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兴元生态旅游示范区汉文化建设项目情况简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988115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中市兴元生态旅游示范区汉文化建设项目情况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汉中市兴元生态旅游示范区汉文化建设项目情况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汉中市兴元生态旅游示范区汉文化建设项目情况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汉中市兴元生态旅游示范区汉文化建设项目情况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汉中市兴元生态旅游示范区汉文化建设项目情况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中市兴元生态旅游示范区汉文化建设项目情况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中市兴元生态旅游示范区汉文化建设项目情况简介(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中市兴元生态旅游示范区汉文化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一、汉中概况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北倚秦岭、南屏巴山,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誉为“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西北小江南”。汉中具有4000多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是汉王朝的发祥之地,是汉民族和民族语言文字经过演变并重新命名为汉族、汉语、汉字的源头,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是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圣土,是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根据地和发明木流牛马的宝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栈道之乡,是人类最早开凿的第一条人工隧道石门的所在地,是人类最早制定“四避”交通规则之地,是国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的栖息

2、地,是地球同一纬度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水的源头。二、项目的政策和依据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升国家软实力。依据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要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断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按照刚刚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围绕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

3、,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彰显特色、市场主导、分类指导等七大原则。强调要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遵照国务院秦巴连片扶贫攻坚规划在战略定位秦巴片区作为未来区域交通重要通道,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重点建设汉中、十堰、巴中三大中心城市,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形态,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围绕陕西省第十二届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三个陕西”目标已成为全省各级组织和人民群众的行动纲要。结合省委省政府给汉中“循环发展,生

4、态宜居”的战略定位,并批准了汉中建设“一百万常住人口,一百平方公里建成区”的“双百”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陕政函2010161号文件)。同时,按照2011年汉中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陕甘川毗邻地区经济强市,特色鲜明文化旅游名市,生态良好宜居富裕城市的“三市”建设奋斗目标。以此制定的汉中旅游发展规划把“中华汉源 秦巴天府”作为形象定位、“以汉文化体验和原生态观光为核心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作为汉中旅游发展的总体定位。结合2013年9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时,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为全面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维护地区和平稳定,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5、和经济文化繁荣与交流新格局,指明了新方向。而历史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汉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贡献,不仅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更是丝绸之路繁荣时期茶马贸易中茶叶的重要产地及集散地。随着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速推进,汉中作为连接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圈的重要节点,特别是西汉、十天高速公路的贯通,宝巴高速、西城高铁、城固机场的即将建成,汉中正成为沟通东部与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汉中的后发优势必将进一步释放和彰显。综上所述,汉中亟待在建设生态文明、弘扬传统文化、推行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中,顺应大势、积极参与、有效作为。这也是提升汉中在区域发展中应有地位及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6、。三、项目区域现状和发展的必然趋势1、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汉中兴元生态旅游示范区汉文化建设项目,位于汉中市老城区以北,距城市中心4公里,规划总面积27.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片区的兴元湖因汉、唐时属兴元府而得名)。整个项目区域跨汉中市汉台区、经济开发区2个行政辖区5镇(街道办事处)31行政村(社区),区域内农业人口约1.5万户4.9万人;企业事业单位72个约5.2万人(含家属);因汉中市火车站、褒河物流园区等就业带动形成区域内非常住人口约3.4万人。区域内的主要群体农村居民2013年人均纯收入为70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年为22167元。项目区对外交通便利,108国道是项目区对外联

7、系的动脉;天汉大道和天台路对外连接108国道。但项目区内部尚未形成系统的道路等级,道路通行能力较低,公共设施落后,配套功能缺失,属典型的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的城乡结合部。统筹城乡发展,让村民转市民,实现人的城镇化,必将促进区域产业、城市融合升级发展。2、按照转方向、调结构要求,区域企业亟待升级转型目前,兴元新区范围内共有主要企业72家(注:不含自有或租赁房屋约300户的个体经营业主,这些经营业主中仅有1户纳税)。其中,工业企业35家、商贸企业10家、施工企业9家,其他企业18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6家,年产值2000-5000万元的1家,年产值500-2000万元的7家,年产值在100万元

8、以下的企业37家。全部企业2013年纳税总额7458万元。其中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的仅有2家,纳税额200-1000万元的企业5家,纳税额1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为48家,6家企业因停产等原因未纳税。根据72家企业现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存在严重环境污染应搬迁企业8家;有重大安全隐患应搬迁企业5家;停产、半停产或已异地转产企业2家;自愿或协商一致拟“退城入园”企业22家;无税收就业贡献企业6家;长期未生产经营涉嫌囤地企业23家。根据汉中经济循环发展、生态宜居的定位,以及南水北调“一江清水送京津”的汉江水质稳定达标的政治任务,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资源环境承载和土地投入产出总则

9、,除6家规模生产的企业外,依法、有序、分批对其余大多数企业实施搬迁,是实现转方向、调结构、盘活企业生产经营、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必然选择。四、项目实施的总体思路、定位和规划布局根据国家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陕西省对汉中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循环发展、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的总体定位(双百城市),结合汉中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市”建设目标(区域经济强市、特色鲜明文化名市、生态良好宜居富裕城市)。针对汉中独有的厚重人文历史、良好的生态气候环境和区域开发的实际现状,结合“三高一铁一机”(西汉高速、十天高速、宝巴高速、西成高铁、城固机场)对外交通条件改善和提高的契机,遵循“科学、严谨、责任、担当”的

10、理念,本着“以人为本、创新进取”的精神,奔赴国内外,对成功典型的开发建设范例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借鉴。又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和名流对该项目进行了论证和评判,同时又聘请了国际知名“世联”顾问咨询公司对该项目的开发进行了全程的策划和定位。对整体项目开发实施形成了一个大的思路 “一个核心、三个重点、四大突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六位一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定位,最终打造“八大产业中心”的规划布局。1、一个核心,三个重点,四大突破一个核心:在项目开发建设中,首先打出一张文化旅游的核心牌。汉中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同时是两汉三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和承载地。把这些悠久深厚的文化、历史

11、、人物、典故、名胜、古建筑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梳理、整合、提炼,按照文化旅游的规则,即“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旅游的文化是没有活力的”。把项目打造成一个传承文化遗产的精品、极品,以及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项目,以此来带动人气、汇聚人气、活跃人气,作为整个项目的引爆点和辐射点。三个重点。重点之一:搞好规划设计。为了有一个严谨、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项目从国际规划设计领域中选择了多家最顶端的规划设计公司,根据各家公司的专长和成功的案例,对应区域的不同,分别进行规划设计,在每个阶段设计形成雏形时,又邀请国内外规划设计名流和专家,针对不同时期

12、的项目成果进行了严肃、认真、公平、公正的评审,最终形成了一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品质建成的实施方案。重点之二:重点实施并搭建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这一大舞台。目前汉中主城区已与项目所在地兴元湖片区连成一体,呈现出城中有村,村在城中,农村与城市发展现状不匹配、不协调、不一致的现象,这表明城乡一体化已经迫在眉睫。同时,结合汉中的城市总体规划和未来满足汉中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重点实施好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项目在整体定位上融合“传统与现代,古朴与时尚”为一体;汇集“居住、金融、娱乐、教育、医疗、会展之大成”,最终建设成一个城市功能齐全,设施设备完

13、善,人民生活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重点之三:重点打造好“水和生态”这两大特色,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汉中地表水资源丰富,雨水充沛,气候湿润,是世界珍稀动物的栖息地,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负氧离子充足。项目充分借助这一优势,并利用褒河水库得天独厚的1.2亿立方米储量的丰富水资源,把整个项目区打造成具有灵气的活水滨水城、具有生机的绿色生态城。真正实现用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人气,用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聚集人气,用园区产业、商贸、娱乐、金融、居住、休闲、度假活跃人气,从而实现项目经济大投入、大产出、大回报,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3)四大突

14、破。突破之一:政策突破。在现有宏观调控的形势下,我们抓住机遇,审时度势,积极有效利用现有政策,“用项目对接政策,依政策拉动项目建设”。突破之二:资金投入突破。紧紧围绕以“三百亿元实现天赋江南之水域,千亿元打造中华之汉城”这一宏伟目标,项目着力在资金投入上实现资本运作突破。在整体项目的投资实施上,进行了科学划分和准确定位。项目初期建设计划投资三百亿元,项目总投资近千亿元;在项目资金筹融上,充分利用公司现有资金启动项目,充分利用合作方存量资产进行梳理、整合,又用滚动发展的方式与银行金融产品进行有效对接,从而建立畅通的融资渠道,突破性地实施资本运作,以此来全面带动项目实施。待项目初步建成规模时,对广

15、大社会资源进行适度的合作和广泛招商,从而持续推动项目建设,真正突破性实现“三百亿元实现天赋江南之水域,千亿元打造中华之汉城”的投资需求。突破之三:土地开发使用上实现突破。在项目范围内,多种属性土地并存,项目充分利用现有国有建设土地直接对项目进行公共设施与公益事业打造;合理利用现有商业用地,对项目进行快捷的开发建设;在充分有效实现“双赢”的前提下,通过对协调区平稳顺利的拆迁,合法、及时将集体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和商业建设用地。在协调区土地的利用上,充分使用好现有用地指标,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追加指标,以满足项目开发建设用地需求。突破之四:在项目宣传推广上实现历史性的跨越突破。紧紧围绕“汉家发祥地、中

16、华聚宝盆”和“汉人老家”的主题,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大型纪录片汉源;与三联生活周刊、新潮等顶级权威媒体,以及葛剑雄、王立群、易中天等国内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著名学者进行深度合作,发表专题报道、举行专题论坛和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另外邀请著名导演张艺谋,在项目所在地拍摄大型汉文化剧作,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宣传,使每个中国人为汉中是“汉族、汉语、汉字、汉文化发祥地”而震撼,为回“汉人老家”而向往,使每个汉中人为之骄傲和自豪。2、六位一体 (1)城乡统筹:通过对项目区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品质建成,实现区域内城乡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与改善。 (2)社会保障:实行高额拆迁标准补偿,做到拆迁补偿金直付被拆迁户,并给予人均相应的居住房和商业用房保障,同时把被拆迁户的养老和就业问题也列入保障范围之内,确保拆迁区群众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一是征地价款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