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90379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摩擦力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摩擦力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摩擦力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摩擦力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摩擦力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摩擦力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擦力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13.3 摩擦力课 型新授作 者张晓灵单 位大连市第77中学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过程方法1、观察有关摩擦现象;2、经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3、经历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4、学会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1、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2、通过对摩擦力的利与弊的分析,养成辩证看问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2、的全过程;了解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教学难点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测量方法、探究表格的设计和实验结论的归纳。教学用具探究试验用具:小车,弹簧测力计,大砝码,毛巾,棉布,长木板。演示实验用具:金属球、大米和杯子、塑料管和玻璃管、轴承模型。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在重力,弹力,平衡力之后,是力学中比较靠后的知识体系。本节课重在用实验探究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几个因素。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引出增多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开拓学生视野,学有所用。学情分析对摩擦现象,学生具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课使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更深刻一些。摩擦力一节是在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力学

3、知识之后,具有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新课。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演示实验:1)不用力推时,小车静止,水平方向受力分析。2)用一定的力拉小车,小车未移动。提出问题:小车处于什么状态?水平方向受哪些力作用?F静止静止 学生观察回答生:不受力的作用,所以处于静止状态。生:静止状态。拉力和阻力作用。通过提问问题,引导学生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分析,引出“摩擦力的存在”。用生活现象引入新课,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3)滑动的小车在桌面上停下来运动静止v提出问题:小车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改变的原因是什么?4)滚动的小车在桌

4、面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运动静止v板书:第三节 摩擦力二:进行新课板书:(一)摩擦力的分类教师语言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摩擦现象。演示2)中,小车在拉力作用下有运动的趋势,但由于摩擦力,还是处于静止状态。这种摩擦力是静摩擦力。演示3)中,滑动起来的小车的摩擦呢?演示4)中,滚动起来的小车所受的摩擦呢?板书: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板书(二)摩擦力的产生1、学生体验: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现在同学做一游戏:(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师:有相对运动,有摩擦力)(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师

5、:有相对运动趋势,有摩擦力)(3) 手平放在桌面上,不用力推或拉,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师:无相对运动,无摩擦力)2、教师点拨:板书: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 时或 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 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板书:(三)摩擦力的三要素1、摩擦力的作用点接触面上。vF滑动2、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F静止ff3、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测量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小车,小车静止。提出问题:此时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哪些力的作用?小车静止说明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有什么特点?提出问题:当小车滑动和滚动时,摩擦力大小如何测量?测量中什么现象说明

6、小车在匀速直线运动?板书 原理:二力平衡原理。方法: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摩擦力的大小。教师演示测量过程。板书(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推动地面上的箱子时,箱子越重,越费力,地面越粗糙,越费力,可见,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什么呢? 归纳学生的猜想:板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所受压力(重力)、接触面的大小有关(教师用简单语言说明,水平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 设计实验:提出问题1:摩擦力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提出问题2: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

7、重力)是否有关实验中,哪些量是变化的?哪些量是不变的?如何改变压力大小?要求:各小组讨论设计好实验步骤和实验表格。(实验器材在桌面上)要求:一个小组在前演示实验方案和实验表格。提出问题3:怎样研究摩擦力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呢?(教学过程同问题2)提出问题4:怎样研究摩擦力大小是否与接触面大小有关呢?(教学过程同问题2) 进行实验:让学生用设计的实验去进行验证猜想,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将班级分为3组,分别探究问题2、问题3、问题4。物理量压力大小/N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大小弹簧测力计示数/N摩擦力大小/N123 分析与论证:(实物投影展示实验数据)请同学们观察这几组同学设计的表格与你

8、设计的是否一致,不一致递给老师,(展示并进行评估)根据这几组表格的内容,同学们讨论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得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无关。(五)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认识有益摩擦图片:冰面上行走的汽车;手抓鱼;实物展示:生锈的机械;板书(六)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图片附相关摩擦问题。 如汽车打滑了,怎么办?自行车刹车是怎样增加摩擦力的?板书 1、增大有益摩擦方法: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2、减小有害摩擦方法:减小压力和减小接触面的粗

9、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分开(气体隔离和液体隔离)阅读教材视频展示:气垫船和机床加油模型展示:轴承模型演示实验:透明杯子中金属球在下吹起时运动方向观察。将最后金属球实验现象的解释留给学生。三、课堂小结: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我们主要采用了几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3)在探究问题时,采用了何种思维程序?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生:由运动到静止,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受到阻力的作用。生:小车受到阻力(讨论、回答)。模仿教师对演示2)的分析回答学生体验: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聆听教师分析。生:填空。生:学生根据体验内容理解。生:拉力和静摩擦

10、力作用。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生:滑动(滚动)摩擦力和拉力相等。匀速直线运动。生:运动过程中,测力计示数不变。观察学生思考、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生:控制变量法生:压力大小变化。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不变小组活动:设计步骤和表格、选择器材。学生演示实验。展示实验方案并进行评估,找出最佳方案。学生进行实验。收集数据观察比较,发表意见。学生对数据进行整理、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学生表述结论。讨论摩擦的作用和危害观察图片学生阅读“科学世界”栏目“摩擦与我们”,阅读后思考、总结增大摩擦及减小摩擦的方法。课后思考原因让学生讨论小结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使学生简单

11、认识摩擦力的种类。充分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更多的同学参与实验,更深刻感受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知识归纳能力。加深对摩擦力的全面理解。通过有效的问题设置,在学生原有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使学生逐渐理解摩擦力大小的测量方法和原理。教师通过示范,演示操作规则。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体会物理学中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在明确了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完整的设计出方案,充分体现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与部分实验小组的探究工作,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投影

12、注重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问题、归纳结论的能力和勇于发表见解的意识。德育渗透: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以致用,紧密联系生活。尝试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尝试用物理知识改变生活。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经历信息的处理过程,培养学生从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的能力,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多媒体展示视频和图片课堂练习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木块,使其做 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是3N。根据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自行车车闸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 B.火箭升空中火箭与空气的摩擦C.圆珠笔的笔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在家3、卫生间里,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卫生间地面应铺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C.脚底下放一条毛巾 B.人沐浴时穿的拖鞋底要带有凹凸花纹 D.穿鞋底光滑的塑料拖鞋课后作业必做:1、 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1)自行车刹车时,用力越大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