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学养生.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00632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国学养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什么是国学养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什么是国学养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什么是国学养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国学养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国学养生国学养生国学主要是我国古圣先贤的著述中体现出来的哲理和思想,是指以儒、释、道、中医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这些文化与学术中包含着养生的内容。儒学的养生内容包括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养生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大学中有这样的描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

2、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养生的一般规律,通过入定、入静、产生智慧,与佛教的戒定慧有异曲同工之妙。释就是佛教,帮助我们明心性,打开自己的佛性,摆脱六道轮回的痛苦。其养生内容体现为禅、净、密三种方式,通过修习戒定慧,消除我们的贪嗔痴习气,实现精神的彻底解脱。道就是道家,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其养生内容主张通过修习外丹和内丹,实现凡人肉体的质变,从而修成仙人。仙人又分为天仙,地仙和人仙,天仙的层

3、次最高,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国学养生的方式国学养生的方式有:辟谷养生;中医经络养生;隐山游学养生等等。1、辟谷养生辟谷养生,是辟谷养生指导师通过心理能量、点穴,催眠等方式让受试者进入不进食物,只喝水,在身心放松作用下,调节全身身心,清除体内垃圾,排除体内毒素,培充人体正气,达到养生,开智,开发人体潜能一种方法。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等即不吃五谷,而是食气,吸收自然能量。过去道家当做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而今是辟谷养生指导师运用能量来修养身心。2、中医经络养生中医经络养生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式,达

4、到舒经理络、交通阴阳而最终实现驱邪治病,使机体恢复阴平阳密的和谐状态。3、隐山游学养生在中国风水观里,山环水抱必有灵气也(根据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射电天文学的发现,在宇宙太空中,存在着一种由微波辐射和微粒子组成的高能量物质,天文学家给它命名为“背景辐射”,并认为气就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宇宙能量,它在地球上要受到风力和水力的调节与制约,即中国风水学说里的“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山环水抱的形体格局能屏风、止气、聚气,从而获得一个较强的气场,这种气场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甚至连建筑也能长寿),居于其中的修行者们,便利用这种良好的气场环境,进行自身的修炼。 .详细然而,还是有不足之处,中国古语:一方

5、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便产生不同的民风人情体格。山也一样,不同的山,有不同的气场能量格局,有好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因此,修行人在一座山中修炼一段时间后,便会外出云游参学,遍访各地名山古刹(深林古刹、名胜古迹这些地方,名人、游客、大师等进出往来,天长日久,聚集了很多信息、能量,其气场也是很强的),除了交流、参悟学问之外,很重要的一个目的,便是借助各座名山古刹不同的气场能量,将自己的修炼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也是大多数修行人修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由之路。这就好像人体补充营养一样,要获得全面的健康,必须饮食均衡,补充多种营养素,而不能长期独食一味。历代那些爱好道学、佛学的文人骚客也有遍

6、访名山古刹的嗜好,比较出名的有苏东坡、李白等。21世纪的今天,我们固然不需要像修行人那样去进行宗教式修炼。但是,撇开其中的修道等宗教成份而言,修行者们这种居山炼养、云游参学的方式,对其心性智慧的开悟,身躯体魄的炼养,确实是起到了一个极大的良性促进作用,而修行人往往都是长寿之人。今天,我们实施拿来主义,充分借鉴他们的炼养文化,将其中的养生之道予以梳理、提取并为我所用,对身心长期亚健康的都市人而言,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果我们能够经常性地于百忙之中抽出一些时间,到充满灵气的深山峡谷之中,参悟学问,洗涤心录,再辅以一些简单的禅、道、武家养生术的运用,对身心必须大有禆益,虽不能登仙成佛,但对

7、强身健体、頣养身心、延年益寿之效用,却是可期,如此,足矣! 国学养生导师国学养生导师有伽南、吴国伯、曾卫平等等。伽 南当代终南山维摩诘,维摩禅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学社学术委员,陕西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生活禅研究中心负责人,师承国际不二养生协会的会长静岩老师,修习坐禅养生十余年,禅定功夫深厚,是维摩禅的倡导者与实修者。开设讲座有:禅学智慧与企业管理、 双盘静坐与养生、茶熏冥想法、静心与养生等等。吴国伯资深针灸专家、中医师、理疗师,辽宁大连人,满族,出身于中医家庭,自幼爱好文学、历史、医学,并接受家传之中医传习,至成年后师从山西针灸研究所所长师怀堂教授(前国家领导人华国锋的保健医生),传承其“新

8、九针”疗法,尽得师教授真传。吴老师行医30多年来,以其独特的医术,医治病人无数,治愈不少连西医都无能为力的疑难杂症。其疗法独特而全面,先以毫针、火针、艾灸打通经络、补充元气、平衡阴阳,再用中药、猛药调理断后,见效快、效果显著、根治彻底,在针法的运用上,已达出神入化之境,备受推崇。曾卫平1960年生于广州,祖籍广东梅州,圣人曾子的第75代裔孙,整体学研究专家,儒家经典大学的心法传人,半天修身的践行者。自小接受家庭传统儒家思想熏习,1994年得遇明师指导,系统地学习了整体观理论和方法,经过十七年的研究,认识到整体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出了整体学的概念,构建了整体的奥秘系列课程,包括:整体学与整体观、儒家修身三重门、瘦象*法、心身运动法、五行治情绪、道家养生之命门九法等。国学养生网站: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