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中培养学生体育动机的探讨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9925570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课中培养学生体育动机的探讨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体育课中培养学生体育动机的探讨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体育课中培养学生体育动机的探讨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体育课中培养学生体育动机的探讨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体育课中培养学生体育动机的探讨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课中培养学生体育动机的探讨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课中培养学生体育动机的探讨毕业设计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体育课中培养学生体育动机的探讨 学院: 体育学院 体育课中培养学生体育动机的探讨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 结合两个月的实习经验, 对体育课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由此,出现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烦和恐惧心理,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下降,或是运动损伤。就其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动机的方法进行探讨,对于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体育课;学习动机;培养7目 录1 善于培养能起到实际意义的动机(1)2 给予适宜的反馈信息(1)3 建立学生的自信能力(2)3.1 要有效地利用竞赛(2)3.2 艺术性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3)4 更多的考虑学

2、生的兴趣(3)4.1 注意教材因素(3)4.2 变换教法(4)4.3 积极引导(4)参考文献(5)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是全民健身的重点,终身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学校体育带有强制性,这种强制性虽然为各种学校有利的实施体育教育提供了保证,但也带来了教学中的负面影响,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动机养成的倾向。学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只有正确认识理解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并适应其发展的特点,才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实施。使学生真正的从学校体育中受益。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才能获得理想效果。其中,了

3、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推动学生参加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体力的体育运动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1 善于培养能起到实际意义的动机在平陆县一中实习时,我常常向学生提出“你为什么参加体育活动?”“你对体育课的感受如何?”等问题。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这样回答:为了增强体质,为了保证学习。然而从他们的实际活动中分析,很大程度上这些动机并不是支配他们活动的主要动机,而是教师让学生接受的动机。教师不顾个体需要强制灌输高水平动机,不结合学生实际需要,直接干预他们活动的积极性。过高的动机水平造成的另一个后果是,它使学生不自觉地掩盖真实的动机,这将不利于教师的指导。以上情况充分反映出,要培养

4、能起到实际意义的学习动机,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真实动机,了解一个人的需要和活动动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任何活动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由某种动机引起、维持和指引方向的。对教师来说,必须了解学生的活动动机,以提高教育和教学的质量。为了解学习不同的体育活动动机,教师应该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西方心理学中称其为感情投入,这是了解心理动机的最佳方法。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水平的动机,不能以其“不合理”而加以拒绝。尤其体育本身的多种功能必然会引起学生对某个或几个方面的需要,加上每个人的需求强弱不同,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同。体育教学中要鼓励适宜于个体的有益动机。2 给予适宜的

5、反馈信息七十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归因论的方法一直十分活跃。所谓归因论,就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动的信息理论。人们常把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任务难度、努力程度、能力及其机遇各方面的条件。著名心理学家韦纳通过广泛的调查分析,概括出了四种主要归因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归因的不同会对人们的情绪、自我效能感、行为预期产生不同影响,并对后继行为产生重要作用。例如:同样是体育课,学习较差的学生,其中有人可能归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有人归因为“没有学好体育的能力”或是“老师教得不好”。这样在今后的学习中,前一种人可能用加强努力的办法改变不良的学习状况,后一种人可能表现出对学习无信心

6、而不愿意付出努力。又如:如果某学生把自己成功的原因归于机遇(运气),那他在未来的活动中就还会等待机遇的再次降临;而学生如果将成功的原因归因于努力时,那他就会在未来的挑战性任务面前更加倍地努力学习。可见,归因倾向影响学生的情绪体验、成就期望和自我形象的形成,同时这些反应又会成为影响以后成就的原因。在归因分析中,努力因素对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已经被证实。然而学习中反复强调学生的努力不够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应该使学生不断地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断地给予成功的反馈,才能使他们努力下去。这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的动机所设计的反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其一是要有具体的行为要求以备检查;其二是

7、任务难度要适于学生的水平,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的;其三是要善于不断的适时的提出新的要求。3 建立学生的自信能力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国外一些心理学家跟踪调查了数百名智力发展水平高,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大致相同的少年。当这些被调查的对象步入显示成果的年龄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的成为事业上的佼佼者,有的却无所作为。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心理定势在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自我肯定的内心倾向较稳定者,其成功率大都超过自我否定倾向明显放任的人。

8、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自信心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体育教学中要采取以下措施。3.1要有效地利用竞赛竞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斗志,满足个人的成就需要。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手段。在一个班级里,有奖励便有竞争。由于个人的成就需求存在差异,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同,追求成就动机高的人会积极进行身心运动,勇于克服困难;不过多计较外在的奖励,不过分苛求外在条件,而能上好体育课,认真训练,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在坚持提高体能与技术、获得身心健康的效益上会倾注更大的热情;他们对适度难度的任务具有挑战欲,也喜欢接受他人的挑

9、战,全力以赴地追求成功。尤其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或竞赛活动中,又有明确的客观指标和质量指标,如:速度、远度、高度、重量、正确度或艰险度等等,可比性与竞争性强。因此,体育活动是典型的成就情绪,对培养参与者的成就动机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竞赛具有激励学习动机的效果,但竞赛的结果,可能是少数人获胜而多数人失败。获胜者自然感到兴奋,而特别努力学习;然而失败者则可能灰心丧气。如果频繁地竞赛或测验,不仅会失去激励作用,而且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最好是按能力分组竞赛,使每个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3.2艺术性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教师在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时要巧妙地运用语言,尽可能少用否定性语言。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

10、工具。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如古人讲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应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即使错了,也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当然,表扬、激励、鼓舞都必须有的放矢,不失

11、分寸。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那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的信心,从而产生厌恶体育的情绪。4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项体育活动感兴趣,可以促使人们对此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产生持久的注意,并能保持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维,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体育活动要求人们付出较多的体力,比较容易产生疲劳或厌倦。但是如果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就会精神饱满、积极热情的投入,刻苦学习,努力进取。过去的体育教学中对“儿童中心论”的批评,使一些教师担心过多的考虑学生的兴趣会打扰教学计划,有损于教师的威望,使学生放任自己,教师的威严就没有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4.1注意教材

12、因素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教材特点,确定教材对学生的兴趣影响,分析学生的心理,选择适当的教材。如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把体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兴趣盎然,不知疲倦。研究表明,整个小学阶段兴趣不够稳定,对呆板单调的活动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因此,选择教材时,应以游戏为主,技术次之。游戏是少年儿童喜爱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其具有一定情节和竞赛因素,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在小学阶段,游戏是基本教材,占有较大的比重,是小学生将来学习复杂动作和技能的基础,因此,必须引起广大体育教师足够的重视;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受教师教学水平、学校体育传统和个人体育专

13、长与体育成绩影响,一部分学生开始有了体育的专一兴趣。可以考虑,选择以技术为主,游戏次之的教材。4.2变换教法体育活动中不断获得新的经验及感受是使其有乐趣的一个因素。教师应不断的变换教法和组织形式,以满足学生对新经验的需要。中小学求新好奇的心理比较明显。好奇心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探索事物或获得知识的认识心理。体育课上学生希望教学内容常换常新,使每节课教有新东西、新收获、新活动。体育教师应在贯彻大纲内容的前提下,尽量在新字上下功夫,如同是喊口令,可由教师喊或吹哨子做,也可由学生喊、教师轮呼口令做,敲击乐器做,音乐伴奏做等;同是队列练习,可排成四列横队、四列纵队、圆形队、弧形队等,只要教师注意教材内

14、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体育课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体育兴趣。同时,教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分散开小差时,教师用眼神暗示,就会集中学生注意力等。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4.3积极引导体育运动能够产生丰富的情绪体验,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是他们有的自我约束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这就需要对他们积极引导,使他们对体育产生兴

15、趣,争强好用是中小学生的突出特点,采取比一比,猜一猜,测一测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体育动机的目的。总之,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内部需要,并给予某种外部的诱因,才可以使学生产生体育动机,进而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参考文献: 1李金芳.谈如何激发厌学体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浙江体育科学,1993(4).36-38.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87-88.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174-178.4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72-73.5刘春艳.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江西教育科研,1999(1):53-55.6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38-40.7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25-30.8赵景先.论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培养J.洛阳大学学报,2000(3):26-28.9王明林.谈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J.淮阳师范学报,2005(11):16-19.10田澜.论小学生学习动机适应性训练J.现代教育科学,2003(8):39-41.11蒙妮奎博卡尔兹.学习动机的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