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能结合型人才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成}.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922388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能结合型人才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素能结合型人才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素能结合型人才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素能结合型人才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素能结合型人才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能结合型人才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能结合型人才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成}.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素能结合型人才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于海宁【摘要】本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积极寻找培养素能结合型人才就业创业能力的具体措施,通过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自身素质,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对指导高职职业教育实践,加快高职职业教育中相关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高职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就业创业指导近年来,随着大批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学院,各大学院大量扩招,这就使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凸现出来。面对这些个性鲜明的90后毕业生,如何培养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如何与企业成功对接、如何在与本科毕业生共同竞争中最大程度的发挥高职学生的

2、优势,将是我们要面对的最严峻的问题。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浅析(一)学习能力不足。从培养目标上来看,本科院校侧重专业理论,而高职院校侧重点在专业技能。现实社会中,如果想取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必须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高职院校学生在入校前起点就不高,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自身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校方面对其掌握程度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学生个人能力提升空间不太大。(二)自身素质欠缺。目前的就业形势不仅要求毕业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等。然而目前,一些毕业生往往只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心理素质和职业操守等方面还存在

3、一定的欠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三)实践性知识缺乏。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中专升格而来。这类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而新招收的教师往往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理论知识扎实,但传授的大部分是一些“死”的知识。这就使学生虽然掌握了不少知识,但仅限于就书论书,没有实践性知识的支撑,导致实际操作的技能不足。而实践技能恰恰是很多工作单位所需要的。(四)学历层次局面尴尬。首先,虽然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用人单位看重的往往还是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类型。当用人单位要招聘企业的技术人员或管理干部时,先想到的是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招收一线工作人员

4、时,先想到的是中专、技校的学生。其次,大专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遍的心理误区,认为自己是高知识高技能型人才,理应有较高的报酬和职位。然而事实是大专生做管理工作时能力有限,做一线工人心态上又很难接受。自己本身没有一个正确的自我定位,对职位的要求过高。因此,面对这个学历层次,就业问题就显得尤为尴尬。二、素能结合型人才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措施(一)开展针对本专业切合实际的就业创业课程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当今90后高职大学生这一群体,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没考上普通高校而选读高职院校的,而仅有一小部分学生是因为

5、学技术找工作而选读高职的。大部分学生对就业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或对该问题持模糊态度,甚至对服务行业存在偏见。 针对此种现象,高职院校首先应在新生入学初让学生作初步的职业规划。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制定正确的学习计划。其次,穿插行业带头人讲座或参观企业等形式帮助学生制定正确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正确认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不同及学院特色,增强学生们对高职和本专业的信心。同时,在校的两年中,要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开设与本专业相对应的课程。高职毕业生大多数工作在岗位的第一线,为此,作为学校要指导学生明确个人发展前景,自我定位和奋斗目标,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

6、身特点,用长远的眼光指导自己择业。作为学校还应该安排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开设有关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人文知识的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创业能力。通过开展创业辅导专场、模拟创业大赛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坚韧性、合作性、刻苦性,完善学生们的创业素质、创业意识。在学校就业创业课程设置上,增加安排到企业一线参观见习的机会,安排行业带头人或创业案例成功者作为就业创业课程教师,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成长。(二)突出职业化特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院毕业生一般就业于企业生产一线,对高职毕业生来讲,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教学中,要已学设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节课都在和谐

7、的气氛下进行,并在课程中渗透学院职业化特色,在学习过程中多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出调理严谨的作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当然仅仅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是不够的,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素能结合型人才,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二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学校社团活动、团会、座谈、演讲、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活动中,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贯穿于各项学生活动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责任感,养成艰苦奋斗的职业习惯。在这些活动中所形成的能力会迁移到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使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

8、的工作岗位。这样在毕业后才能安心工作,把职业当成毕生追求。作为一所服务类高职院校,更要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高职学生从事本行业,他们的服务意识不仅关系到企业信誉和发展,还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因此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尤为重要。只有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才能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三)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处于大众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虽然高职高专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相比有许多劣势,但是,高职院校学科专业设置都是以市场为主导,培养的是可以从事某种专门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人才。因此,要想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就要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

9、制度,提倡一人多能、跨专业的证书考核,为以后就业奠定基础。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学生必须按照要求反复练习,熟练操作,只有动手能力强操作水平高的学生才能通过职业技能资格认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作为院校也要保证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说服力。要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就必须在职业资格证鉴定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际操作项目要求执行考核,宁缺毋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已取得资格证的学生在企业迅速适应,达到企业要求。企业也无需再对他们进行上岗培训。这样既节省了企业资源又提升了学院办学声誉。针对我院学生情况,要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

10、能通过职业技能资格证认证难度较大,对教师训练方法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作为学院重点就是要定期安排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实习实践,使教师亲自从事具体专业技能操作,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教育教学水平,使学生都能顺利取得职业资格证。(四)借鉴国外高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大力深化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工学集合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发达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所谓“高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是指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时

11、间、工学交替的方式,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学习基础知识和进行技能的训练,另一 部分时间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形成了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世界发达国家高职学生的培养模式来看,大多都突出“工学结合”的特点。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澳大利亚的“TAFE”培养模式,都是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都会给学生一个实际操作的真实环境,让学生通过实践动手,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在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更加牢固扎实。“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资源设备,给学生创造完善的便利条

12、件去与企业接触,增加学生就业的自信心。同时也可通过企业反馈的信息了解用人单位需求,调整教学改进措施,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企业一方,面对服务行业的“用工荒”,可以掌握毕业生信息,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管理要求结合到日常教学中,降低企业日后招聘、培训等成本的同时,也能及时发现人才、定向培养,节约了企业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大量的合作成功案例充分的证明,发掘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定向培养,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使学生对工作岗位、企业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有助于更快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快的适应就业后的工作环境。作为当今“90”后大学生,深化“校企合作”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

13、识,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更早的熟悉社会,适应社会。为日后个人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通过借鉴国外高职教育先进的培养模式,我国的高职教育“校企结合”模式还需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转变观念,打破政策法规与体制方面的约束,深化合作。在课程设置上,把企业的职业培训与日常教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了解市场动态,与行业共同制定职业资格标准,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让学院办学更有针对性;加强与名企合作,并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在将来更好的胜任岗位工作。深化“校企合作”还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在一些具体合作问题上,还需要政府支持、行业促进,使“校企合作”真正开展下去而不是一

14、些空喊的口号。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关乎学院的生存发展,作为学院要结合社会需求,全面分析、整合资源,从思想上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的就业心态,从实践中积累学生的一线工作经验。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富有竞争力的优秀大学生来。参考文献: 【1】王江红, 刘景江.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职业教育研究, 2009.9.【2】曹晔,邵建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J.职教论坛,2006.7.【3】王碗.中专升格高职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4】张炜颖.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6(20). 【5】张波.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研究,2011.6.注释 夏梓祥,李江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构成及特征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6(2):15. (作者简介:于海宁,男,1985年生,汉族,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学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