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992081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生的各种年龄划分及称谓 一、 人生分九段,中国古代的年龄划分古代根据男子成长过程的生理特点,以十年为单元,将人生大致分为九个阶段。分别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说来相当有趣。始于战国,成书于秦汉的礼记礼上第一记载:“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大意是说:男子十岁称幼,开始入学读书。二十岁称弱,举冠礼后,就是成年了。三十岁称壮,可以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了。四十岁称强,即可踏入社会工作了。五十岁称艾,能入仕做官。六十岁称耆,可发号施令,

2、指挥别人。七十岁称老,此时年岁已高,应把经验传给世人,将家业交付子孙管理了。八十岁、九十岁称耄百岁称期,到了这个年龄,就该有人侍奉,颐养天年了。古人之所以如此划分,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尽管这些观点,某些地方有点主观、片面,但总的来说,是符合人生规律的。古人提倡十岁入学,今天我们规定七岁入学,尽管相差三年,但在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应该是符合现实要求的。尤其古代提出三十“有室”,这和今天世界一些地方盛行的三十结婚,晚婚晚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人的寿命延至七、八十岁以上。民间流传的“二十三十青少年,四十五十正当年(即壮年),六十七十满街转,八十九十不稀罕”民谣,这和“四十

3、称强、五十称艾、六十称耆、七十称老”的提法,如出一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祖先,对人生年龄的分段,分明是极为科学和合理实用的。 二、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提出了新的年龄划分法 45岁以下为青年, 4559岁为中年, 6074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 7589岁为老年,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这五个年龄段的划分,将人类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这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1994年以前国际对人口问题通过划分标准是三个年龄段:零至14岁为少儿;15岁至64岁为劳动力人口;64岁(中国60岁)以上为老年人。三、 在中国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组, 即青年组(29岁以下), 中青年组

4、(30一39岁), 中年组 (40-49岁)和中老年组(50岁以上)。1.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划分 婴儿 00.6 幼儿 0.62 儿童 36 少年 714 青年 1535 中年 3660 老年 61 2. 一般来说,古人这样划分时间: 童年是12岁以下 12岁以上称为少年总角时代 20岁弱冠,就是青年了,也有人认为18以后为青年 30而立,就进入了中年 40不惑,称为壮年 50而之天命,当然算老年了 60花甲 70古稀 80,90 岁 耄耋之年 100岁 颐之年 3.根据发展心理学划分: 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2岁 幼儿期23岁 学龄前期36、7岁 学龄初期6、711、12岁 少年期11、1

5、214、15岁 青年期14、1530岁 中年期3050岁 老年50岁以后4.国际上通常按: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对人口总体做不等距分组,分别称为少年人口,壮年人口,老年人口. 以人口总数为基数计算少年人口系数,壮年人口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还以壮年人口数为基础计算抚养系数,即 抚养系数=(少年人口+老年人口)/壮年人口 国际上还把1524岁年龄段的人口称为青年人口. 参考资料:经济社会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 我国将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规定为60周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6、人的生理状况的原因。人的一生分为婴儿、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代表了人从出生、成长到衰老的过程。划分老年人的标准主要是以人的生理机能开始衰老为依据。我国目前人口乎均寿命为70岁,但60岁后,体质已发生明显的变化,一般不再承担繁重的工作和重体力劳动。所以, 60岁作为老年人的起点年龄,符合我国大多数人的身体状况。 (2)参考了国际通用标准。国际上发达国家老年人年龄起点标准为65岁,发展中国家的标准为6O岁,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采用60岁作为标准较为适宜。 (3)同退休年龄相衔接。我国一般规定男60岁、女55岁为退休年龄,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虽然较早,但还不能称为老年人

7、。为了与多数人的退休年龄相衔接,将60岁作为老年人年龄起点与我国目前情况是相适应的。 四、中国传统年龄段的划分 童年:17岁; 少年:816岁; 青年:1729岁; 而立:30岁;(旧称:而立之年) 耳顺:40岁;(旧称:耳顺之年) 知天命:50岁;(旧称:五十而知天命) 花甲:60岁;(旧称:六十花甲)( 古稀:70岁;(旧称:古稀之年) 耄耋:8099岁;(旧称:耄耋之年) 高寿:100岁以上。 五、年龄趣谈 不满周岁的儿童:襁褓 23岁:孩提 童年:总角,垂髫 8岁(男):龄年 10岁以下:黄口 10岁(女):髻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 1315岁:舞勺之年

8、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 :志学之年 1520岁:舞家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蓓(信)年华 出嫁:标梅之年 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半百 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8岁:米寿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台,骀)背之年 99岁:白寿 100岁:期頣 ,人瑞 108岁:茶寿六、古代年龄的代称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黄口:本意是雏

9、鸟的嘴;指代婴儿。 垂髫(tiao):幼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髫:儿童垂下的头发,因此称儿童或童年为垂髫;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束发:古代男孩成童,将头发束成一髻。因此用束发代指成童,当指八岁以上的儿童。 总角:古代男女末成年前束发为两髻,形状如角,故称总角。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豆蔻年华:豆蔻,一种多年生植物。豆蔻年华喻指十三四岁的姑娘。 笄(ji)年:古代女于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加笄后就表示她已 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年”,又称“及笄”。礼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弱冠:仪礼曲礼中将男子二十岁称“弱”,到

10、这个年龄就可举行冠礼。其时身体尚弱,故称弱冠。 结发:初成年。汉书施仇传:“结发事师数十年,贺不能及”。后称元配为结发。曹植诗种葛篇:“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 而立:论语为政篇:“子曰:君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来因此称二十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人到四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知命:本意指认识天命。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以知命为五十岁之代称。 花甲: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来纪年,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年号,故称六十甲子,也称花甲子或花甲。每六十年一个循环,所以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古稀:七十岁的代称

11、。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mao die):指八十、九十岁。礼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六十以上曰耋。后来用“耄耋”泛指年寿高。 下寿 中寿 上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七十为中寿,九十为上寿。 期颐:称百岁之人。百岁为人生年数之极,故曰期。此时起居生活待人养护,故曰颐。礼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七、中国的年龄分段: 1童年。0岁6岁(周岁,下同) (1)婴儿期03周月; (2)小儿期4周月2.5岁; (3)幼儿期2.5岁后6岁; 2少年。7岁17岁。 (1)启蒙期7岁10岁; (2)逆反期11岁14岁; (3)成长期15岁17岁。 3青年。18岁40岁。 (1)青春期1828岁;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