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是为了不错.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910216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错”是为了不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错”是为了不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错”是为了不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错”是为了不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错”是为了不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错”是为了不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错”是为了不错.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错”,是为了不错 基于低年级学生“错误”的“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研究 杭州市学军小学 洪惠华文章摘要:学生的学习必定会伴有“错误”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确”可能是模仿,而“错误”大凡是一种经历,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本文从 “错误”对话入手,首先阐述了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错误及其产生原因;接着提出了“错是为了不错”顺应儿童的认知特点,优化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注重教学的活动性、趣味性和探究性,以减少错误,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关键词: 分析错误 解决问题 优化策略 一、 问题提出。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允许学生犯错误,谁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有时一个学习

2、“错误”能反映一部分人的思维。就拿一年级的两道图画式数学问题来说,看似简单,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不少错误。下面是笔者与学生的对话。8个?个个(1) (2)直面错误一:第(1)题,5、6个孩子做成:6+2=8,第一次订正:8-2=6,第二次订正才正确。我把学生叫来:你好象在猜谜语,你怎么想出这些算式的?生:都是好朋友算式嘛!潜台词:不是这个就是另一个,总有闷对的时候!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错误”是一图四式的负迁移。一图四式是开放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部分、部分和总数进行提问。而用数学的问题是固定的,是定向分析和审题能力的一种体现,是在熟练计算的基础上了解学生能否根据图意选择计算方法而出

3、现的。然而,学生把两者混淆起来了。直面错误二: 第(1)题,大部分学生错成:8-2=6。我找来平时作业、发言各方面表现还不错的学生:师:你怎么想?生:哝,一共有8个苹果,拿出了2个,还剩6个,所以8-2=6师:2没有告诉你,从哪里来的?生:我想:2+6=8呀!师:看,你这个算式8-2=6,你算出了几?生:6师:6是这题要我们算的吗?它没有告诉我吗?生,舌头伸伸同样的问题去问中等学生,当说到“6只苹果已经告诉我们”时,他也强调一句:拿走2个,篮子里还剩6只,就是8-2=6呀!一般地,加法数学问题不会出错,但第(2)题有18人出错:8-2=6。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学生不想。师:你这个算式中的8是

4、什么意思?生:篮子里原来有8只苹果。师:2呢?生:拿出来了2个。师:噢,那为什么用减法?学生看看我,没有回答。师:那么你算出来的6表示什么呀?生:篮子里还剩下的(十几个人的回答如出一辙) 从三次对话中可以发现这类“错误”是受揭示减法意义时图样的影响。教材第一次出现减法时,出现的例子和练习大体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总数分成左右两部分,求其中的一部分。这一类对后面的用数学基本没有负迁移。另一种是求还剩部分,如:“原来有8个苹果,拿走2个,还剩多少个?” 图示表示,求的依然是“还剩多少个?”因此当出现上面两题时,学生很容易理解成“原来篮子里有8个苹果,拿出来了2个,篮子里还剩多少个?”看来,学生的“错

5、误”还不能常常直接用无情的“叉叉”封上,对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犯的“错误”,更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没有认真听,没有认真做。面对低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上存在的明显 “错误”, 研讨“错误”成为了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只有用课堂放大镜把学生的这种经历展示出来,才能顺应儿童的认知特点,优化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以减少错误,提高效率。二、 原因分析。教师关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 犹如中医中的“望闻听切”,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分析学生“错误”的本质问题。那么,低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容易出现哪几类错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归总学生错题分析如下:1、因习惯未形成而错。学习习惯是

6、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它是学生长期应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而形成稳固的学习行为。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因此容易出现:(1)“看图不看文字”的错误。学生年龄小,认的字不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读题习惯,而图画的阅读又不分年龄。比如: 学生不看文字信息直接数图画中左、右两部分人数, 导致错误列式: 9+4=13。(2)“没理解乱做”的错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文字太过抽象,读了信息不知其意,也不会反复读题去理解题意。比如学生在解决“学校合唱队原有54人,今年有18名同学毕业,又新加入15人,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的问题时,因不理解“毕业”的意思,看着“又新加入

7、”猜测“毕业”也是加入的意思,而乱列算式:54+18+15=87(人)。3)“暂时遗忘信息”的错误。数学问题的各个信息对大脑的刺激具有强弱的差别。强知觉信息往往会抑制弱知觉信息在大脑中产生的兴奋,造成对弱知觉信息的暂时遗忘而出错。比如:“小明和他的3个同学去儿童乐园坐小火车,每人要付8元钱,一共要付多少钱?”强知觉“3个同学,每人要付8元钱”,使学生顾此失彼忘记思考“小明也做火车”这个隐含信息,错成“38”。(4)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而产生计算错误。2、因干扰而错。干扰发生的心理原因,是当人的感觉器官受到某一强刺激的持续作用时,神经中枢就产生相当稳定的、集中的兴奋,形成优势兴奋中心,由于优势原则

8、的影响,在解题时,常常形成干扰而造成错误。具体表现:(1)定势性干扰。是指学生遵循机械的联系,按固定的习惯思路,套用以前熟悉的方法以及所形成的运算定势,思维没有随题目性质的变化而灵活地转移。如:一根绳子长100米,第一次剪去20米,第二次剪去30米,这根绳子还剩多少米?一根绳子长100米,第一次剪去20米,第二次剪去34米,这根绳子短多少米?结果有63的学生错误地认为第题的结果是100-20-34=46(米)。这显然是学生受到第题的定势干扰,不知不觉地把思维纳入到第题的解法惯性轨道中。(2)经验性干扰。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总结起来的一种“经验”,并纳入认知结构。它作为一种标准判断着以后学习

9、中的“是非对错”。其中,有些 “经验”产生了错误导向。如:学生认为,看到题目里有“还剩”“拿走”等字眼就用减法,如果有“一共”“飞来”字眼就用加法计算等片面理解。3、因思维问题而出错。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数学的核心,深刻而又活跃的思维是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然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即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逆向思维能力还没有有效建立。所以容易出现:(1)只能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写算式,不能逆向思考。如:小朋友种树,已经种了23棵,还要种50棵,原来要种多少棵?学生容易算成73-23=50(棵)。这个时期的学生就是按种树的完成过程来

10、思维的,因为“原来要种73棵,已经种了23棵,还要种50棵”。(2)不能理清数量关系,不能整体认知建构。新教材的解决问题重视情境的创设,呈现形式图文并茂,学生很难从花哨、杂乱情境中体会问题和信息间的内在关系。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成为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瓶颈。此外,教材中的例题教学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积累数量关系和结构。对于稍有难度的数学问题,学生就很难构建起基本的数学模型。比如第四册中:对话信息中有两个“我”,“怎么掰得不一样多?”学生首先要去看图研究:话语出自不同的小熊。这样,对学生收集有效信息、清晰建构数量关系都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干扰。(3)不能挖掘题目的本质进行综合分析。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

11、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尽可能地体现解题方法和解体策略的多样化。但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对多种解法云里雾里,一知半解,无从选择,不能挖掘题目的本质进行综合分析。三、教学策略。 “学生的错误是课堂教学的巨大财富。”积累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错误”, 以此为依据优化教学策略,采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一个探究问题的情境,引发一种自我否定的内在观念冲突,让学生在辨析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对原有思维过程的进一步反思,进而减少后续学习的“错误”。1、整合。(1)对比整合。 整体把握教材,深入挖掘例题和练习的内涵,让学生在整合中充分与原认知进行对比和顺应,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不仅仅是纯粹的简单模仿

12、,还需要整体理解和有效思维。为了避免学生“看到还剩用减法”的类似“错误”,可以采用题组呈现的方式,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比解读题组间信息的区别和联系上,力图使学生在对比中自觉揭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比整合可以是变式对比,也可以是逆向对比。如第一册教学时同时呈现:给了我3个1) 2) 现在我还剩9个球给了我3个 现在还有几个? 原来有几个?这一组数学问题的整合是属于变式对比,改变其中一个信息而产生数量关系的变化。学生在对比练习中很快发现两题的不同:第1题中没有学生要找的“还剩”这个关键词,要知道“现在”是多起来还是剩下,需要学生整体理解题目意思。另1人说“给了我3个”意味着“已经拿掉了3个”,现在要求

13、“剩下几个”,得用减法。而第2题虽有“还剩”,但“还剩”的数量已知,要求的是拿走前“原来有几个”,所以该用加法了。再如,同时呈现下面两题,学生在逆向对比分析中挖掘其解决问题的本质。8个?个个(1) (2)在这些整合过程中,学生感悟到这样一组组数学问题有共同的本质的解决策略: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求其中的一部分用减法计算,求总数则用加法。学生从做练习题到自觉发现概括的反思过程,也正是一个学生学习过程的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的思维从求异逐步走向求同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思维的提升过程。(2)系列整合。教学遵照知识点不挖深但知识面要拓宽的原则,可以把同一类的解决问题以例题为中心进行全面铺开,将例题散发出来

14、的外延尽可能地扩大,用系列整合的方式对例题做相应的补充和拓展,以帮助学生理解本质,减少错误。比如,第三册教了例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后,马上呈现“比较量”系列练习:出现 “特价”、“优惠”、“贵”、“还差”等生活词眼;除了“比多少”还整合了“比远近”、“比快慢”、“比高低”等这类数学问题。在系列研究中,学生逐渐清晰了“较大数”和“较小数”的内涵和外延,也明晰了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可以说,“数学问题”系列整合,有利于融合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点,有利于建构知识间算理的本质联系,有利于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视野,有利于减少“理解”上的错误发生。2、解剖。(1)突显主干。新教材的“解决问题”重视情境创设,呈现形式多为图文并茂。但是,有时因为情境的花哨使其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障碍,有时因为复杂的信息干扰使学生抓不住问题的主干。为了避免因此而产生的“错误”,引导学生 “修剪枝叶突显主干”,分析数量关系,形成基本的问题结构模型,就显得尤其重要。比如:(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