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006334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考题班级:_ 姓名:_1. 重点片段品析。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1月明时分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_2体会情感: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到什么呢?_3仿照着写一写。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_)的(_),(_)的(_),(_)的(_)。2. 古诗阅读。1工整地默写蜂这首诗。2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关于本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诗描写了蜜蜂到处辛勤采蜜的情景B.本诗表达了对辛勤劳作之人的赞美,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C.本诗为人们

2、指出了一条做人的准则,即不要反抗,要默默承受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注释)苔: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1古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苔_的特点。2从“苔花如米小”这句诗可以看出作者是从苔花的_进行细致观察的。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B.作者笔下的苔花虽微小似米,却一定要像牡丹一样尽情绽放。C.第三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苔花小的特点。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要在逆境中坚强、自信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的理想。4读了前两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

3、怎样的画面?用一两句话写一写。_5这首20字的小诗,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梁越群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梁老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这群山里的孩子们什么道理?_4. 课内阅读。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1这两节诗选自_,作者是苏联的_。2这两节诗主要运用了_修辞手法来描写了美丽的白桦。3“流苏”在文中指的是( )。A.花穗样的装饰物品B.披着白雪的树枝C.流动的物体。4请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进行续写。_5. 补全词,完成练习。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妤,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溪东

4、,中儿_。最喜小儿亡赖,溪头_。1补全词,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正确内容。2本词的词牌名是“_”,题目是“_”。我还知道“渔歌子”“西江月”“忆江南”“_”“_”等也是词牌名。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相媚好”形容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B.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C.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4词的上阕中“_,_”描写了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词的下阕中“亡赖”词并无贬义,而是形容小儿_。最后一句中“_”字用得甚妙,使小儿天真、活泼的样子跃然纸上。6. 课内阅读。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

5、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解释词语:但使:_ 教:_2“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_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_7.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奇怪的事我奇怪得不得了,从乌云里落下的雨,怎么会闪着银光呢?我奇怪得不得了,吃的是绿色的桑叶,怎么会长成白色的蚕宝宝?我奇怪得不得了,谁都没碰过的葫芦花,怎么会自己“啪”地就开了花?我奇怪得不得了,为什么问谁谁都笑着说,“那是当然的啦。”1在诗歌中,“我”觉得奇怪的是乌云落下的雨闪着银光、吃绿色桑叶的蚕宝宝(_)、(_),还有(_)。读了以后,一个(_)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8. 对比阅读,完

6、成练习。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鹧鸪(zh g)天代人赋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释)柔桑:指桑树的嫩叶。平冈:平坦的小山坡。黄犊(d):小黄牛。青旗:酒家用青布做的卖酒招牌。沽(g)酒:卖酒。荠(j)菜:一种野菜。1从形式上看,宿新市徐公店属于_,鹧鸪天代人赋属于_。从内容上看,它们写的都是农村的美好景色,季节则都是春季,从宿新市徐公店中的“_”和鹧鸪天代人赋中的“_”等句可以看出来。2诗词都很讲究炼字,鹧鸪天代人赋中“

7、愁”字把“桃李”当作人来写,宿新市徐公店中“急”字也用得形象贴切,儿童( )的形象跃然纸上。A.喜爱动物B.粗心大意C.天真烂漫D.聪明伶俐3从鹧鸪天代人赋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 )的热爱。A.乡村生活B.官场生活C.城市生活D.农事劳动4仔细观察右边两幅图,根据宿新市徐公店,完成填空。(1)喜爱书画的聪聪想给这两幅图配上合适的诗句,图一可以配“_”,图二可以配“_”。(2)慧慧以“蝶”字为关键字,再加上从这首诗中摘录出来的字组成词,分别给这两幅图命名,图一可以是“_蝶”,图二可以是“_蝶”。9. 阅读与理解。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

8、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提取信息)诗的第1小节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_、_、_、_。2(理解诗句)这首诗写于1938年,读一读下面的背景资料,回答问题。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着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1)“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指的是(_)。a被日本侵略者践踏的中国大地 b在暴风雨摧残下的武汉(2)“无比温柔的黎明”指的是(_

9、)。a树林里的早晨 b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必定会迎来胜利的曙光3(标点运用)第1小节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意思的转折C.表示声音的延长4(体会情感)朗读这首诗时应用怎样的感情基调?( )A.热烈、激动B.悲凉、沉重5(写法探究)诗歌的第2小节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试着运用这样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_10.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识”的意思是_,“缘”的意思是_。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_。2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3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A.对复

10、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11.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的夜景。_2你能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_3“明月撒下它的光

11、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这就话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呻吟体现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静谧,美丽的氛围。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嗦。D.这种重复能够让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12. 课外阅读。纸船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1结合全诗说说画线句中的“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_2明知纸船不会漂到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地叠着?_13. 类文阅读。雨中的树林金波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