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吴朝晖值得重视的比喻论证.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992293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吴朝晖值得重视的比喻论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吴朝晖值得重视的比喻论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吴朝晖值得重视的比喻论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吴朝晖值得重视的比喻论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吴朝晖值得重视的比喻论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吴朝晖值得重视的比喻论证.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值得重视的比喻论证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 吴朝晖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作文教学备受重视,尤其是议论文教学。纵观近5年课标卷的作文命题,大多数的作文材料及话题均适合采用议论文来写作。只是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才开始较为系统的议论文写作训练,平时的训练量不够足,在证明文章观点时经常是“论点+论据”,文章缺乏展开论证的过程,说理往往不够充分。训练学生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是让论证“丰满”起来的关键。其中,比喻论证是值得重视、值得让学生掌握的方法之一。一、 说理通俗易懂,是增强文章说服力的利器比喻这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是大家都熟知的。把它运用到议论文的论证过程,能够深入浅出的论述某些抽象、枯燥的道理,增

2、强文章的说服力。在古时候,争辩的双方就已经喜欢运用这一方法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在百家争鸣过程中,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便于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都积极著书展开争辩。在论辩过程中,运用比喻来说理是很常见的。选入人教版的初中、高中教材中的孟子与庄子的散文中,比喻论证比比皆是。例如,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庄子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运用日常生活与大自然中常见的现象来设喻,并不需要长篇大论,自然而然的就能达到说

3、理的目的。平时我们留心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许多名人大家在表述观点、在撰写文章时也常常会运用比喻论证。鲁迅的拿来主义中“大宅子”的设喻就是一个经典。这些值得我们借鉴的例子都表明了比喻在说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在议论文写作中,把道理说得浅显明白,别人才容易理解与接受。我们也知道,高考作文的命题是要遵循取材的生活化的,就是说,高考作文涉及到的话题内容,是学生亲身体验过的,或是能间接了解到的,学生均有话可说的。但是,要把话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就考验到学生的写作能力了。在备考高考过程中,把比喻论证列入训练序列,让学生注意比喻论证的运用价值,在写作中主动运用比喻论证,把抽象、枯燥的道理阐释得通俗易懂,这是达到

4、论证“丰满”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文章的说服力度。二、 说理生动形象,易于感染人,是给文章添加文采的锐器十年前,在全国逐渐铺开的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高考满分作文惊艳亮相。最初进入人们眼帘的一批优秀文章成为接下来数年时间里学生争相仿写的对象。其中不少精彩片段中,比喻论证成为了亮点。如2005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你我共辉煌一开篇,便是由三个比喻、对比构建的假设复句组成的一组排比句:“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也应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天,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也应明白,一株独秀不算英雄,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也应

5、明白,一船独行不算风景,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这样充满张力,充满醉人的芳醇的“凤头”,怎能不赢得评委老师们的欣赏呢?当枯燥的说理与活泼的比喻结合在一起时,便是使得文章增添文采的时刻了。你可以不着痕迹的运用:“在我们的心里总有一盏灯,时时闪耀着温暖的火花,照亮我们心底的仁慈。在这世界上总有一群人,时时守望着那盏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让它照亮冰冷的角落。(宋静海守望心灵的灯)”也可以对事例中的人物进行比喻:“是萧萧凉风中那株孤立的青竹吗?是清崖上那壶清冽的美酒吗?还是惨淡夕阳下那片流浪在天边的白云?稽康呵,为何你活的潇洒淡泊却给后人一壶沉重的浊酒,一杯不羁的孤傲?(祝令瑞心清何惧红尘浊)”

6、当我们把那些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作为喻体,抓住它们与要证明的本体(即论点或说理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进行说理之时,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会让我们的文章赢得文采方面的肯定,让我们的文章在评分等级上更上一个台阶。说理过程展现出的文采,会给论证的“丰满”增加一份韵味。三、 能充当比喻论证的事例涉及面广,实际操作性强在高三的议论文训练序列里,大多数教师首选的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论证,接着是假设论证。毕竟这两种论证方法的训练易于让学生上手,且易于突出思辩色彩。只是我们应该看到,比喻论证中使用的事例有着自己的特点,涉及的面是很广的,学生在写作中有着蛮大的选择余地,写作训练的操作性挺强的。比喻论证中使用的

7、事例不同于其他如类比法、对比法、例证法、归纳法等论证方法中的事例的。事例真实才能胜于雄辩,类比法、对比法、例证法、归纳法等论证方法中运用的事例,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些论证方法中的事例是作为铁的事实参加论证过程的。就如类比法是同类真实事物的类比,例证法是以真实事例证明之,归纳法是通过真实的事件归纳出结论。这些事例甚至真实到生活中的某人某时某地,有时即使不能具体到某人某时某地,也“必有其事”。 而比喻论证是一种比喻性的证明,作为喻体的事例并不要求以真实性为前提,可虚化一些的。孟子是以雄辩而著称的思想家、政治家,在他的著作孟子里,大量运用了比喻来说理,在比喻论证中使用的事例,涉及到方方面面。他大量

8、引用诗经尚书论语志礼等经典诗句作比,如“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鍭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回答齐宣王的问话时引诗经内容作比,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告诉齐宣王公刘好财、太王好色,可不管是好财还是好色,本身都不是过错,怕的是不能控制私欲,损害人民利益,只要与民同乐,便足以施行王道,得到人民的拥护。孟子常选取历史传说作比,如尽心章句上中,“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通过选取舜与跖的历史传说,来告诫人们

9、追求圣人之道的方式,即圣人与常人的不同之处就是求善和求利的不同,让我们以此为鉴,端正身心,以免误入歧途。孟子善于观察,他喜欢在论辩中以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为喻进行论辩,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说明极为深刻抽象的道理。这种比喻,能有力地增加孟子论辩的浩然之气,噎得对方面红耳赤却又哑口无言;有时,孟子也会引用一些民间故事或者自创的完整故事作比,而选取的这些故事都包含有深刻的道理,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典型性、整体性和趣味性,因而这样的故事中有许多后来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寓言,如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箪食壶浆等等。孟子也常引用大自然中的事物或者自然现象作比,这样能让孟子在辩论中很好地体现自身论辩的真实性和

10、有力性,使对方无从反驳,欣然接受。例如,“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这里,孟子以“水能灭火”为喻,来说明仁必定战胜不仁,仁政一定能够打败暴政,我们绝不能因为一杯水灭不了一车薪之火,就说水不能灭火,不能因为力量对比的悬殊,就怀疑仁的力量。孟子用自然界中水能灭火的道理来宣扬施仁政是当时社会的大势所趋,再适合不过了。孟子中众多的事例告诉我们,不论选用何种事例,比喻论证所用的事例只是要求包含一个与本体(即论点)相同的观点即可,不必追究事例是否真实,就如神话、寓言这些虚构的内容也可以采用,这是喻体(事例)

11、虚构性的特点。学生理解了比喻论证所用事例的这些特点,在考虑喻体的选择时,选用事例的范围就颇大了。在此基础上展开比喻论证的写作训练,对学生而言,就不会是一件难以操作的事情。我曾上过一节让论证更“丰满”之比喻论证的高三视导课,当时评课的老师提及一点,说我“敢于”选比喻论证这一知识点来上公开课。由此可以看出比喻论证在高三的作文训练序列里中是一个难点的。但是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比喻论证在促使论证“丰满”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如果我们能对此予以重视,在作文训练中把比喻论证与正反对比论证、假设论证、例证法等结合训练与使用,那么,让论证更“丰满”将不难达到。“喻巧则理至”,有了足够的重视,加以适当的训练,在考场上比喻论证会展现出它独有的风采的。参考文献:1. 胡博越孟子的譬喻探析2. 梁冰什么是比喻论证(陕西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年第4期)3. 高中议论文比喻论证作文训练指导(百度文库)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