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源系统防雷知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864886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电源系统防雷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通信电源系统防雷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通信电源系统防雷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通信电源系统防雷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通信电源系统防雷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电源系统防雷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电源系统防雷知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信电源系统防雷知识一、危害今年,济南地区雷雨天气尤为频繁,频繁的雷击造成了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同时也给我公司的通信设备造成了严重损害。雷击的产生 轻则损坏设备电源板、用户板,重则烧毁重要通信设备,严重影响了 我公司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转,并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直接损失即为 造成高昂的设备损坏,同时也会造成话费损失、客户追偿、客户流失 等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测。电路板及元器件损坏设备损坏雷电简介一) 雷电产生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其物理成因仍处于探索阶段,比较流行的 是起电学说。根据这种学说,雷电源于异性电荷群体间的起电机制。这里所说 的异性电荷既可以是带大量正负极电荷的雷云,也可以是附有大量感 应

2、电荷的大地或物体表面。同时,异性电荷之间存在着电场,当电荷 量增大或电荷间距缩小时,电场强度增大,若场强增大到超过空气的 击穿场强,就会发生大气放电现象,伴随着强烈的光和声音,这便是 人们常说的电闪雷鸣。二)种类我国的雷种主要有直击雷、球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等四种。危害通信电源的雷击,大部分是雷电侵入波或感应雷,若通信电 源遭直击雷或球雷,安装在附近的其他电信设备一般也将被损坏。雷电侵入波是雷电发生时,雷电流经架空电线或空中金属管道等 金属体产生冲击电压,冲击电压又随金属体的走向而迅速扩散,以致 造成危害。感应雷是指感应过压。雷击于电线或电气设备附近时,由于静电 或电磁感应将在电线或电气设备

3、上形成过压。没听到雷声并不表示没 有雷击。三)现状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热岛效应加剧,高层建筑造成大气 静电场畸变,使雷击概率增大。同时,城市基础通信设施大幅增 加,也大大提高了雷击概率。通信设备遭到雷击的严重威胁。另外,导致雷击灾害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防雷 意识仍停留在传统避雷针阶段,对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造成的危 害没有深刻了解。三、通信行业特殊性一)概述通信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 通信系统复杂程度 通信系统涵盖内容多样,设备种类繁多,诸如电源、信号、高频、 低频、有线、无线等各个方面。设备、线路等极易引起雷击事故,防 不胜防。2. 通信系统环境 不同的地理环

4、境及各类通信系统不同的用电制式用电环境也决 定了通信防雷的特殊性。二)雷击问题突出的原因 近年来,在通信系统中雷击问题日益严重,综合来讲,主要原因 如下:1. 设备数量增加 设备数量增加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例如,80 年代邮电部建设 资金约 2 亿/年,现今已大于1000 亿/年。2. 集成化程度提高,增加了设备敏感性 美国通用电气研究表明,现有电子电气的抗浪涌等干扰能力较50年代下降106108倍。3. 大气污染造成气候环境恶劣,雷击频发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市状况总体来说相当于每周面对一次雷击 的风险。四、通信电源的防雷 一)雷击通信电源的主要途径1、电力变压器高低压侧的电力线。2、微波、

5、移动基站用的铁塔避雷针及天馈线。3、出入局(站)的通信电缆。4、通信机房。5、通信系统的接地线。6、水管等金属物体。 二)供电线路和设备的防雷措施(1)通过接地体泄放到大地,这是防雷最常用的方法。(2)分流:实际上也是一种泄放到大地的一种,比如铁塔避雷针 通过引下线接入到地网。(3)屏蔽:是利用各种金属体来阻挡和衰减施加在电子设备上的 电磁干扰和过电压能量,具体可分为建筑物的屏蔽、房间的屏蔽、设 备的屏蔽和各种线缆的屏蔽。(4)限幅:用避雷器件连接到电路中,当电压超过一定值时,就 会短路泄放到大地。其目的是抑制从线路传导来的过电压和过电流。(5)均压:平衡各处电位,焊接各处接地体使之共地共网,

6、实际 上就是我们常说的联合接地。(6)高抗雷强度:即提高设备、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建筑物等 抗雷击的能力。接地电阻的阻值要求愈小愈好,不能超过规定值,根据我国目前的规定,各种通信局站的接地电阻值不应超过规程规定的标准。具体措施有:1变压器高、低压侧均应各装一组氧化锌避雷器,尽量靠近变 压器装设。2严禁采用架空交、直流电力线进出通信局站。3埋地引入通信局站的电力电缆应选用金属铠装或穿钢管的护 套电缆,护套两端就近接地。4自通信机房引出的电力线应采用有金属套管或将其穿钢管, 在屋外埋入地中的长度应在10 米以上。5通信局站内的交直流配电设备极电源自动倒换控制架,应选 用机内有防雷措施的产品。6在市

7、电油机转换屏输入端、交流配电屏输入端三相线及零线 分别对地加装避雷器,在整流器输入端、不间断电源输入端、 通信用空调输入端均应按上述要求加装避雷器。三)常见问题综述通信机房设备雷击防护常见问题如下:1. 过度依赖外部防雷2. 缺乏对直击雷的认识3. 缺少分级防护4. 接地5. 安装规范 四)解决方案1过度依赖外部防雷该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忽视了感应雷的危害,仅在机房安装避 雷针及地网等。要做好防雷措施,首先要了解雷击保护的分流模式。一个完整的 雷击电流通过如下途径泄放:50雷电流泄放入地另外 50通过其他途径泄放:大约 10从水管泄放(金属)大约 10通过煤气管道泄放(金属)大约 10通过输油

8、管泄放(金属)大约 10通过电力线缆泄放最多大约 5或 5KA 的电流通过通信线缆泄放由此,解决方案为:对核心设备提供必要的内部屏蔽;安装防雷 器;采用等电位连接措施等。具体描述如图:2缺乏对直击雷的认识该问题主要体现在防雷标准引用错误,仅采用8/20p s保护。雷击冲击电流波形的定义为下图:雷击放电的模拟波形为:一个雷击放电的能量效应可以通过10/350p s脉冲电流波形来进行模拟。从而可见,感应雷定义为8/20p s,直击雷定义为10/350p s.因此,相对于该问题,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放案为采用正确的防雷标准,即采用10/350p s等级的防雷器。3缺少分级保护该问题体现在常规防护仅在开关

9、电源内配备C级防雷器,而缺少 分级保护,这样一来,防雷效果大大降低。针对该问题可根据雷击能量测算及设备敏感度设置多级防护。设 置方法描述为:4接地主要表现为三地分开,未采用等电位连接,易引发地电位反击采用等电位连接方案为:5安装不规范防雷器的安装细则为a. 防雷器安装需要依据IEC61312的要求进行b 已保护线路不可与未保护线路进行并行布防,否则会在已 保护线路上重新产生感应现象c. 防雷器的连接线长度应小于0.5m,否则过长的连接线会产生额外的电压降,仍然使设备损坏d. 防雷器需要与接地系统有良好的连接,如果防雷器安装在配电箱内,配电箱的接地排要有一根16 平方米以上的导线 与接地系统连接

10、。对安装规范纠正如下:a. 采用凯文接线方式b. 各级防雷之间需要留有规定的距离,或串接退耦装置c. 导线线径严格按照IEC61312标准的要求d. 线路走向规范,已保护线路不可与未保护线路并行布放五、小灵通基站的防雷小灵通基站点多面广,大多分布在室外楼顶,防雷非常重要。1、基站的接地,大多采用大楼顶部的避雷带,利用铜芯电力线 使基站接地排和大楼避雷带相连,连接前一定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 避雷带的接地电阻,如果接地电阻太大不能满足要求,要更换地点或 从地面做接地网,然后通过引入线接到小灵通基站的地线排。2、基站电源采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宜采用铠装电缆,两端的金属护外层应可靠接地,电源线应设

11、在避雷带的下方,距离远时,中 间应进行接地。3、严禁电源线、信号线架空进入基站。4、避雷针应可靠接地,每个信道尽可能加装信号避雷器。基站 的选址要尽量考虑防雷五、安全用电知识 电气安全涉及到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这两个方面都不能忽视。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安全用电对人身安全而言,是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触电分为直 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两种,不同的触电现象应采用不同的防护 措施。(1)直接接触防护措施 有绝缘、屏护、间距、漏电保护装置等几种基本措施。绝缘:使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从而隔离带电体或不同 电位的导体,使电流能按一定的路径流通。常用的绝缘材料有瓷、玻 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布

12、、纸、矿物油等。屏护:利用屏护装置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绝,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 近带电体,引起触电、电弧短路或电弧伤人。常用的屏护装置有遮拦、 护罩、护盖、箱盒等。间距:在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 他设备之间距保持一定的间距和距离。间距的大小决定于电压高低、 设备类型及安装方式等。漏电保护装置:在电路中采用高灵敏度、快速型漏电保护装置。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最大分断时间不大于0.25S。漏电 保护装置只能作为其他防护措施的补充防护,不能作为唯一的直接接 触防护。(2)间接接触防护措施通常采用接地、接零等防护措施。接地、接零保护:采用接地、接零保护措施后,当电器设备

13、发生 故障时,线路上的保护装置会迅速动作,切断故障电路,从而防止间 接触电事故的发生。双重绝缘:为了防止基本绝缘损坏或失效而引起触电事故,在基 本绝缘层之外另加一层独立的附加绝缘。(3)自动断开电源:采用适当的自动元件和连接方法,如采用熔 断器、低压断路器的过滤脱扣器、热继电器以及漏电保护装置,当故 障发生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动断开电源,防止接触电压的危险。2、安全操作规定(1)倒闸操作:指合上或断开开关、闸刀和熔断器等操作,应按 规定的操作顺序操作,复杂的倒闸操作时应一人监护,一人操作。基 本程序是:切断电源时,应先停低压,后停高压,先断分路负荷再断 主闸刀,防止带负荷拉闸;合上电源时,应

14、先送高压,后送低压,先 合主闸刀再合分路负荷开关,防止带负荷合闸。(2)不停电工作的安全规程:是指交、直流电源设备在日常维护 中或工程割接时,工作人员必须带电工作时的安全操作规程。一般规 则是:不停电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监护制度,由经过训练的熟练工作人 员操作,专人监护。工作中工具的裸露部分必须包扎绝缘物。带电割 接必须事先向有关部门书面报告,有关部门批准后方能实施。3、接地系统接地是指电器设备的某一部分与土壤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与土 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成为接地体。连接与接地体和电气设备之间的 金属导线称为接地线。接地按供电性质分直流接地系统和交流接地系统。直流接地系统 是为了降低通信系统中电磁

15、感应和杂波电压对通信品质的影响将电 源基准电位的某一电极接地,而建造的接地系统。交流接地系统是为 了使三相交流电的相电压及线电压保持三相间相对平衡而将中性点 接地,而建造的接地系统。按用途可分为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保护接地系统是为了防 止设备内部因带电部分绝缘损坏而使不带电部分带电或因感应电荷 积累使不带电部分带电,而将这部分接地,如金属外壳、机架等。防 雷接地是为了给雷电流提供向大地泄放通路而建造的接地系统。工作 地的作用是保持系统电位的稳定性。工作地一般由两组组成,可以是 线状也可以做成网状。两组接地体间距大于5 米,效果较好。接地电阻越小越好,不能超过规定值,按新规程要求要联合接地, 即防雷地、工作地、保护地、大楼地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的接地方式 称之为联合接地。这种接地方式适用于现代通信设备数字化和程控 化,具有良好的防雷和抗外界电磁干扰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