显现象 已知MnO2呈弱碱性。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

8、 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IV进行探究:将实验III、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将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 用右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V:K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向右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 molL1,指针偏转幅度变化不大再向左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 molL1,指 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将和、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2)研究盐酸能否被氧化性酸氧化。 烧瓶中放入浓H2SO4,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无明显现

9、象。由此得出浓硫酸_(填“能”或“不能”)氧化盐酸。 向试管中加入3 mL浓盐酸,再加入1 mL浓HNO3,试管内液体逐渐变为橙色,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经检验含有NO2。实验操作现象I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棕黄色气体中试纸先变蓝,后褪色II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纯净Cl2中试纸先变蓝,后褪色III通过实验I、II、III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l2,III的操作是_。(3)由上述实验得出:盐酸能否被氧化与氧化剂的种类、_有关。5.某研究小组为探究Cu的化学性质及溶液环境对反应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探究Cu的化学性质实验试剂1试剂2操作及现象铜丝氯气将加热后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

10、中,产生棕黄色的烟稀硝酸产生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0.1mol/LKMnO4溶液加热后,铜丝表面有黑色物质,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1)根据化合价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铜主要体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2)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向实验的集气瓶中加水,随着水量的增加,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最后变为蓝色。【查阅资料】黄色与蓝色混合呈现绿色。蓝色 黄色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u(H2O)42+ + 4Cl CuCl42+ 4H2O利用化学用语和文字解释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 。(4)反应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是因为中性环境下反应很难进行。铜表面黑色的物质为CuO,同时有MnO2生成,则中性环境

11、下反应很难进行的原因是: 。探究溶液环境对反应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酸碱性对铜与0.1mol/L KMnO4溶液反应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环境反应现象酸性溶液紫红色变浅碱性(1 mL 1 mol/L 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1)探究酸性条件下反应时,试剂X是。溶液颜色变浅能否说明铜与0.1mol/L KMn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2)对于铜与0.1mol/L KMnO4溶液在碱性环境下的反应提出如下假设:假设:0.1mol/L KMnO4溶液在碱性环境下不能将铜氧化;假设:0.1mol/L KMnO4溶液在碱性环境下与铜反应较慢。设计实验验证:将铜丝紧密缠绕在碳棒上放入碱性的

12、溶液A中,溶液很快由紫红色变为深绿色(MnO42- )。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浅蓝绿色,试管底部出现棕褐色粉末(MnO2)。反应加快的原因是发生了电化学腐蚀,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 。6.某小组为探究AgNO3溶液和不同类型盐溶液反应的多样性,设计如下实验:已知:AgSCN为白色难溶物;(SCN)2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SCN)2为有色物质。(1)中的白色沉淀是 。(2)分离并洗涤的沉淀,滴加0.5mol/L KI溶液,白色沉淀转变为黄色沉淀,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上述变化_。(3)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有 。(4)实验的设计目的_。(5)对于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及Ag+与SCN反应的情况,小组进行以下分析和设计:.甲同学认为,红色褪去的原因与平衡移动原理有关,解释为 。.乙同学为了探究中是否发生Ag+氧化SCN的反应,又设计以下对比实验:现象:生成白色沉淀,长时间观察,溶液和沉淀均未发生颜色改变。.丙同学认为,理论上Ag+能够氧化SCN,为证明其猜想,设计如下实验:现象: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a电极上产生具有金属光泽的物质,b电极附近的溶液发生颜色变化。丙同学的设计在证明氧化还原反应的优点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