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8)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91220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8)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8)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8)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8)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8)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套卷(突破训练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中考专题复习(突破训练8)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是否填写右上角的座位号。请按考场要求做)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用正楷字默写(12分,含书写2分)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口口口口口。(李清照醉花阴)(1分)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

2、哉悠哉,口口口口。(诗经•关雎)(1分) (3)好读书,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2分) (4)杜牧泊秦淮中表达了作者担忧唐王朝命运的两旬诗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分), (5)把杜甫望岳默写完整。(4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弟2至4越。 事实上,对于我们的感觉能力来说,(A)五官即使不愧为大功臣,但绝对不能被封为君王!这至高无上的称号,应当留给大脑。在五官废寝忘食地suj ( )外界信息的同时,大脑的神经细胞更为忙碌,它们通过横向连接和

3、反馈的回路,飞速地传递有用的信息,(B)它们无时无刻在进行着错综复杂的计算。大脑fy( )我感官多彩的性质和多种多样的本领,它所发挥的作用,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它。所有这些,科学家们还只是刚刚开始破解。 2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处填入恰当的词语。(2分) suj( ) fy( ) 3“它所发挥的作用,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它。”这句话中划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用一个成语来表述,这个成语可以是 (2分) 4文中划横线的A、B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A句改为: B句改为: 5请写一段话介绍一部文学名著。要求:(1)从水浒传、西游记和繁星。春水中任选一部。(2)这段话中必须选用下列词语中的两个。(4分

4、) 备选词语: 深入浅出 大气磅礴 清纯自然 直抒胸臆 曲折跌宕 栩栩如生 情真意切 行云流水 答: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6至9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专心致志 B益慕圣贤之道 精益求精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母色 义正辞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 8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 答: 9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 (2) ;(3) (3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0至18题。 (一)(15分) 不设防 王蒙 我有三枚闲章:无为而治、逍遥、不设防。“无为”与“逍遥”都写过了,现在说一说“不设防”。 为什么不设防?因为没有设防的必要。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

6、之念,无非礼之思,防什么?谁能奈这样的不设防者何? 不设防的核心:一是 ,二是 。 有人要我题字,我最喜欢题的乃是“大道无术”四个字。鬼机灵毕竟是小机灵。小手段只能收效于一时。小团体只能鼓噪一阵。只有大道,客观规律之道,历史发展之道。为文为人之道,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设防,只是小术,叫做雕虫小技。靠小术占小利,最终贻笑大方。设防就要装腔作势,言行不一,当场出丑,露出尾巴,徒留笑柄。设防就要戴上假面具,拒真正的友人于千里之外,终于不伦不类,孤家寡人。 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乃至敢于自嘲,意味着清醒更意味着自信,意味着活泼更意味着真诚。缺点就缺点,弱点就弱点,不想唬人,不想骗人,亲切待人,因诚得诚。不

7、为自己的形象而操心,不为别人的风言风语而气怒,不动不动就拉出自己来,往自己脸上贴金。自吹自擂。自哀自叹,自急自闹,都是一无所长毫无自信的结果,都实在让人笑话。 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设防是最好的保护。亲切和坦荡,千千万万读者和友人的了解与支持,上下左右内外的了解与支持,这不是比马其诺防线更加攻不破的防线吗? 之所以不设防,还有一个也许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没有时间。比起为个人设防来说,我们有更多得多、更有意义得多的事情去做。把事情做好,这也是更好的防御和进攻对于那些专门干扰别人做事的人。 因为不设防是不是也有吃亏的时候,让一些不怀好意的小人得逞一一乱抓辫子乱扣帽子的时候呢? 当然有。然而,从

8、长远来说,得大于失,虽失犹得,不设防仍然是我的始终不悔的信条。 (选自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有删改) 10作者主张“不设防”,其理由有:(1) ; ; ; ;(4分) 11根据第段把文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出来。(4分) 不设防的核心:一是 ,二是 12请简要分析第段语言的特色和表达效果。(4分) 答: 13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作者却主张“不设防”,请你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看法。(3分) 答: (二)(21分)词典的故事阿来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小学。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

9、书与教辅书,我甚至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并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业相。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 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