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王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986047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王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王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王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王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王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王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王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案学 科: 语 文 年 级: 六 姓 名: 王 燕 2015年元月第五单元(主备人: 王燕 ) 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既是低中年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上述单元的发展。选编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阐释。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散文,文章从居里夫人的“美丽”下笔,赞美她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更赞美了她的人格与精神。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记述了“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的精神。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用事实强调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我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认识到了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

2、怀疑精神。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精读课文3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单元教学目标是: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每课出现的生词。2学生通过读书和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读懂课文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学习在具体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5完成“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教学内容:18.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美丽”一词的深层含义。教学重点: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教学难点: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课时安排:2 课时课 题18.跨越百年的美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写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3交流资料,了解居里夫人。教学重难点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课前准备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教 学 过 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增减一、引学: 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到什么很美丽?板书课题:思考

4、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二、试学: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2. 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和课文内容理解。三、展学:1.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写了居里夫人的哪些内容?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四、研学:探究课文,理解“美丽”内涵。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从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2,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深入了解“美丽”内涵。画出相关的语句。(1)外表美。(2)镭的颜色美。(3)居里夫人的内在美,人格美。a.巨大的贡献是美。b.勇于探索,忘我献身是美c

5、.淡泊名利是美。朗读相关的语句,感悟体会感情。五、固学:1、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结合课文谈一谈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六、延学: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原文布置作业1会写本课生字新词,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2生字词抄写板书设计: 外表美 跨 越 百 内在美 可贵的性格 年 的 高远的追求 美 人格美 丽 课外拓展 任选一题:1. 继续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写一篇有关居里夫人的短文,可以先拟定提纲。2. 收集其他一些科学家,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仿照跨越百年的美丽写一写你心中最崇敬的一位科学家或历史文化名人读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资料,课下读一读居里夫人或其他科学家的书

6、,做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课 题18.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 巩固字词2 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教学重难点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课前准备课文录音、课件教 学 过 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增减一、引学: 1.听写生字新词,回顾课文内容。2.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二、试学:1请同学们再来认真阅读课文,交流并写下居里夫人的“美丽”。三、展学: 1.想一想是否还有不懂的问题,在课文中做出标记。 2.提出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与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3.共同探究:

7、具备怎样的品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四、研学:欣赏品析,感悟表达方法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特别好,做出标记2.上节课老师让大家试写居里夫人,列出提纲,现在对照你的提纲想一想这篇课文在布局谋篇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五、固学:把你心中对居里夫人的赞美之词写下来六、延学: 小练笔:怎样成就我的美丽人生板书设计: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外在美但不在乎(为科学) 献身科学居里夫人 取得巨大的成就,视名利如粪土(内在美)跨越百年教学内容:19.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材分析:课文记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

8、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教学目标: 1 正确读记本课新词。2 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3 学习本文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理解“梦圆”背后的精神和力量。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时安排:1课时课 题19.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本课新词。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3.学习本文在具

9、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梦圆”背后的精神和力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前准备课文录音、课件教 学 过 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增减一、引学: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板书课题)二、试学: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本单元学习重点和课文前的提示,自己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全班交流,确定本节课的共同学习目

10、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三、展学:1自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深化提高。3.全班交流。四、研学:航天人是怎样实现航天梦想的。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行文线索板书: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五、固学: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全班交流,写下体会。六、延学: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

11、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词。2 学习与巩固板书设计:19.千年梦圆在今朝千年飞天梦梦圆在今朝课 题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澡,械”等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如著,锲而不舍”等词语2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重难点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体会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课前准备课文录音、课件教 学 过 程师 生 活 动思考与增减一、引学: 同学们,老师这有几条格言,谁来读一读。出示格言: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团结就是力量。 今天再送给大家一

12、条真理,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二、试学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又写什么?(2)画出文中直接描写问号和真理之间关系的语句,多读几遍。 三、展学:1.出示词语:诞生 纵观 漩涡 敏锐 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洗澡 花圃 推理 逆时针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2.指名读词语。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4.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5.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四、研学: 1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课文思路非常清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

13、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的事例进行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五、固学: 再读课文,初步了解具体事例1. 概括三个具体的事例,概括其主要内容。2. 师生交流。六、延学: 拓展阅读,阅读三个事例的有关背景资料作业设计:学习与巩固 读书笔记 阅读记录板书设计: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洗澡水的漩涡证明观点:酸碱试纸的发明 锲而不舍 做梦时眼珠转动 追根求源总结观点: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课 题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时第(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