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与控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00526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管理与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交通管理与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交通管理与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交通管理与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交通管理与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管理与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管理与控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交通需求管理(TDM):交通需求管理是引导人们采取科学的交通行为,理智地使用道路 交通设施的有限资源.简言之,交通需求管理主要管理的是:人们理性地使用汽车,而不是 人们是否拥有汽车.2。视距三角形:为了提高无控制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它通过绘制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保证在 交叉口前,驾驶员对横向道路两侧的可通视范围,它是全无控交叉口设计和设置的基本依据, 必须注意, “视距线应画在最易发生冲突的车道上.在双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对从左侧进 入交叉口车辆的视距线,应画在最靠近行人道的车道上;而对于从右侧进入交叉口的车辆 ,则 应取最靠近路中线的车道。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得有高于1.2 米妨碍视线

2、的物体。3。绝对时差:绝对时差是指各个信号的绿灯或终点相对于某一个标准信号绿灯或红灯的起 点或终点的时间之差.4。绿信比:绿信比是一个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之比,一般用“ Ge/C表示。5。通过带:在时-距图上,各个信号交叉口绿灯时间始端连线与终端连线中最窄的一组平行 斜线所标定的时间范围称为通过带.6。交通系统管理(TSM):交通系统管理是把汽车、公共交通、出租汽车、行人和自行车 等看成为一个整体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 ,城市交通系统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运 营、管理和服务政策来协调这些个别的组成部分,使这个系统在整体上取得最大交通效益。7。路边存车:在道路沿侧石车行道上的机动车

3、停存,或人行道边的自行车停存.路边存车管 理的目的是使道路在“行车”及“存车”两方面能够得到最佳的使用。8。相对时差:相对时差是指相邻两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者终点之间的时间之差。相对 时差等于两信号绝对时差之差。9。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把区域内的全部交通信号的监控,作 为一个指挥控制中心管理下的一套整体的控制系统,是单点信号、 干线信号系统和网络信号 系统的综合控制系统。10。 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是规划一个居民 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11。全

4、无控制交叉口:是指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重要地位,从而具有同等通行权的两条相交 道路,因其流量娇小,在交叉口上不采取任何管理手段的交叉口。12。交通信号:在道路上用来传送具有法定意义指挥交通流通行或停止的光、声、手势等。道路交通常用的信号有手势信号和灯光信号。13。饱和流量: 在一次连续的绿灯信号时间内,进口道上一列连续车队能通过进口道停车线的最大流量,单位是Pcu/绿灯小时。判断题1. 路宽小于10m时,一般认为道路两侧1m为非机动车道,其余为机动车道。(错)2. 最高行驶车速的限制是指对各种机动车辆在有限速标志路段上行驶时的最高形式车速的 规定。(错)3. 单向交通是指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按一个方

5、向行驶的交通. (对)4. 变向交通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的交通。(错)5. 路边存车是指在道路沿侧石车行道上的机动车停存,或人行道边的自行车停存。(对)6. 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觉性要素有形状、颜色和文字。(错)7. 警告标志的颜色为白底、红边、黑图案。 (错)8. 在正常的周期时长范围内,周期时长越长,通行能力越大,但车辆延误及油耗等也随之增 长。(对)填空题1. 道路交通是由(人) (车) (路)和(环境)组成的一个系统。2. 车辆运行规则主要有(分道行驶) (最高车速)和(驾驶规则)三个方面。3. 道路交通主标志可以分为(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 (指示标志)

6、(旅游区标志) 和(道路施工安全).4. 交通感应信号的控制参数有(初期绿灯时间) (单位绿灯延长时间)和(绿灯极限延长时 间)三个。5. 人行横道的标线方式有两种:(条纹式)人行横道和(平行式)人行横道.6. 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有(分离原则) (限速原则) (疏导原则) (节源原则)四 个方面.7。停车管理包括(路边存车管理) (路外停车管理)和临时停车管理。8。主路优先控制可分为(停车让行标志控制)和(减速让行标志控)两种.9。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原则主要从(形状) (颜色)和(图符)三个因素进行考虑。10. 交通信号控制按控制范围可以分为(单个交叉口的交通控制) (干道交叉口信号协调控

7、制)和(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三类.11. 干道交叉口信号定时式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有(周期时长) (绿信比)和(时差). 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车辆运行的主要规则?运行车速2. 下列哪个不是控制行驶车速的办法?标志控制3。以下哪项不是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的主要原则之一?提高相对速度4。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觉性要素不包括有形状、颜色和文字。文字5。交通感应信号的控制参数不包括 实际绿灯时间简答题1. 简要分析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的五个主要原则。答:1)减少冲突点一一单行线、禁止左转弯、在交通拥挤的交叉口排除左右转弯等方法;2)控制相对速度一一严格控制车辆进入交叉口的速度;3)重交通流和公共交通优

8、先;4) 分离冲突点和减小冲突区;5) 选取最佳周期,提高绿灯利用率.2. 简述单向交通的优点。答: 单向交通在路段上减少了与对向行车的可能冲突,在交叉口上大量减少了冲突点。故单向交通在改善交通方面具有以下较为突出的优点:1)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通行能力; 2) 提高路段通行能力;3) 降低交通事故;4) 提高行车速度;5) 有利于实施各交叉口间交通信号的协调联动控制.3. 简要说明优先发展策略的内容和意义.答: 内容:优先发展道路利用率高, 污染低的交通出行方式, 并实施优先通行策略,以减 轻道路交通压力。例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义:确立各种交通方式在交通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有意识地

9、引导人们合理选择交通 出行方式,优化城市的交通方式组成与结构.4. 比较说明区域集中式控制结构和分层式控制结构的原理和特点.答: 集中式控制结构的原理是:将网络内所以信号联结起来,用一台中、小型计算机或多 台微机联网对整个系统进行集中控制。特点:全部控制设备只位于一个中心,操作方便,且维 护和维修都比较容易;但通信系统庞大,数据存储和计算量巨大,控制实时性较差,范围受限。分层式控制结构的原理是:把整个控制系统分成上层与下层控制,上层接受从全系统战 略目标出发修改下层的决策,执行战略控制任务;下层根据修改后的决案作必要调整,执行 交叉口合理配时的战术控制任务特点:可以避免集中结构的缺点,且可有降

10、级控制的功能,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但需增加设备,投资提高。5. 简述闸门控制的目的及方法。答:闸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交通向敏感地区流动,以便防止该地区形成过长车队或发生堵塞;限制流入敏感地区,而把车队重新分配到能容纳更长车队的道路上。方法:为了实现闸门控制,SCOOT必须能够修改交叉路口的信号配时,这么路口可能 离相关区域很远甚至可能在另外的子区,闸门逻辑允许把一条或多条连线定义为临界连线或 瓶颈连线。闸门连线是指被指定为储存车队的连线,瓶颈连线将被堵塞。当瓶颈连线到达一 个预定的饱和度时,闸门连线的绿灯要减少。9. 简述入口匝道控制方法及其目的。答:入口匝道控制,一般被认为是高速干道的主

11、要交通控制措施,它的控制方法有:1)封闭匝道法,其目的在于高峰交通量条件下,起到对交通量的控制作用;2)匝道定时限流控制法,目的在于改善高速干道的交通状况或改善车流汇合时的安全;3)匝道感应交汇控制法,其目的在于根据不同的控制方案,通过就地控制器或中心 计算机,实施限流控制,限流率可依据交通信息作相应地调整;4)匝道系统控制,其目的在于将一系列匝道集中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交通控制 的系统,使整个系统的车流保持最佳化.6请作图说明一个双向交通道路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答:双向交通道路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图如下:为了提高无控制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它通过绘制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保证在交叉口前,驾驶员对

12、横向道路两侧的可通视范围,它是全无控交叉口设计和设置的基本依据。必须注意,“视距线”应画在最易发生冲突的车道上。在双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对从左侧进入交叉口车辆的视距线,应画在最靠近行人道的车道上;而对于从右侧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则应取最靠近路中线的车道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得有高于1。2米妨碍视线的物体.7. 简要说明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答:1)优先发展策略:优先发展道路利用率高,污染低的交通出行方式,并实施优先通行策 略,以减轻道路交通压力;2) 限制发展策略:适当限制低道路利用率的交通方式的发展;3)禁止出行策略:在某段时间、在某些区域、对某些车辆实施禁止出行或通行;4)经济杠杆策略:对鼓励的交通行

13、为制定较低的收费价格,对限制的交通行为制定较 高的收费价格;5) 交通流量时间、空间均衡:采取错时上班、弹性工作制、夜间货运等行之有效的 措施,削峰填谷,避开交通高峰和交通流量集中所造成的交通压力。8. 分析比较次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与主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答: 1) 次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工作原理:这种感应控制,使把检测器设在次要道路上,在平 时,主路上总是绿灯,对次路预置最短绿灯时间。当次路上检测器测到有车时,立即改变相 位,次路为绿灯,后继无车时,相位即返回主路;否则到达最短绿灯时,强制改换相位。特点:这种感应控制实质上是次路优先,只要次路有车到达就会打断主路车流。当次路 车

14、辆很少时,次路非机动车往往要等待很长时间,等到有机动车到达时,才可随机动车通过交 叉口.所以这种半感应控制只是在某些特殊需要的地方才使用,如消防队、重要机关出入口 等.2) 主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工作原理:这种感应控制,使把检测器设在主要道路上, 在平时,主路绿灯总是亮的每当检测器在一段时间内侧不到主路有车辆时,才换相位让次路 通车;主路上测得车辆到达时通车相位返回主路。特点: 这种控制方式可避免主路车流被次路车辆打断,且有利于次路上自行车的通行。9. 论述单向交通的优缺点及其实施条件。 答案:单向交通在路段上减少了与对向行车的可能冲突,在交叉口上大量减少了冲突点。它 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简

15、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通行能力; 2) 提高路段通行能力;3) 降低交通事故;4) 提高行车速度,有利于实施各交叉口间交通信号的协调联动控制。 缺点:1) 增加了车辆绕道行驶的距离,增加了附近道路上的交通量;2) 给公共车辆乘客带来了不便,增加步行距离;3) 容易导致迷路,特别是对不熟悉情况的外地驾驶员,增加了为单向管制所需 的道路公用设施。总的说来,单向交通对于改善交通条件,其优点多于缺点.但并非无论什么道路条件与交通条 件,都可实施单向交通。实行单向交通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相同起、终点的两条平行线道路,它们之间的距离在350400m以内;2) 具有明显潮汐交通特性的街道,其宽度不足3车道的可实行可逆性单向车道;3) 复杂的多路交叉口,某些方向的交通可另有出路的,才可将相应的进口道改为单 向交通。1. 车辆管理的基本方法是什么?P152. 什么是车辆运行规则?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173. 对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及车辆运行作了哪些规定? P204. 试述交通系统管理与交通需求管理的特点及其措施? P235. 交通需求管理策略有哪些?以及各策略的内容和意义。交通需求管理主要有以下五种策略:(1)优先发展策略:优先发展道路利用率高,污染低的交通出行方式,并实施优先通行 策略,以减轻道路交通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