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99627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 (2013-11-25 21:04:29)转载标签: 转载分类: 诗联鉴品廊原文地址: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作者:yzyzlxz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概念解说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作品所运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主要包括:1、表达方式2、修辞方法3、表现手法4、结构技巧提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思想内容的?(3)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解答要领1、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兼而有之。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

2、何种技巧。2、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答题步骤(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析作用:此手法有效烘托出怎样的意境或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鉴赏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一、概念解说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二、知识梳理1、描写技巧(1)虚实结合(2)动静结合(3)正侧结合(4)点面结合(5)白描(6)细节描写(7)以小见大鉴赏诗歌常见的表达方式一、概念解说诗词中主要

3、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1、绿绮:古代名琴。2、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分析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艺术手法。【答案】主要用了侧面描写,(步骤一)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时间过得真快啊!(步骤二)写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步骤三)阅读下面一首

4、诗,完成下面的题目。塞上听吹笛 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案】这首诗就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2、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2)借景抒情(3

5、)托物言志(4)用典抒情(5)借古讽今(6)因事抒情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端居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

6、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问: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答案】(步骤一)尾联直抒胸臆。(步骤二)“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步骤三)诗人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其它表达方式:记叙:1、概念说明: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2、表达作用: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使内容完整,事情清晰议论:1、概念说明: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2、表达作用: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突出文章的主旨,

7、使文章鲜明、深刻。鉴赏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2、拟人(比拟)3、夸张4、借代5、对偶6、双关7、顶针(真)8、设问9、反问10、互文11、叠词12、起兴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案】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明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 (阐运用)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

8、沉。(析效果)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阐运用)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析效果)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答案】(步骤一)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二)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骤三)表现了诗人欢乐喜悦,超脱豁达的心境。鉴赏诗歌常见的结构技巧一、概

9、念说明 即诗歌鉴赏在行文结构方面的技巧二、知识梳理1、卒章显志2、首尾呼应3、欲扬先抑(欲抑先扬)4、开门见山5、以景结情6、无理而妙7、翻因为果8、铺垫9、伏笔10、过渡题稚川山水戴书伦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才有“无限秋风思”。三、四句却倒置过来,这样安排好在哪里?答案:(步骤一)诗人运用因果倒置的句式结构,造成悬念。(步骤二)感情的激动往往比理性的思索更为迅速,人受外物的感染,不能自已,让极似故乡的隔水青山撩动行人的思乡之情,(步骤三)让人觉得更近情理,更耐人寻味。鉴赏诗歌其它的表现手法1、衬托衬托,分正

10、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以乐景衬哀情2、对比3、象征4、比兴5、渲染6、反复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问:谈谈本诗颔联表达技巧上的妙处。【答案】(步骤一)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二)“笛

11、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步骤三)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古诗鉴赏-赏析思想内容【评价思想内容】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注意诗歌种类及其情感1. 送别类2. 怀古类3. 思乡类4. 战争类5. 闲适类6. 爱情类7. 咏物类8. 抒怀类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惜春悲秋 思

12、乡怀人 长亭送别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一)忧国伤时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二)建功报国1、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三)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

13、庭筠商山早行;2、思亲念友 如: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四)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五)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评价思想内容应全面1、了解作家的生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