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经验交流材料8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00539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经验交流材料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扶贫经验交流材料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扶贫经验交流材料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扶贫经验交流材料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扶贫经验交流材料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扶贫经验交流材料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经验交流材料8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扶贫经验交流材料8篇 【篇一】 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x市始终坚持将产业扶贫作为推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和关键举措,全力实施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产业项目资金强基、科技兴农兴业服务四大工程,呈现了产业发展不断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水平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的良好态势。 实施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工程 一是不断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优势产业,持续实施种植业“百万亩”工程和养殖业“千百十”工程,坚持“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原则,进一步做实年度产业发展扶持规划、细化精准到户的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精心打造一

2、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辐射带动贫困村、贫困户持续培育以富硒茶叶、优质肉牛、特色水果、旧院黑鸡为主导的长远致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富硒马铃薯、高山蔬菜、板角山羊、旧院黑鸡、生猪、蜂桶中蜂等短期能增收的特色产业。在达陕高速公路沿线新发展茶叶产业示范带,以旧院片区为中心发展旧院黑鸡500万只,以蜂桶乡为核心发展蜂桶中蜂3万群,在中高山乡镇发展中药材3万亩。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培育“五小”庭院经济,制定贫困户发展“五小”庭院经济每户不超过3000元的奖补政策,积极引导贫困群众主动通过“蔬菜篱笆园+n”模式,实现就地持续稳定增收。全市1165户贫困户发展“五小庭院经济”,投入补助资金40万

3、元,确保产业精准到村到户。三是全市积极搭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平台,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优良环境,同时,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项目,增加就业渠道,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农民致富。xx富硒茶叶、老腊肉、红豆腐、蜂蜜等大巴山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规模持续壮大。四是大力发展旅游扶贫,狠抓旅游扶贫示范创建、产品开发带动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打造八台山龙潭河“龙头景区”,科学推进黑宝山、烟霞山、鱼泉山等重点景区综合开发,全力推进太平镇牛卯坪村旅游扶贫示范引领村建设,结合乡村旅游扶贫配套发展农业产业,打响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产品销售。 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产业

4、发展。针对当前贫困村、贫困户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的现状,坚持“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原则,精心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农村发展,积极探索和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所有贫困村主导产业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发展,让80%以上贫困户通过主体带动参与产业发展,增强内生动力。二是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助推产业发展。创新“政府引导、群众主体、龙头带动、专合服务、金融支持”的工作机制。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涉农资金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用好用活产业发展扶持基金政策,多方撬动业主投入、金融投入和社会投入。三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助推产业

5、发展。鼓励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和产业扶贫资金、财政周转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或联合组建股份合作社发展产业,通过入股分红、入园务工等方式,让贫困户与产业基地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分享产业发展利益,确保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02年,扶持发展农民专合社102家、家庭农场13个,培育省级示范社2个、示范场2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85人。 实施产业项目资金强基工程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加快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202年现代农业推进工程、国家养畜示范项目、退耕还草项目等项目建设,壮大产业基地建设。二是不断巩固项目成果。加快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粮食生产能力提升项目、

6、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机耕道工程建设,抓好巩固退耕还林农村能源建设和服务网点设备采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三是加大农业招商力度。精心包装招商农业项目8个,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展小分队招商次,会展招商5次,引进国储投资8亿元开发富硒茶产业,九硒农牧累计投资近3亿元发展生猪产业。 实施科技兴农兴业服务工程 一是充分发挥科技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支撑作用,选派1名农技人员进驻170个贫困村进行产业扶贫,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农业科技服务全覆盖,举办培训班880余场次,培训贫困户400余人次。二是组建农业专家服务团队,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520余场次,解决技术瓶颈问题253个。三是组建1个非贫困村农业技

7、术巡回服务小组,累计到非贫困村开展技术巡回服务315次,培训贫困户362人次。四是开展示范村、示范户建设,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通过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发展农业生产,实现贫困村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推广率达到95以上。今年,培育科技示范户35人、新型职业农民1250人,建立科技示范基地7个。 【篇二】 xx省xx市院上镇党委政府按照“引进项目增实力、发展产业促振兴、改进作风提效能”的发展思路,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切实做好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作风改进等工作,经济社会民生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发展,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成功退出经济薄弱镇。

8、 一、加快项目建设,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目标,项目是加快发展第一动力”的思想,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动项目签约落地、投产见效。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葡萄全产业链示范区创建契机,全力做好产业规划、项目引进等工作,同步打造旅游休闲、产业融合、乡村振兴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目前,核心区规划正在编制中,正在洽谈引进一家葡萄酒庄,规划建设占地02X亩的田园综合体。开展以商招商。中宝塑业引进投资3亿元的新型石油机械设备生产项目,利用红星化工集团600万扶贫资金与大庆油田机械研究所合作,已成功签订三方投资合作协议,扩大生产规模。抓好在谈项目落地,投资1.亿元的旭日宏迪士

9、尼服装加工项目、投资5亿元的宏特广泰食品加工智能装备项目、投资.亿元的创石新型建材项目、投资3.5亿元的天地园农产品综合物流园项目个过亿元项目均已签约落地,率先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由青岛佳佳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兴建的北汽汽车物流园项目,项目达产后,可销售配送汽车1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海川建设田园综合体、浩丰中央厨房、碧桂园家居3个过亿元在谈项目正在积极对接,争取早日签约。同时与中韩街道结成友好合作关系,定期对接株洲路搬迁企业,做好搬迁项目引进。 (二)加快项目建设。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招商硬环境。投入0万元,实施院上工业园、武备工业园亮化、绿化、美化、道路提升和雨污管

10、网改造工程,提升园区承载力。对在建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争取早日投产见效。抓好颂兰智能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10月已完成设备安装,年底投产。202年计划开工项目3个,目前已完成3个,其中,创石新型建材项目处于主体在建至封顶阶段,旭日宏迪士尼服装、宏特广泰食品加工智能装备项目处于基础开挖至正负零阶段。投资1.亿元的中宝(二期)和投资8000万元的圆洁机动车服务项目已经竣工投产。推进中宝塑业上市工作,计划年底实现新三板上市。 (三)强化税源建设。抓好高铁项目税源管控。成立潍莱高铁驻院上建设企业服务处,将劳务税收和货源企业税收管控相结合,监控重点税源,分析税况,把税收最大限度的留在当地。积极引进税源

11、企业。现已引进万利江商贸、华安保险等项目。推动济南言彬机械设备、xx六洲路桥等税源企业注册落户,抓紧推进房地产、手机芯片等税源项目签约落地。管住本地税源。实行建设项目施工联办制度。建委、水利、环卫、经统等部门协同做好项目税收排查管控工作,最大限度挖掘税源潜力。 二、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兴旺农村产业,消除农村贫困,促进农民增收。 (一)加快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扎实推进葡萄全产业链创新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推动5平方公里核心区的水、电、路、林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5.3万亩千亿斤粮食和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大力

12、发展品牌农业,打造吴格庄寿桃、史格庄西兰花等10处千亩“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示范区,提升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水平。着力推广丽斌合作社土地托管服务、线上线下电商销售等先进经验,年内再增加土地托管000亩,提高农业效益,长汀寨、任家院两村村民通过土地入股,获得丽斌合作社年终收益分红。 (二)推进乡村生态文明振兴。全力推进“乐在xx”在院上落户,通过打造姜家许旅游特色村、大好河山休闲旅游片区,加强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开花结果,不断提升乡村面貌。抓好蟾公酒坊、鼎龙山庄民俗体验、花园头胶东抗战教育基地,搭建文化、民俗、电商、扶贫创业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区。实施镇农田水利工程运营改革,坚持建管并重,提

13、高基层水利管理水平。推进美丽乡村达标村创建,提高“五通十有”质量。加强环保问题整改,抓好污水管网管理运营,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保持良好生态。成功举办xx首届“四德”文化公益主题活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武备社区建成全市唯一的农村助老食堂并配备一处8亩无公害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是青岛市202X年民生实办重点项目,将每天最多为150名老人提供就餐服务;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深化“一童一策精准关爱”服务品牌建设,对全镇所有留守儿童实施常态化帮扶,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建好扶贫项目。投入资金1070万元,开展镇驻

14、地改造(三期)工程、光伏发电项目、镇综合服务中心和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镇域环境,积蓄发展后劲。投入资金1000万元,新建武备幼儿园、改建院上中心幼儿园,改造3处农村薄弱学校;投资30万元,实施院上中心卫生院达标建设;投入资金353万元为11个贫困(经济薄弱)村建设完成广场、办公场所、道路、电力等扶贫项目27个,每年可实现收益86万元,有效改善了村庄收益少的状况;通过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一书记、企业等外联帮扶,争取资金2X多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文化惠农等工程项目,改善了村庄面貌。 三、加强党的建设,凝聚干事创业力量 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全面推进“三化”建设和基层党建“五化”工作

15、机制,用作风建设新成效凝聚发展新力量。 (一)推进“三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解决村庄管理混乱、机关干部涣散、工作业务不精等问题,树立“精准严实”的工作标准,梳理制定3类、89条工作标准,制定3余张工作流程图,进一步健全财务收支管理、请销假等24项工作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目标、可量化、可督办,有效解决“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做得好”的问题,以完善规章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面提升工作效能。深入实施党建“五化”机制,标准化建设、专业化教育、规范化管理、一体化服务、常态化考评等重点举措,着力提升政治领导力、工作执行力、廉洁免疫力、发展推动力、制度保障力,以“党建+”模式带动服务群众

16、水平大幅提升。 (二)抓基层组织建设。抓好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建设和农村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新设立10个机关党小组和5个工作联络组,对主题党日、党费收缴等项工作采取党小组负责制,提升党建工作效能。聘请农村退休老党员、离任老干部作为党建工作监督员,参与农村情况调研、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壮大基层党建力量。配合我市“一馆六区”规划,全力打造花园头抗日纪念基地和王军光烈士纪念馆;树立优秀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典型,建设毛家埠“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基地”等党建示范点,以点带面,增强镇村干部创业干事激情和基层党组织执行力。 (三)狠抓作风建设。利用党员讲堂、基层走访等方式,机关干部人手一本民情日志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