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简况.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926854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对外贸易简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对外贸易简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对外贸易简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对外贸易简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对外贸易简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对外贸易简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贸易简况.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贸易教案 第八章第八章 中国对外贸易简况第一节 中国出口贸易一、中国发展出口贸易的战略意义中国发展出口贸易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实现国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经济规模,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第二,是我国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物质基础。第三,可以推动企业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使国内经济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上。第四,可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第五,可以扩大劳动就业。另外,也有利于创造我国经济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二、中国出口贸易发展概况(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1.出口贸易规模

2、逐渐扩大,但在世界出口贸易中仍属低水平。2.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但始终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出口贸易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上升。2.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居主导地位。(三)中国技术出口我国在50年代到70年代,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出口。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尝试对外技术转让,出口内容主要是新技术、新工艺等软件技术。90年代以来,我国技术出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技术出口发展速度快,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成套设备出口向大型化发展,市场向多元化发展。三、中国出口贸易战略(一)出口商品战略出口

3、商品战略是指一国根据其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对出口商品构成做出战略性的规划。一国要想使出口贸易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不能忽视出口商品结构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制定出口商品战略的意义在于合理安排出口商品结构,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创汇能力,提高出口经济效益。根据“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采取的具体措施是:1.发挥我国机械工业的潜在优势,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特别是成套设备出口,把该类产品作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主攻方向来抓。2.着重提高轻纺产品的质量、档次,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加花色品种,创立名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发展出口。3.积极发展高科技产品出口,

4、并使其中一部分产品尽快上升为出口的主导产品,保持外贸出口发展后劲。4.发展深加工、附加价值高的矿产品和农产品等资源性产品出口。(二)中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当前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就是要以亚太市场为重点,以周边国家为支撑,发达国家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市场合理分布的战略。具体如下:1.巩固和深度开发西方发达国家和港澳地区等传统出口市场,并根据各个市场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开拓策略。2.重点开拓和发展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场。3.积极扩大和发展独联体、东欧国家市场。4.积极拓展周边国家市场。第二节 中国进口贸易一、中国进口贸易发展概况解放前,中国进口贸易水平很低。50年代,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

5、落后,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大部分物资要依赖进口。60年代,是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困难和调整的时期。70年代,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史上极为复杂的时期,也是我国进口贸易经历重大转折的时期。8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时期,进口贸易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总之,建国50年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进口贸易对推动经济的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起了重要的作用。二、中国进口贸易发展战略1.合理安排进口,保持适度的规模与速度。2.有重点地安排进口,调整和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三、技术引进(一)中国技术引进概况20世纪50年代,由于受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禁运,我国的技术引进只能面向苏联和东欧

6、国家。20世纪60年代,我国技术引进的重点逐步转向日本和西欧等西方发达国家。从1972年起,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与发展,我国又恢复了技术引进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总结了1978年盲目地大规模进口成套设备的深刻教训,从国情出发,控制引进总规模,调整引进重点,使我国技术引进工作进入健康发展与迅速发展的时期。当前的技术引进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较好地满足了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2、软件、硬件技术引进的比例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3、技术引进的主体更加丰富多彩。4、自主确定、自筹资金的技术引进项目在不断增加。(二)引进先进技术的意义和作用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有助

7、于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二,增加消费品生产,丰富国内市场供应,改善人民生活。第三,有利于人才培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第四,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三)中国技术引进基本方针具体方针如下:1.引进的技术必须先进适用。2.要以引进软件和购买主机及关键设备为主。3.避免大规模重复引进。4.引进技术后要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四、利用外资(一)利用外资概述我国利用外资从资金投放角度来看,有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两类。1.利用国外间接投资。间接投资是证券投资和借贷资金输出,投资者不参与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利用间接投资主要包括:(1

8、)利用国外贷款。我国利用国外贷款的渠道主要有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外国商业银行的现汇贷款和出口信贷四种。(2)发行境外债券和股票。发行境外债券是指一国政府、机构或企业为筹措中长期资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用外国货币面值发行的一种有息定期收回的有价证券。这是我国筹集外资的一条重要渠道。此外向境外发行股票,也可以筹集到国外资金。除以上外,我国还通过补偿贸易和国际金融租赁引进境外技术设备,吸收境外厂商融通性的资金。2.利用国外直接投资。直接投资的方式在我国主要有:(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3)外资企业,又称“外商独资企业”,指由外国个人或外国公司等单独投资或联合投资

9、,遵照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境内建立的企业。(4)中外合作开发。3.BOT模式。(二)中国利用外资发展概况20世纪50年代,我国主要通过政府贷款的方式从苏联借贷约合18亿美元,主要用于“一五”计划时期的建设和支付从苏联购买抗美援朝战争所需武器的费用。中苏关系破裂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外资基本停顿。2O世纪60年代,我国通过卖方信贷的方式从日本、西欧等引进了一些成套设备。除卖方信贷外,我们也利用了一些中国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吸纳的外汇。20世纪70年代的19721977年,我国也是通过卖方信贷的方式从日本、西欧进口了一大批成套设备。1978年,我国以现汇方式引进了22个大型项目,其中包括宝山钢铁厂一

10、期工程、大庆炼油厂等,合同金额为78亿美元。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利用外资工作才积极开展起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方式也开始多样化。截止到1998年底,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2.47万家,利用外资合同金额5725.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金额达2674.5亿美元。19941998年,我国已连续5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仅次于美国。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华投资。世界知名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近200家来华投资。(三)中国利用外资的意义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利用外资作为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引进的大量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1.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加快了

11、基础设施的建设。2.兴建了大中型工业企业。3.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加快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换代。4、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5.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四)中国利用外资的方针和政策1.中国利用外资的总方针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积极是前提,合理是关键,有效是目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总之,应该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善于利用外资,重优化结构、重质量、重效益,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2.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1)控制外债规模。(2)调整外债结构。(3)加强外债宏观管理,讲求经济效益。(4)按照产业政策引导投资方向。(5)改善投

12、资环境。(6)逐步实行国民待遇,为内外资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第三节 对外贸易体制一、我国对外贸易的统制政策1外贸统制的含义:外贸统制是指对外贸易由国家统一管理、控制和调节,也被称为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2我国实行外贸统制的必要性:(1)可以保证我国的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2)可以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3)能够使我国有效地防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4)能够使我国步调一致地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并获取更大利益。3我国实行外贸统制的手段:(1)对外贸易的计划管理;(2)进出口企业管理制度;(3)保护性关税制度;(4)进出口许可证制;(5)外汇管制制度;(6)货运监管和禁止走私制度;(7

13、)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二、我国外贸体制的建立这一部分需了解我国外贸体制建立的进程及该体制的基本状况。并了解这种体制曾起过的积极作用和主要弊端。三、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119791987年的外贸体制改革内容:(1)调整国家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2)实行政企分开;(3)下放部分外贸经营权,增加外贸经营渠道;(4)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体制,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5)举办经济特区,搞活对外贸易;(6)外贸专业公司开展代理业务;(7)举办贸、工、农、商、技结合的联合经营实体。219881993年的外贸体制改革国务院决定,从1988年开始加快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在全国外贸行业全面推行承包制。19

14、881993年外贸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推行承包制。其中,19881990年为第一轮承包制;19911993年为第二轮承包制。31994年以来的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建立单一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2)取消外汇留成,改批汇制为银行结售汇制;(3)取消指令性计划,依靠指导性计划实现国家的进出口预定目标;(4)保持对外经贸政策的统一性,提高透明度;(5)建设法制化的外贸管理体制;(6)大幅度削减贸易壁垒,向自由贸易方向快步迈进。四、 我国外贸体制的发展方向经过多次改革,已取得明显的成效,但外贸体制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目标和建立符合国际经贸惯例

15、的规范的自由贸易制度的目标相比,无论是在外贸宏观管理体制方面,还是在外贸企业微观经营机制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这种改革将会继续深入下去。今后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实施“大经贸”战略。所谓“大经贸”的基本含义是指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各种对外经贸活动应该相互融通、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2努力实现外贸行业的“两个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3继续推行外贸代理制。4进一步深化外贸企业改革。国有外贸企业改革是我国今后外贸体制改革的中心工作,近期的两项改革重点是:推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和走股份化道路。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一、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的基本政策和原则1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的基本政策建国初期,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关系的基本政策是: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