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统一理论:《心源论修订版3》.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99229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统一理论:《心源论修订版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心理学统一理论:《心源论修订版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心理学统一理论:《心源论修订版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心理学统一理论:《心源论修订版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心理学统一理论:《心源论修订版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统一理论:《心源论修订版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统一理论:《心源论修订版3》.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源论一元心灵成长之家 技术支持心源论 2011.1.6 H.Q SHANGHAI导论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后来变成研究人们或动物心灵的学科。从哲学,变成科学。我们对心理的理解,都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当中。只要是内在的,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形而上的,都会变相说成是心理问题。古代中国对心理的解释都是把意识和思维、想象一起说成“心”。导致对心理的研究和概念非常的混乱和模糊。为心理命名,就成为研究心理的关键。什么才是心理呢?心理有什么规律?心理有哪些结构?心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心理学要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们学习心理的目标。心理的概念有很多个版本,但是,根本解决心理,就要更精确

2、的定义【心理】这个词。【心理】:(定义)指内在的思想、情绪、念头等的产生和消失的过程。又称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心理不是一个固定名词,而是一个过程描述。心理不是桌子、椅子那样的存在。而是形而上的非物质存在,但却依赖大脑,依神经系统而传递。表现在身体上的各种感受。心理的变化,不仅可以通过观察,而且,能通过自我感受了解到。这里指的自我,是自我意识。意识如同照明灯一样,照耀着我们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世界。并记录和识别。过去,一直把意识当成心理,出现了认知学派,以意识研究为主;和心理过程研究的行为学、等学派的分别。而,从功能上来说,意识如同镜头,心理过程如同场景。镜头可以捕捉到场景,并拍摄下来。但是,场景

3、-心理过程和镜头-意识,是完全不同的存在。把意识和心理过程区分,是非常严肃和重要的开始,否则就会把认知和反应变化混同为一。无法走出迷雾。心理过程,伴随着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哪怕睡眠中都存在着心理感受过程。心理是我们一生的课题,心理伴随着我们的整个人生。只有当事人自己能改变自己的心理习惯。外界的帮助,是无法改变他人的心理的。因此,心理又是神秘,又是无法琢磨的存在。心理如此神秘,如此不以外人所改变,难道,就没有办法了解这个心理吗?答案是肯定的,然而这个方法,却需要努力和领悟精髓,才能运用自如。并改变心态,进而更好的感受人生的乐趣。第一章 心理研究方法心理无论到什么程度都是内在的发掘过程,跟一般的

4、科学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的研究过程当中有几个很关键的地方起到了真正把握心理流程的作用。只有方法正确了,才能不用花费太多的力气,也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1.观察。现在的心理学偏向于认证科学,就是说大家都是用数据来说明一切,不能说这样不对。但是,心理不同于实证科学,它本身就是研究抽象的思想观念等问题的,实证明显会遗漏重要的部分。比如,心理流程,因为实证只能记录外部的过程,内省才能准确记录内部过程。 所以,观察就是针对心理的特殊性,以外部观察和内部观察结合的综合评定。外部观察指行为、情绪的表现,其中行为包含多个内容,比如,人际交往倾向、刺激反应、走路姿势。而内部观察,包含内省、情感波动。内省的内容

5、比较多,包括对心理变化的观察,对身体感官刺激的观察,对“我”的观察,对社会的观察(等同于对思维的观察),内省的观察里包含的是对外、对内的客体、对内的自体、对内的本体观察。 2.心理研究过程当中观察是最基本的基础。观察后要进行的是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很多研究都会涉及,心理研究上的对比分析,基本也是同样,只是,对比分析当中的对比,是内在观察的对比。比如,意识,对于意识的研究已经是细密到了头发丝的地步,但是,无论怎么研究还是无法完全掌握意识的源头,这就需要对比分析。意识能观察一切,这个我们不用学习也会知道。而心里的各种心理变化我们的意识都能观察到,意识既然能观察到一切,那就相对对比的话,可以分成观

6、察者(意识)和被观察者(心理活动和感官信息),这就是对比。然后就是分析。有了观察和被观察,那么,我们可以想到观察者(意识)相对于被观察者是恒定的,否则我们会失去一个定位的主体,我们将不成为我们。观察者不稳定,就会变成精神分裂的症状-主体混乱。那么,可以确定一个概念,观察者是相对恒定的,我们可以给一个内在中相对恒定的存在取名为“精神”,对相对变化的被观察者取名为“心理”。这样,我们可以说精神是比较稳定的,心理是变化的。依据这个分析,进一步划分出精神和心理的范围。 精神:意识、“自我”。 心理:思维、想象、念头、情绪。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综合概念:个性,情感,气质,能力。 这就是对比分析。 3.研

7、究一种理论必须的一个标准就是能推演,如果,只是一个理论说明一种现象,就很明显的缺乏生命力。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质能量转换原理都是可以推演的。 做到观察和对比分析后,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推演已经得到的理论了。如果进行不下去,就是说明得到的结论有瑕疵。要重新观察对比分析。比如,对比分析出精神和心理的区别后,可以继续推演,看看能否满足已经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是变化的,现在社会的心理问题很多,都是人们日常中的抑郁、强迫、焦虑等症状。那么,就依据心理是变化的被观察的,来进行推演,看看能得到什么结果:-我们上面也提到,被观察者(思想念头),出现的时候,是突然冒出来的形式出现。当我们(观察者-意识)注意力

8、集中观察这些思想念头的时候,我们(意识)就会发现,在大脑里纷飞的念头,想法。当我们冷冷的观察时,这些念头,会自动消失。-当这个现象出现的时候,我们平常采取的方法就是,任其发展。心理问题就是在任其发展中慢慢滋生的。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推演,被观察者在观察者的注意力下,产生、消失。那么,是否可以推断,被观察者不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而是,被创造出的附带品?也就是说,我们以前认为的思想、念头,不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而是因为生活而产生的附属品。也是我们身上掉落的多余。思想、念头、情绪等都是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是生活当中的我们制造出来的附属品。这个如果被确定了,那么,人类对心理的认识,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

9、高度。既然是附属品,那么,人们被这些附属品迷惑的神魂颠倒,心理问题丛生,就会得到根本的解决。如何解决呢?既然是附属产物,当然,就会有相应的方法去掉这些产物。4.推演以后的印证,需要反复思维。在我们大脑里的各种想法都消失以后,我们不会变成白痴,也不会跟很多人担心的想法一样,我们的自我存在也同样消失。我们-意识,照样存在。新的念头,就会升起。这样的重复现象,可以让我们肯定,推演的结果-念头,想法不是我们(意识),也就是说-意识不同于心理过程。心理过程经历的时候,我们(意识)如同摄像头一样,一直在拍摄着心理的整个过程。也因为如此,精神和心理,必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仅从功能上,一个是观察体,一个是被

10、观察体。从存在上,一个是恒定的,一个是生灭的。从作用上,一个是认知主体,一个是被认知的场景过程。这个就是推演的功劳。没有推演功能的理论是死物。只有推演才能让一个理论有自己的生命力! 以上四点就是我的理论基础,经过不断的观察、对比分析、推演,看到的心理结构可是比心理学概论上讲的要完整而宏大。因为推演,可以自己在已有的心理学理论上进行创造和扩展。而不是凭空想象和凭感觉完成理论结果,那是不实际的,而且没有任何迎接考验的强度。第二章 心理五大规律1.心理五大规律。心理是人们生活的中心,没有心理活动的人是无法被社会所接受。因为对无法琢磨的虚无的恐惧,人们宁愿选择已有的答案或自认为的最佳答案。懒惰与恐惧来

11、自心理产生的原点。这也是心理过程无法自行解决的瓶颈。我们的意识控制身体的时候,不是所有的命令都顺利进行的。从原始的意念(原初意识意识的萌芽)到一系列行为的完成,是要通过神经系统、大脑皮层、脏腑器官、肢体、各项身体部位的通力协作。在这个过程当中还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现象心理活动。而心理是原初意识在行为过程当中的反馈。根据不同来源心理也有三种划分:A 原初意识直接产生的心理。也叫“想法”。是心理激发原理,是积极活泼的心理现象。 通过我们自我的积极想象、联想、幻想、梦想、想法、思维,等方式主动去分析和理解事物,通过主观能动进而引起积极的心态。不仅可以掌控情绪,激起兴奋,还可以想通事物关联,解决目前困境。

12、B 反馈的心理。也叫“感受”。是被动的,是来自身体和人与人间的互动感受而来的心理过程。 感受,是不同于想法,来自外界刺激。因此,不是空想、梦想,而是外界的反馈。我们了解世界,是通过眼耳口鼻等感官,在了解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这个世界,而且,还可以自我感受,对这个世界进行评价。这个就是感受带来的作用。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C 突发念头。也叫“杂念”。是没来由的想法,突然蹦出来的念头。看到秋叶就发愁。没来由的心情低落。 杂念,类似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我们大脑里有很多记忆,不时因环境的触发带起已经忘记或特别的感受。不仅如此,还会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突然冒出来,跟以往的自己不同。这个杂念

13、,没有道德的标准,也没有任何前提,都是凭空出现的念头。或许看到水果刀,就有种拿刀砍人的念头,也许在路边看到杂草,生出想吃下去的惊人念头,无论如何,这些都是不切实际,而荒诞的杂念。跟自我无关,是大脑运作中出现的副产物。我们平常生活中,常见到的是自己想要做什么、对生活的感受、和一些与生活不想关的怪诞想法。一天的生活就是如此,早上起来就开始想:今天要做什么,穿什么,吃什么。上班的路上看到路上塞车了,发一通感慨,加上上班迟到,心里又受到了上司的煎熬。感受到了社会的冷暖。工作当中,不时的冒出一些偷懒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怪诞念头,也不知为何老是走神。这样的日子,每天都在重复。这就是平淡的一生。也是不加修饰的

14、心理过程。而问题是这样就是最好的生活了吗?心理如同野生一样,自己成长,没有任何锻炼和修正,当碰到问题时,就开始怨天怨地。人们很容易忘记,心理其实也可以维护和培养的!心理是一个过程概念,心理过程是客观物理现象,这就代表着肯定存在着规则:1)心理的产生和激发。【对失去生机起到克制作用,对负面情绪的调节有良好反应。对抑郁有显著疗效。】心理是自动生成和自动消散的能量转换过程,精神的能量由意识来表现,当意识进行的过程当中,反馈的能量会分散或无处滞留。这样的能量在大脑皮层流串,更加影响到内分泌腺,产生各种心理现象。这就是反馈心理。同时,心理不但可以自动生成还可以主动形成,由精神的知性产生原初意识,原初意识

15、在大脑神经系统的连接作用下,有意识地形成内分泌腺的活动。这个过程叫“心理激发”。在心理产生爱、恨等等现象,都要通过激发过程。“心理激发”运用在恨、仇上,按照心理惯性原理,会愈来愈难以自拔。这也是各种癖好形成的心理机制,同时也是习性(可上瘾的)产生且无法克制的道理。而可以主动激发爱的心理,可以有效开发乐观心理。只有被精神注意到的信息才被表现出来,当,爱与恨被表现出来的时候,是有排斥彼此的特性。也是注意力的集中起到作用。2)心理具有惯性。【思维如同物质,心理过程,更是如同实物。针对疗法有“打断”“清晰自我”“转移”。根据不同人的接受偏好,可以选择不同方法。】心理是行为过程的副产物,同时是意识活动的联络者。没有心理就谈不上意识,心理是通过图象和语言信号进行的大脑活动,心理因神经系统的运行特点具备了连续性和惯性。而一种心理活动是自动产生和自动消亡的能量转换过程,本身具有前冲力,就是惯性。心理活动开始后由于本身的惯性,不受意识(精神)的控制。意识(精神)在清醒的阶段,心理是无法影响正常的身体运作。当意识(精神)处于分散或昏沉的时候,心理是最佳的发挥时机。心理会以念头和幻想的形式接连进行着自动生成消亡的过程。(而我们的注意力投入在这些念头、幻想就会更加无法自拔。依据能量规律,只要不用管,心理活动影响不大。)3)心理的连续性。【念头的产生是联想方式的出现,一个接一个,也是强迫症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