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耙装机安装使用管理标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006047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井下耙装机安装使用管理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煤矿井下耙装机安装使用管理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煤矿井下耙装机安装使用管理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煤矿井下耙装机安装使用管理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煤矿井下耙装机安装使用管理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井下耙装机安装使用管理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井下耙装机安装使用管理标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井下耙装机安装使用管理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矿井耙装机的安装使用管理。二、耙装机入井及安装标准1、下井前,机电科对设备进行认真验收,确保设备完好;使用单位应检查各零部件及附件是否齐全完好,外观形状正常,无严重变形、开裂、锈蚀、磨损等缺陷。2、下井时需分段运输,刹车紧固,待运到工作地点再进行组装,运输时应注意部件的先后顺序,以免给安装带来不便,其顺序依次为:耙斗、进料槽、台车、绞车、中间槽、 中间接槽)、卸载槽。3、各部连接螺栓、平垫圈、弹簧垫圈齐全紧固,方向统一(水平方向螺栓头朝向工作面方向,垂直方向螺栓头向上),螺栓露头以 13 扣为宜。4、各专用销轴符合设计技术要求,连接紧固可靠

2、,方向统一,闭锁装置齐全。5 、耙斗与钢丝绳的连接应区分主绳与尾绳,区分工作滚筒与空程滚筒,工作滚筒连接主绳受重载(靠近减速器侧),采用不小于 15.5mm 钢丝绳,绳长不超过 37m;空程滚筒连接尾绳,采用不小于 12.5mm 钢丝绳,绳长不超过 67m。6、托绳轮、导向轮固定螺栓连接紧固,方位合适,钢丝绳不与防护装置产生摩擦。7、中间槽上部要加装护帮板,护帮板采用 505 角钢与 3mm钢板制成,长度 1600mm,高度 400mm(附图 1),两者采用至少2 条 M16 螺栓固定牢靠,防止洒落的矸石砸伤操作司机。护帮板上部采用 20mm 圆钢围成封闭式防护栏,上下用螺母固定于护(帮板上部

3、角铁上,高度距护帮板上部 300400mm,圆钢护绳栏在中间槽前后各装一个(附图 2)。8、耙装机进料槽上方巷道顶板打固定楔和钢丝绳套环,套环中穿一根12.5 钢丝绳,两端各采用一个 M16300 花篮螺栓分别固定于进料槽两侧,使用前利用花篮螺栓将钢丝绳张紧,以防耙装机钢丝绳在进料口脱出伤人。9、在耙装机中间槽操作手柄前端 1m 电缆侧巷道帮部安装防眩照明灯具,灯具距底板不低于 1.5m,便于司机观察耙装区域;耙装机启动按钮悬挂于司机操作手柄处的巷道帮部,高度以距底板 1.5m 为宜。10、在耙装机卸载槽前面两端的下方各焊接 2 块与卸载槽成45夹角、间距 35mm、且各钻有 22 孔的钢板,

4、耙装机支腿必须通过卸载槽可靠连接,并根据需要向外调节一定的角度,确保连接牢固,使用安全可靠。11、运转前,必须检查电动机接线是否与电源电压相符合,电动机转动的方向是否正确,否则不可运行。12、操作手把位置正确,操作灵活,无卡阻现象。13、电缆悬挂整齐,转弯过渡平缓,不交叉,电缆不受拉力,移动式电缆用橡胶护管保护完好。14、设备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完善齐全,集中规范悬挂整齐。15、正确安装使用卡轨器,保证卡轨器与轨道可靠连接,主机固定稳固。三、耙装机固定标准1、平巷耙装机固定1.1 将耙装机车体下自身配备的 4 个卡轨器牢固固定在轨道上,卡轨器螺栓要齐全,固定牢固可靠;1.2 将卸料槽

5、下的 2 根支腿支撑到底板上,撑紧耙装机。两支腿支撑时要有 80左右的支撑角度,防止耙装机倾斜;1.3 增加一节加长槽时必须增加两根支腿支撑到底板上或在顶板上打注 2 根不小于 202000mm 的高强锚杆,锚固剂不少于 2 卷,锚固力不小于 80KN。在锚杆下端上好专用托盘,在专用托盘上用一根直径不小于 15.5mm 的钢丝绳栓到卸料槽底部的横梁两端,两锚杆之间的距离要超过卸料槽的宽度,使钢丝绳在垂直方向有 30左右的夹角。2、上山掘进时耙装机的固定2.1 将耙装机车体下自身配备的 4 个卡轨器牢固固定在轨道上,卡轨器螺栓要齐全,固定牢固可靠;2.2 卸料槽下的两根支腿支撑到底板上,撑紧耙装

6、机。两支腿支撑时要叉开,留有 80左右的支撑角度,并根据巷道坡度有一定的迎山角度,防止耙装机倾斜和下滑。增加一节加长槽必须另外增加两个支腿。2.3 在卸料槽上方用钢丝绳吊紧卸料槽。在卸料槽支腿上方的顶板上打注 2 根规格不小于 202000mm 的高强锚杆,锚固剂不少于 2 卷,锚固力不小于 80KN。在锚杆下端上好专用托盘,在专用托盘上用一根直径不小于 15.5mm 的钢丝绳栓到卸料槽底部的横梁两端,两锚杆之间的距离要超过卸料槽的宽度,使钢丝绳在垂直方向有 30左右的夹角。2.4在耙装机两侧面距轨道 300mm左右的底板上各打一根规格不小于202000mm 的高强锚杆,用直径 15.5mm

7、的钢丝绳将耙装机和锚杆牢固,钢丝绳卡不少于 2 个。每根锚杆锚固剂不少于 2 卷,锚固力不小于 80KN。2.5 在轨道上,紧靠耙装机下方安装两个临时阻车器,作为辅助防跑车装置。3、下山掘进时耙装机的固定(下面五种方法必须同时使用)3.1 将耙装机车体下自身配备的四个卡轨器牢固固定在轨道上,卡轨器螺栓要齐全,固定牢固可靠。3.2 将卸料槽下的 2 根支腿支撑到底板上,撑紧耙装机。两支腿支撑时要有 80左右的支撑角度,防止耙装机倾斜。增加 1节加长槽必须另外增加 2 个支腿。3.3 在卸料槽上方用钢丝绳吊紧卸料槽。在卸料槽支腿上方的顶板上打注 2 根规格不小于 202000mm 的高强锚杆,锚固

8、剂不少于 2 卷,锚固力不小于 80KN。在锚杆下端上好专用托盘,在专用托盘上用 1 根直径不小于 15.5mm 的钢丝绳栓到卸料槽底部的横梁两端,两锚杆之间的距离要超过卸料槽的宽度,使钢丝绳在垂直方向有 30左右的夹角。3.4 在耙装机两侧面距轨道 300mm 左右的底板上各打 1 根规格不小于202000mm 的高强锚杆,用直径 15.5mm 的钢丝绳将耙装机和锚杆牢固,钢丝绳卡不少于 2 个。每根锚杆锚固剂不少于 2 卷,锚固力不小于 80KN。3.5 在轨道上,紧靠耙装机前方安装两个临时阻车器,作为辅助防跑车装置。四、耙装机移动程序1、移动前准备1.1 移耙装机前,必须派专人对牵引绞车

9、的固定、钢丝绳及其连接装置、信号、滑轮和轨道铺设质量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符合标准后方可作业。1.2 耙斗及耙装机钢丝绳收好放置在中间槽上,并固定牢固。1.3 按轨道铺设标准铺设好轨道。1.4 根据移动距离安装好开关、信号、通讯和照明装置,铺设好动力电缆和信号电缆。1.5 在耙装机预定安设地点巷道两侧底板距耙装机约 300mm处分别打注 2 根 202200mm 的高强锚杆,每根锚杆锚固剂不少于 2 卷,锚固力不少于 80KN,用作固定耙装机的地锚。2、水平巷道前移耙装机2.1 水平巷道前移耙装机前,必须在预定耙装机安设位置处安设一对临时卡轨式阻车器。2.2 清理耙装机前方及轨道上的矸石和杂物,

10、用撬杠撬起进料槽,在进料槽下垫枕木,使进料槽与轨面距离不小于 100mm,并用 8铁丝(双股)把进料槽固定在中部槽上。最后,将枕木移至不影响工作地点。2.3 在卸载槽下方放置 2 辆连接好的矿车,并用矿车专用销子将矿车一端连接在耙装机连接装置上,另一端用矿车专用销子通过 2m 长连杆跟电机车连接起来,用道木将耙装机卸载槽背紧背实。2.4 拆除固定耙装机卡轨器、钢丝绳、支撑腿。2.5 跟班队长安排一名有经验人员站在电机车后方约 3m 位置处,观察耙装机前移情况,遇有电缆等挂卡现象要立即停车处理。2.6 电机车慢速推动耙装机,直至预定位置。如无电机车,则使用人力缓慢前推矿车,使耙装机前移至指定位置

11、,人员不得站在耙装机两侧推车。2.7 耙装机移到预定安设位置后,按平巷耙装机固定方式将耙装机固定牢固。2.8 当耙装机完全固定好后,由本班班长检查固定效果。3、上山移耙装机3.1 上山移耙装机必须使用绞车牵引耙装机,严禁使用自拉自的方式移动耙装机。3.2 在迎头岩(煤)壁靠近轨道中心距离底板 500mm 左右位置打 4 根不小于 202000mm 的高强锚杆,锚杆间距 400mm,每根锚杆锚固剂不少于 2 卷,锚固力不小于 80KN。3.3 将 2 根 40T(1864mm)链条十字交叉分别穿在 4 根高强锚杆上,保持长度一致,4 根锚杆及链条受力均匀,上紧托盘及螺母。用 10t 滑轮挂在双股

12、链条上,并固定牢固,防止脱钩。3.4 清理耙装机及轨道上的矸石及杂物,用撬杠撬起进料槽,在进料槽下垫枕木,使进料槽与轨面距离不小于 100mm,用 8铁丝(双股)把进料槽及耙斗固定在中间槽上。最后,将枕木移至不影响工作的地点。3.5 将 2 辆空矿车提至耙装机后,将耙装机后挡车器放下,用阻车器将最后一辆矿车两侧车轮挡好,摘下矿车钩头和保险绳,将矿车与耙装机用矿车销子和三链环连接牢固,矿车上用木板、道木井字交叉叠加,保证木板距离卸料槽不超过 50mm,木板要用铁丝牢固固定在矿车上。3.6 将绞车钢丝绳穿过滑轮后连接到耙装机下矿车上,并将联接销轴固定牢固,防止脱销;将保险绳从耙装机中间槽下方穿过,

13、拴在耙装机主机架上,并用 U 形环保险绳连接好。3.7 由本班班长检查钢丝绳、滑轮、矿车等联接装置是否固定牢固;耙装机电机负荷线、信号装置是否延长到位,是否灵敏可靠;移动范围内有无障碍物;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完成,是否具备移动作业条件。3.8 留一人站在迎头靠帮位置观察滑轮、钢丝绳及耙装机运行情况,耙装机位置留 23 人准备拆除耙装机固定装置,其它人员全部撤至耙装机后挡车器下方的躲避硐内。3.9 班长指挥,绞车司机启动绞车缓慢拉紧绞车钢丝绳,待钢丝绳拉紧后,拉紧绞车闸把。耙装机处打上阻车器,然后取下耙装机的卡轨器、阻车器和固定绳套。3.10 班长到迎头,指挥移动耙装机,其它人员全部撤至耙装机后挡车

14、器下方的躲避硐内。3.11 慢慢提升绞车钢丝绳,直至安设位置。提升过程中,遇到耙装机偏斜、严重晃动、或有挂卡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止绞车运行进行处理,处理好之后方可继续提升至安设位置。3.12 当耙装机移动到安设位置后,由班长指挥人员,首先在耙装机、2 辆矿车上分别打上 2 道阻车器,然后用15.5mm 的钢丝绳分上下两道穿过耙装机主机固定牢固,另一端固定在高强锚杆上。每根钢丝绳左右两侧最少使用 2 个配套绳卡子,绳卡子要上紧,保证切实起到固定耙装机的作用。3.13 取下耙装机阻车器,慢慢下发绞车钢丝绳,使固定耙装机的钢丝绳受力后停止绞车运行,然后,将卡轨器在轨道上固定牢固。3.14 按照上山耙装机固定标准安装好耙装机的支腿,护栏及护绳。3.15 绞车司机松开绞车闸把,将绞车钢丝绳钩头及保险绳摘掉,并拆掉耙装机卸料槽下方的道木。3.16 由班长或指派的专人检查矿车固定牢固,无下滑危险时,摘掉耙装机与矿车之间的连接,挂好绞车钩头和保险绳。将矿车下放至下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