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了》美术案例.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858558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来了》美术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风来了》美术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风来了》美术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风来了》美术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风来了》美术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来了》美术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来了》美术案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来了教学案例城东镇南屏小学 顾继香【教学理念】:爱因斯坦关于“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的观点”,阐明了在人类进步过程中,文明本身就来源于创造性思维。本教学活动就是通过教会学生从熟悉的环境中拓展思维,运用绘画语言创造性的表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其创新能力,使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生活真实的约束,充分张开现象的翅膀,自由发挥,任意描绘。【教学目标】:1.感受风的奇妙,用情感表现风中的景物,渲染风的气氛。2.提高学生的形象观察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3.通过学习,更好的感受大自然及美好的生活。 【重点、难点】:1.重点:把风吹时所引起物象变化的景象用绘画语言

2、表现出来。2.难点:拓开思维,表象事物在不同强度的风中不同的形态。【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相应的画具和材料。2.风吹的声音,各种风吹时物象形态变化的图像。【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课件播放风声)教室里响起由小到大的风的声音,学生们纷纷议论:“风来了,风来了”教师出示课题,字体产生风动的效果。【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学生熟悉的风声,唤起学生的已知经验,创设情境,刺激学生的听觉,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记忆交流,探索表现。(1)探究物体在风中与平常不同的形态特征。师:仔细听,这是什么风?学生们议论:微风、大风、狂风师:你还知道哪些风呢?能学一学风的声音吗?学

3、生们发出阵阵的唏嘘声:“呜”,“嘘”。师:风是什么样子的呢?有颜色吗?有形状吗? 那你怎么知道风来了呢?我们一起找一找风在哪里!学生纷纷用语言说出或用肢体语言做出物体在风中的形态。(2)进一步探究物体在各种风中不同的形态特征。师:风儿最喜欢和小朋友们捉迷藏了,小朋友们快找找它们都躲在哪儿呢?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风中的形态。师:这些风儿可真调皮啊,一会儿温柔地帮芦苇、垂柳梳头发,一会儿又顽皮地带着蒲公英四处闲逛,一会儿又蛮不讲理地吹走了行人的伞,挤歪了人家的房子风儿原来是这样的善变,一年四季的风儿又是各不相同,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心里画出风儿的样子。闭目遐想:春天,和煦的

4、风儿吹绿了柳树吹红了鲜花,小草儿翩翩起舞,柳树梳理着秀发,微微的笑着。夏天,清凉的风儿吹走了人们心头的烦躁和闷热,激情和暴风换来了骤雨,吹倒了大树,吹歪了庄稼。秋天,习习的风儿出来了醉人的桂子花香,吹黄了树叶,吹开了菊花,落叶在空中旋转,飘舞。冬天,凛冽的西北风,吹来了片片飞舞的雪花,红梅俏立在抖动的枝头(3)学生自主表现,完成万能小草图,教师指导。师:你最喜欢哪一种风?你的风又藏在哪儿呢?把它画下来给同学们看看吧!学生选择一种风吹时几种事物的形象。(4)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谈一谈都表现了哪些风中的景象。有微风中的垂柳,湖面,有台风吹倒了小屋,有龙卷风把汽车刮到了半空【设计意图:这些内容与学生

5、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回忆让学生更关注生活及自己周围的事物,也让学生由此及彼,放开思路,回忆更丰富多彩,更妙趣横生的内容,从而引发联想。层层推进,抽丝剥茧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更深入,更细腻的进行艺术表现。】3.深入探讨,表现心境。师:同学们画出了风中物体的变化,那么当你在画树、房子、汽车时有没有想过它们是怎样的心情?也许垂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非常快乐也许大树在狂风中哀伤哭泣也许房子、汽车在龙卷风中害怕、恐惧学生用拟人化的手法修改万能小草图。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了。【设计意图:大胆的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风中景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灵活的将色彩的心理特点运用于表现风的情绪中,贴近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6、学生们感到新颖,易于接受,乐于表现。】4.完成作品,巡堂指导。小朋友找了这么多的风儿,能不能把它画得再丰富些呢?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5拓展加强,深化主题。 引导学生课后留心观察阳光,冰雪,风雨,雷电中的物体的不同变化。【教后感】:中年级学生年龄不大,阅历浅,见识少,有时侯不知道该怎么样表现风来了的情景,如果只是简单的放任自流,任由绘画,多数孩子会模仿书本上的绘画题材,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回忆、探索、想象、表现”是我上这节课的设想。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一、 创设情境激发美术创作的热情所谓情境,即情形、景象、境地的组合。课堂的情境包括课堂的场境和学习的氛围。创设情

7、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力,创设情境教学法首先要设置情境。我围绕教学内容,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幻灯和绘画再现,音乐渲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情感、美感,生动形象的特定氛围,以激起学生的创作兴趣、热情,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从事创作活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这种途径和资料包括:声音、图片等,从视、听等多方面去挖掘他们的绘画表现题材。课堂伊始,我先播放学生熟悉的风声,让学生回忆风来了的感觉,唤起学生的已知经验,创设情境,刺激学生的听觉,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然后播放一些有关风的图片,并故作神

8、秘地向学生描述:“风儿最喜欢和小朋友们捉迷藏了,小朋友们快找找它们都躲在哪儿呢?”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风中的形态。这样非常巧妙地将无色、无味、无形的风融合在学生平常非常熟悉的事物当中,使他们的大脑接受有益的刺激,从而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的情绪高涨,非常兴奋地找出图片中的风。这样创设的情境,无须用更多的语言,只须学生综合视、听觉的感受,便将学生引领进了对新知自觉感悟的幻境中。让孩子身临其境,获得直观体验,为创作风奠定了基础。二、在探究中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美术创作”教学指在美术领域内“运用材料、技法、过程、要素和分析来制作视觉艺术作品”的行为,是与复制、临摹相对的,它不同于诸如美术技能、理论和

9、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更不同于其他学科。我认为儿童美术创作教学迫切需要引进探究式学习方式,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技法,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艺术效果。美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不可能由老师教出来,而只能由学生自主探究来进行。在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图片中充分感知熟悉事物中的风后,我适时引导学生:“你最喜欢哪一种风?你的风又藏在哪儿呢?把它画下来给同学们看看吧!”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表现的空间,完成万能小草图。(如图)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回忆让学生更关注生活及自己周围的事物,也让学生由此及彼,放开思路,回忆更丰富多彩,更妙趣横生的内容,从而引发联想,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经过自己消化过滤后,充满激情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摆脱了对自然的简单的临摹。层层推进,抽丝剥茧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更深入,更细腻的进行艺术表现。学生思维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各种奇妙的构思和富有创意的作品跃然纸上。-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