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地方病二所改革开放30年发展回顾.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999322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地方病二所改革开放30年发展回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吉林省地方病二所改革开放30年发展回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吉林省地方病二所改革开放30年发展回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吉林省地方病二所改革开放30年发展回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吉林省地方病二所改革开放30年发展回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地方病二所改革开放30年发展回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地方病二所改革开放30年发展回顾.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几代人前赴后继 埋头苦干创伟业三十年改革开放 与时俱进铸辉煌-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回顾伴随着吉林省地方病防治事业60年的风雨历程,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的30年间,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从最初的10余人、几件简陋的仪器、几间平房发展到如今的在岗人员86人、先进的仪器设备、现代化的办公楼房,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吉林省现代化的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一、三十年来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发展成就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阵拂面的春风,吹去了往日天空中的阴霾,像一支吹响的冲锋号,奏响了全国人民奋勇向前的号角。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以及吉

2、林省的地方病防治事业也迎来的第二个春天,为贯彻中共吉林省委(78)24号文件精神,吉林省卫生厅于1978年10月12日下发了吉卫防发(78)173号文件,将我所更名为“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 明确了工作职责,明晰了工作目标,为我所今后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全所对“文革”期间的冤假错案进行了平反和落实政策,下放到基层的医务人员和行政干部也陆续回所。1980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组长李德生同志来吉林省视察地方病防治情况,肯定了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1980年5月我所重新组建了党委。1981年6月30日,时

3、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大任同志来所视察,他详细地了解了我所的发展、建设情况以及我省的地方病防治情况,会见了全体防治科研人员,对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做了重要指示,。所有这些,都极大鼓舞了全所干部职工的士气,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地方病防治科研工作的发展,开创了积极防治地方病、努力创建现代化的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为病区人民造福的新局面。(一)、完善内部机制,加强能力建设,更好地为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服务。1978年以后,由于大范围开展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需要以及业务项目的增加,由原先最开始的4个科室增加到10个科室。1985年,根据防治科研工作变化情况,将原地甲病防治

4、科、克山病防治科和大骨节病防治科分别改为防治研究室,将第一、第二实验室合并为检验科,并增加地方病专科门诊等,总共有11个科室。之后又陆续增设了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编辑部、卫生企业办公室,1994年最高峰时达到17个科室。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精简机构、整合资源成为大的趋势,我所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大刀阔斧,不断加强改革力度,将业务、行政科室能合并的合并,能撤销的撤销,能脱钩的脱钩,截止到2007年末,我所的内部科室编制总共有12个,即:碘缺乏病防治研究室、克山病防治研究室、大骨节病防治研究室、检验科、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编辑部、地方病医院、综合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室)、后勤

5、科、离退休办公室。精简后的内部机构,缩减了人员,增加了职能,提高了效率,节省了资源,而且科室的设置也逐步完善、科学、规范,对推动我省地方病防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不断完善内部机构建设的同时,我所还大力推进硬件能力建设。在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全所职工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并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引进、购买了大量先进的大型科研、医疗设备,如:彩色多普勒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核素扫描仪、甲状腺功能测定仪、多导热阵心电图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计数仪、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酶联免疫仪、荧光分光光度仪等。截止到2007年底,全所大型仪器设备共有三十余件,总价值超过400万元。与改

6、革开放以前的二十多年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做好地方病防治科研工作、更好地为病区人民服务奠定了基础。(二)、做好“三病”防治工作,加强并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为民造福。吉林省历史上是碘缺乏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重病区,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省各级政府和地方病防治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全省的碘缺乏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均达到了消除和控制标准。1、碘缺乏病吉林省是碘缺乏病流行的重病区,全省全部60个县(市、区)均为碘缺乏病区,给全省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为防治碘缺乏病,多年来我省始终坚持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摸清全省地方病防治概

7、况,我所曾于1958年组织进行了第一次全省地方病普查,普查的结果为当时地方病的科研防治提供了参考数据。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进行过普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把过去的损失夺回来,进一步查清全省三种地方病(地甲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的范围和患病人数,于1978年开展了全省的第二次地方病普查,地甲病普查了43个县(市),771个乡镇,检诊12 640 608人,检诊率83.95%,查出地甲病患者682 730人,患病率为5.4%。1984年吉林省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召开了扩大会议,为响应此次会议精神,总结、考核“六五”期间地方病防治成果,为 “七五”期间全省

8、地方病的防治制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省委地办室的组织领导下,于1985年开展了全省第三次地方病普查,查出地甲病296 763人,患病率1.98%,比1978年地甲病患病率下降了3.62个百分点。继前三次普查后,为检验“七五”、“八五”期间地方病的防治成果,考察地方病防治策略的实施状况,掌握病情的消涨趋势,1995年在省地办室的组织下,全省又进行了第四次四种地方病普查,普查结果:地甲病分布在59个县(市、区),病区人口22 901 190人,检诊20 862 002人,检诊率为91.1%,检出地甲病患者468 338人,检出率2.24%。比1978年地甲病患病率(5.6%)下降2.76个百分点,

9、比1985年地甲病患病率(1.98%)上升0.26个百分点,上升的原因是因为1995年国家出台了新的地甲病诊断标准,比以前的条件放宽所致。为全面控制和消除碘缺乏病对病区人民的危害,促进全国范围内因碘缺乏病而导致贫困地区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国务院于1994年10月召开了全国电话会议,传达落实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和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三个我国防治碘缺乏病的纲领性文件,并于1995年开始进行全国性的以省为单位的碘缺乏病监测工作。吉林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此次会议的精神,1994年11月初,吉林省地办室、吉林省监务局、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

10、治研究所在吉林省松原市联合举办了吉林省贯彻落实纲要、条例、方案的学习班,对广大基层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按着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的要求,我省连续在1995、1997、1999年三年组织进行了三次全国统一的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工作。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认真组织筹备,妥善安排部署并组织实施。这5年间的3次统一监测结果显示,810岁学生甲肿率触诊法分别为16.2%、7.5%、6.2%,B超法分别为18.2%、6.8%、5.5%,甲肿率不断下降;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7.6、384.2、247.5g/L,全民碘营养不良得到了有效纠正。2000年由卫生部等五部委组成的考评组对吉林省消除碘缺乏病情况进行了考

11、核评估,结果是:碘盐覆盖率99.8%,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95.7%,批发环节碘盐合格率95.4%,销售环节碘盐合格率95.4%,810岁学生甲肿率触诊法2.6%,B超法3.1%,校正肿大率触诊法2.9%,B超法3.5%;IDD健康教育知识及格率:小学五年级学生96.7%,家庭主妇为87.03%;行为正确率:小学五年级学生为89.88%,家庭主妇为90.29%。结果表明,各项技术指标均已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消除标准。国家考核评估组认定,吉林省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碘缺乏病的流行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吉林省顺利实现了国家规定的2000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为了持续消除碘缺乏的危害,摸清我省在达

12、到消除目标后碘缺乏病的防治状况,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于2002年和2005年分别按着全国第四次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意见和全国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意见的要求,对吉林省碘缺乏病病情进行监测,两次监测的结果: 810岁学生甲肿率触诊法分别为1.5%和1.8%,B超法分别为3.3%和3.8%;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45.7g/L和272.3g/L;碘盐中位数分别为32.3mg/kg和30.8mg/kg,碘盐合格率分别为96.3%和96.3%,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6.3%和95.9%,非碘盐率分别为0.1%和0.42%,碘盐覆盖率分别为100.0%和99.6%。五年级学生健康教育及格率分别为87.3%

13、和67.5%;育龄妇女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及格率分别为94.7%和98%。监测结果表明,我省总体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可持续控制的标准。2、克山病吉林省是全国克山病重病区之一,目前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的7个市(州)、37个县(市、区)、347个乡(镇),病区人口为1273万人。我省历史上50-60年代曾有两次大的爆发流行,发生急型(亚急型)克山病患者5240人,死亡972人,病死率17.69。70年代特别是78年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全省广大地方病防治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在防治实践中总结、提出并推广了“三防二改一灭”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及治疗急克的“静、氧、温、点、药、守”六字疗法和一些中药方剂,使克山病病情逐

14、渐趋于稳定。1978年全省第二次地方病普查中,克山病普查了25个县(市),368个乡镇,6 872 172人,查出克山病人39 323人,患病率为0.67%。在1984年的全省第三次地方病普查中,查出克山病人11 767人,患病率为0.17%,比1978年克山病患病率下降了0.47个百分点。在普查的同时,我所大力开展治疗克山病现患工作。每年不但在下乡的时候带上仪器、药品等,为他们进行诊断和治疗,还定期给全省地方病防治部门邮寄防治克山病的药品,并通过他们发放的患者的手中,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免费的治疗。最大规模的一次是在1981年,当时一次性下拨亚硒酸钠片2400万片,73万人份,用于预防

15、急型克山病的发生,使当年的发病率成为历史上最低的一年。1985年,为了解全国克山病的发展动态,探索病情发展规律,中央地办室下发了关于开展克山病病情监测工作的通知文件,为深入贯彻文件精神,吉林省委地办室联合我所在1985年全省克山普查的基础上,选定抚松、靖宇、浑江等地的12个克山病重病村屯作为省级固定监测点。1990年,根据卫生部的要求,我所又在桦甸市的龙王庙、蛟河市的刘家店建立了2个国家级克山病监测点。每年都定期对国家级和省级监测点进行监测,为全省的克山病防治工作学和制定防治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1992年,国家克山病防治考核评估组由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牵头对吉林省的克山病防治情况进行了考评

16、和评估,认定吉林省达到基本控制克山病病区标准,标志着我省克山病防治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1995年开展的第四次全省地方病普查中,检出克山病人6 983人,患病率为0.7,只比1985年克山病患病率(1.7)下降了一个千分点。而在2003年至2006年对全省克山病病情进行的抽样调查中,结果显示:全省克山病患病率为5.0,比95年普查高出4.3个千分点,只比78年普查患病率(6.7)略低。保守估算现有克山病病人41 613人,其中慢型克山病10 361人,潜在型31 252人,新发生病人2 173人。虽然最近十年中只在2000年有1例急克发生并死亡,但据群众反映,患区时有不明原因的猝死,很像克山病,只是由于克山病报告与管理的疏漏而没有及时鉴定确认。十年间慢克死亡1156人,没有亚急克发生。综观历史,目前的病情比95年明显增高,相当于70年代末的患病水平。心电图反映患区人群心脏受损比率较高,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