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经典课文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925449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经典课文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经典课文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经典课文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经典课文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经典课文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经典课文教学设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式教学设计学习内容:鄂教版九上第六单元第18课教学设想:一、课文分析:这是一篇议论文,课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短文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

2、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教学参考给我们老师的教学建议是:1、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有文采,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直至熟读成诵,这对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特色都会大有益处。2、初中学生对孟子的思想不可能理解得很透彻,只要就文章能说出一二就可以了,不必做过多延伸。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也不必多讲,只要能基本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就行了。水平较高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将这两章的论证方法做一点简单的比较,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三、我的教学思路:1、首先让学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这是理解的基础;2、接着让学生逐段理解归纳大意,然后将各段大意串起来,理清文章的论

3、证思路;3、最后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进行有效的迁移和拓展;4、让学生体会孟子论辩语言的风采。学习目标:1、掌握词类活用使动用法。2、熟读成诵,积累精彩的句子。3、理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观点。学习重点:翻译课文和诵读课文。学习难点:把握课文的论证思路和理解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观点。课前预习:1、你了解“孟子”吗?请你借助网络或书籍介绍一下他的生平故事和主要的思想。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人。是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义,主张“以民为本”,实行“王道仁政”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4、为轻”的观点。 2、标好段号,读课文至少三遍,注意节奏;3、将不会读的字在文中圈点出来,课文注解中有拼音的要将拼音抄在那个字或词语的顶头。畎( qun )亩 傅说( yu ) 胶鬲( g ) 孙叔敖(o ) 百里奚(x ) 行拂( f) 曾(zng )益 拂( b )士4、结合课文注解完成下面的词语或短语的翻译:舜发(起,指被任用)于畎亩(田间、田地)之中,傅说举(被选拔)于版筑(筑墙的时候坚实)之间,胶鬲举于鱼盐(贩卖鱼和盐的人)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狱官),孙叔敖举于海(海滨),百里奚举于市(集市)。故(所以)天将降大任(责任,使命)于是(这样)人也,必先苦(使痛苦)其心志,劳(使劳累)其筋

5、骨,饿(使饥饿)其体肤,空乏(使受贫困之苦)其身,行拂(违背)乱其所为,所以(用这些办法 )动心(使他的心惊动)忍性(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曾益(增加)其所不能。人恒(常常)过(犯错误),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思虑堵塞),而后作;征于色(表现于脸色),发于声(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而后喻(了解)。入(指在国内)则无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出(指在国外)则(如果)无敌国外患者,国恒(常常)亡。然后知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而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衰亡)也。5、哪些词语的翻译最没把握?请用红笔划出来。6、你认为这一篇课文的词语翻译的特点是:(主要是看学生是否留意到“

6、使动用法”。)7、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哪些方面的问题? (主要是看学生能否把握文章的大意。) 课堂学习:一、检查预习(一)检查预习明确读音(二)检查预习明确诵读节奏(见课件)(三)检查预习明确重点词翻译1、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预习的“重点词翻译”部分,解决疑难之处。2、教师点拨疑难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 。 曾 通 增 ,意为 增长 。 困于心,衡于虑。 衡 通 横 ,意为 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通 弼 ,意为 辅弼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说 同 悦 ,人名使动用法:苦 : 使痛苦 劳: 使劳累 饿: 使饥饿 空乏: 使贫困缺乏 动: 使惊动 忍: 使坚强 二、翻译和背诵课文(一)学生

7、自己自由翻译(二)教师点拨难点(三)学生齐翻译(译文见课件)(四)学生背诵课文由译文到课文三、分析归纳课文(一)学生分别归纳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第一段:就一系列典型事例阐述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经受磨炼的益处,并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 小结:本文阐述的道理: 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二)思考并讨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你从古今中外再列举一些事例。古代中国: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曹雪芹晚年衣食不保而留红楼梦外国: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最后成为伟大的音乐家。海伦.凯勒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视力和听力,还成了哑巴,但她凭着自己的惊人的毅力战胜了命运,最后成为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等,创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四、朗读课文,直至成诵。课后作业:背诵课文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请摘抄1 2句。 思考: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