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施工总布置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003759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 施工总布置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 施工总布置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 施工总布置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 施工总布置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 施工总布置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施工总布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施工总布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安枢纽立交地涵建筑工程、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投标文件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2 施工总布置2.1 说明根据招标文件中关于为完成本标段合同 项目工作和工作范围指出:为完成本合同标段永久工程项目需要,必须建成施工导流、施工道路、现场施工临时设施等工程项目,且临时工程需在招标图施工总布置图(HIPDZ-HA-SZ-01/00)中永久征地范围线以内布置。2.2 施工布置条件与原则2.2.1 布置条件根据招标文件及招标图施工总布置图(HIPDZ-HA-SZ-01/00)中要求,临时设施其占地范围不得超过发包人征地规定的界限,且本标段临时设施主要布置在入海水道永久征地范围内,另可利用的临时施工占地

2、在入海水道地涵上、下游各有一块。上游一块在入海水道北堤外侧,面积约180000m2,下游一块在入海水道北堤外侧,面积约37500m2,均紧邻永久工程附近。枢纽场区地势平坦,地形起伏不大,地面高程均在6.07.0m之间,有利于施工布置。但京杭运河自北向南从枢纽中间穿过,运河两侧沟渠密布,加上其地基为冲洪积形成粉土、粉砂、粘土和壤土,层厚达百米,地下水含量极为丰富,并且水位较高,故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2.2.2布置原则(1) 场地布置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等原则进行布置;(2) 根据本合同标段枢纽场区地下水含量极为丰富,水位较高(汛期、雨季可升至地表)的水文地质情况,临建工程基础地面平整

3、应以填筑为主,尽量不开挖或减少开挖。(3) 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2.3 施工道路布置淮安枢纽位于京杭运河(级航道)和苏北灌溉总渠(级航道)交汇处,且紧邻淮扬公路,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除发包方提供与淮扬公路连接的沿运河西堤堤顶,路面宽7.0m,长3.5m,泥结碎石路面的进场临时施工道路外,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承包方应按合同规定负责修建从进场临时施工道路至各施工点的全部临时道路、桥涵和停车场。故本标段施工道路在原有公路与发包方提供的进场临时施工道路的基础上,须新建以下六条施工道路和一座施工期临时码头。2.3.1 运西场区临时施工道路的布置 (1) 1#场内主干线道路:起点与进场临时施工道路相接,终点至

4、古盐河南堤,全长0.7km,最大纵坡1%,承担运西场区钢筋、水泥、木材、机械设备及劳保、机电、生活物资等交通运输任务。(2) 2#下基坑至生活福利区道路:起点与1#场内主干线道路相接,终点西至生活福利区,东至地涵基坑,全长约1.3km,最大纵坡6%,主要承担地涵基坑开挖、混凝土浇筑及生活福利物资的运输。(3) 3#入海水道北堤上堤道路:起点与2#下基坑道路相接,终点至入海水道北堤,全长0.4km,最大纵坡4%,主要承担入海水道北堤运西段填筑及机电设备运输。(4) 4#入海水道南堤上堤道路:起点与2#下基坑道路相接,终点至入海水道南堤及木材、钢材加工厂,全长0.45km,最大纵坡4%,主要承担入

5、海水道南堤运西段填筑及木材、钢筋、机电物资运输。2.3.2 运东场区临时施工道路的布置(1) 5#下地涵出口基坑道路:起点与淮扬公路在运东闸附近相接,终点至地涵出口基坑,全长约0.65km,最大纵坡,主要承担地涵出口基坑开挖出渣及入海水道南堤运东段填筑运输。(2) 6#下地涵出口基坑道路:起点于入海水道运东段排泥场附近,终点至地涵出口基坑,全长约0.45km,最大纵坡6%,主要承担地涵出口基坑开挖出渣及入海水道北堤运东段填筑运输。另运东场区淮扬公路入海水道段可利用作为南、北堤填筑施工运输道路。临时施工道路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1。2.3.3 施工时段临时码头 枢纽工程位于京杭运河与淮北灌溉总渠交

6、汇外,工程所需的砂、石料及钢材、木材、水泥、机电设备均可通过京杭运河与灌溉总渠运至工地,故在运河西侧,入海水道地涵北侧施工围堰上游附近布置一施工时段用临时码头,并修建一临时道路使码头与进场施工道路相接,道路长约0.1km,路面宽7.0m,块石底层,混凝土路面,最大纵坡6。表2-1 临时施工道路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名称全长(km)路面宽(m)最大纵坡(%)工程量(m)路面结构开挖填筑1#场内主干线道路0.77.0119004900泥结碎石路面2#下基坑至生活福利区道路1.37.0658008600泥结碎石路面3#入海水道北堤上堤道路0.47.048402800泥结碎石路面4#入海水道南堤上堤道路0

7、.457.049603200泥结碎石路面5#下地涵出口基坑道路0.657.0623003800泥结碎石路面6#下地涵出口基坑道路0.457.0618002600泥结碎石路面合计3.951360025900说明:(1) 泥结碎石路面碎石层厚15cm,块石垫层(底层)厚度为80cm,铺垫宽度均为7.0m;(2) 场内临时施工道路路基宽为8.5m。2.4 主要临时施工设施布置 根据招标文件及实际施工的需要,本工程主要临时施工布置以运西场区为主,运东场区仅布置汽车、土方机械维修、保养间与停放场、值班保卫、休息室和前方工具房。2.4.1 施工局办公及生活设施布置施工局办公及职工、民工生活区均布置在运西场

8、区入海水道南、北堤之间、古盐河穿堤涵洞西侧(入海水道桩号26800以东)附近,地面高程6.5m。根据施工总进度要求,高峰期施工人数为750人(其中职工500人、民工250人),相应生活办公设施建筑面积4489.2m2,其中砖砌石棉瓦结构912.8 m2,木屋架、纸板墙、石棉瓦屋顶结构3466.4m2,简易房屋、油毡屋顶110m2,总占地面积12800m2。办公、生活、福利设施指标见表22,布置详见施工总布置图(HIPDZ-HA-T-01)。表2-2 办公、生活福利设施设计指标序号名称建筑面积(m2)占地面积(m2)结构形式1办公室、会议室及文化娱乐室360850砖砌结构、石棉瓦屋顶2职工住房2

9、5006800木屋架、纸板墙、石棉瓦屋顶3民工住房8802500木屋架、纸板墙、石棉瓦屋顶4职工(民工)食堂、锅炉房2501000砖砌结构、石棉瓦屋顶5浴室、厕所110250简易房屋、油毡屋顶6建设、监理、设计代表工地住房130500砖砌结构、石棉瓦屋顶7招待所64.8200砖砌结构、石棉瓦屋顶8医院、急救站43.2200砖砌结构、石棉瓦屋顶9治安、保卫及消防车间64.8200砖砌结构、石棉瓦屋顶10生活物资及劳保仓库86.4300木屋架、纸板墙、石棉瓦屋顶合计4489.212800注:(1) 墙用纸板厚度6mm;(2) 木屋架即房屋为木结构框架。2.4.2 辅助企业及其它临时设施布置 本标段

10、砂、石料均在当地购买符合质量及招标文件规定规格的商品砂、石料,不考虑布置砂、石加工系统,仅考虑在混凝土拌合系统附近布置一砂、石料堆放场地。为尽量减少混凝土运输距离,混凝土拌合系统就近布置在运河西侧入海水道地涵进口北侧场区,水泥及砂石料供应系统就混凝土拌合系统附近布置。木材加工厂、钢筋加工厂、汽车保修厂、机械修理间、机电物资仓库、混凝土预制场、变电站、汽车及施工机械停放场、油库等均布置在运西场区内。经调查,淮阴市内有大型机械及汽车修理厂,可承担施工机械和汽车大修工作,故本标段不在施工区设置施工机械的大、中修设施。本标段生产辅助设施建筑面积2139.2m2,其中砖砌结构、石棉瓦屋顶138.8m2,

11、木屋架、纸板墙、石棉瓦屋顶306.0m2,简易房屋油毡(或石棉瓦)屋顶1694.4m2,占地面积34600m2。主要生产辅助设施建筑面积分项指标见表24,布置详见施工总布置图(HIPDZ-HA-T-01)。表2-4 临时生产辅助设施建筑面积序号名称建筑面积(m2)占地面积(m2)结构形式1木材加工厂201.62500简易房屋、油毡屋顶2钢筋加工厂230.43000简易房屋、油毡屋顶3土方机械修理厂86.42800简易房屋、油毡屋顶4汽车保养厂108.02500简易房屋、油毡屋顶5机电物资仓库108.0300简易房屋、油毡屋顶6工地试验室64.8200木屋架、纸板墙、石棉瓦屋顶7前方工具房、值班

12、保卫间90200木屋架、纸板墙、石棉瓦屋顶8空压站24100简易房屋、油毡屋顶9粉喷桩水泥库24100简易房屋、油毡屋顶10油库40200砖砌结构、石棉瓦屋顶11混凝土拌合系统780(包水泥库620)18600简易房屋、石棉瓦屋顶12混凝土预制场542400简易房屋、石棉瓦屋顶13供电系统(配电房、柴油发电机间)98.8300砖砌结构、石棉瓦屋顶14供水系统、基坑降排水泵房78.0200简易房屋、油毡屋顶15设备、物资综合仓库151.21200木屋架、纸板墙、石棉瓦屋顶小计2139.2346002.5 混凝土生产系统本标段主体工程混凝土总量约为13.07万m3(包括沥青混凝土与预制钢筋混凝土)

13、,最大骨料粒径为40mm。根据本工程永久建筑物较集中的特点,混凝土生产系统采用集中布置,混凝土拌合站生产能力按施工期高峰月混凝土浇筑强度设计,以浇筑块最大仓面要求的小时强度校核。主体工程混凝土用水泥为甲方提供的符合质量要求的散装水泥或袋装水泥。2.5.1 混凝土生产系统布置 根据招标施工总布置图(HIPDZ-HA-T-01),混凝土拌合系统就近布置在运河西侧入海水道进口北侧施工场区内,地面高程8.0m。系统主要由混凝土拌合站、散装水泥罐、钢结构配料仓、外加剂车间、空压站及砂石料堆放场组成。负责混凝土、预制钢筋混凝土生产,混凝土总量约12.87万m3。 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本标段工程混凝土高峰月

14、浇筑强度为1.61万m3月,据此推算的小时强度为36m3h,浇筑块最大仓面要求的小时强度64.1 m3h,选用2台1.5 m3拌和机,相应配置一座固定式HL75ZF1500型拌合站,生产能力可达75 m3h,满足要求。拌合站结构为钢结构,配置MCS3212U36()二级分布式微机配料。 本工程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为40mm,所需粗骨料由拌合站北侧砂、石料堆放场用ZL50型装载机转料至移动式钢结构配料仓,在配料仓底部称量配料后,由B800mm配料胶带机转送B=650mm送料胶带机送至拌合楼与称量好的水泥、煤灰一起送入搅拌机。配料仓总容积48m3,上设简易凉棚。 系统设置储量为400T散装水泥罐二个,可满足混凝土高峰期连续生产5d的需用量。水泥由水泥罐经螺旋输送机输送至斗式提升机再送至拌合楼经称量后与骨料一起送入搅拌机。 混凝土外加剂车间高程约8.5m,室内设2m3搅拌桶2个,3m3储液池一个,10KW电加热器2个。采用加水加压缩空气搅拌,耐酸泵输送至拌合楼内称量后进入搅拌机。 在拌合楼北侧设空压房一座,内设一台3L1018型固定式电动空压机给拌合系统供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