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供电局110kV金渡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857958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杭区供电局110kV金渡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余杭区供电局110kV金渡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余杭区供电局110kV金渡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余杭区供电局110kV金渡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余杭区供电局110kV金渡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余杭区供电局110kV金渡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杭区供电局110kV金渡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0kV金渡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 建设单位:余杭供电局环评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2010年9月1 项目概况1.1项目由来依据关于下达2009年第二批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计划的通知(浙发改能源20091044号)精神,为满足余杭地区近期电力负荷发展的需要,解决电网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根据电网发展规划,迫切需要在余杭区建设110kV金渡变扩建工程。根据国家及浙江省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规定,该工程的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余杭供电局特委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单位接受任务后,收集了有关工程情况、可行性研究和现状资

2、料,对变电所所址进行了现场踏勘;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了110kV金渡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1.2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的建设规模详见表1-1。表1-1 工程的建设规模表项目一期本期终期评价规模110kV金渡变扩建工程变电所(全户内)主变150MVA150MVA350MVA350MVA110kV配电装置:GIS设备,户内布置110kV线路1回0回 3回0回110kV金渡变一期工程环评报告已于2006年1月24日通过浙江省环保局批准 (浙环辐200624号),工程于2007年建成投运,并于2009年2月25日通过浙江省环境保护厅环保验收审批(浙环辐验200989号)。由

3、于本期工程新增主变配套的1回进线已在220kV大陆变110kV送出工程中同步预留(进线接自220kV大陆变电所,线路路径总长约11km,全架空架设)。因此,本工程无新建线路,本次评价以110kV金渡变电所终期主变容量(350MVA)作为评价规模。1.3地理位置110kV金渡变电所位于余杭区良渚经济园小洋坝村,104过道东侧,勾运路北侧,宣杭铁路南侧。2 污染因素分析2.1 施工期110kV金渡变扩建工程施工期主要内容为主变的安装调试,工程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只有少量的施工人员,不使用高噪声的机械设备;施工机械的冲洗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2.

4、2 运行期变电所建成投入运行以后,在电压转换过程中,主变压器和高压配电设备与周围环境存在电位差,形成工频(50Hz)电场;高压输电线路导线内通过强电流,在其附近形成工频磁场。工频电场、磁场可能会影响周围环境。配电装置及其配件表面处对周围空气中的电晕放电,形成脉冲电流注入导线,并沿导线由注入点向两边流动;配电装置以及配件污秽或损坏导致电花放电;金具触点松动或接触不良产生的火花放电,该类影响为无线电干扰。它可能会影响其周围环境中的无线通信、信息技术及医疗仪器等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高压配电装置的污染因子为工频电场、磁场和无线电干扰。运行期的噪声主要来自主变(噪声级55dB)以及风机(噪声级60dB

5、)的运行。变电所1个值守人员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55t/a,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0.2t/a。由于本次扩建项目只涉及增配主变,不增加值守人员的配备,因此其产生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在工程建成投运后也将不会增加。3 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保护目标现状调查及监测表明:(1)110kV金渡变周围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变电所周围的声环境均能满足相应的声环境功能区要求。(2)现状监测结果表明,110kV金渡变所址东南侧围墙外20m在测量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现状测量值为71.3dB(V/m),与变电所未建前测量值相当,主要是受到勾庄无线电发射台影响。变电所周围各监测点位

6、的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测量值均能满足本项目的评价标准限值。(3)根据现场监测和实际运行情况的调查, 110kV金渡变目前的运行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现场踏勘和调查,目前110kV金渡变电所东侧为道路,路对侧为木材堆放处及小洋坝村长土斗民房;南侧为木材堆放处及空地;西南侧为小洋坝村赵家土斗民房;西侧为木材加工工棚;北侧为汽修厂、仓库等。本项目的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内有勾庄无线电发射台,无其他导航台、卫星地面站、广播电视发射台或雷达站等无线电敏感设施;工频电磁场及噪声评价范围内的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点主要为工程周围村庄等,项目所涉及的环境保护敏感点见表1-2。表1-2 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名称环境保护目

7、标备注110kV金渡变扩建工程小洋坝村长土斗民房最近楼房距离金渡变东侧围墙约20m(长土斗54号,4F坡顶)本工程建设内容仅为增加主变设备,增加主变的基础已于一期工程建设时一并完成小洋坝村赵家土斗民房最近楼房距离金渡变西南侧围墙约40m(赵家土斗33号,3F坡顶)4 主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电磁环境预测评价结论由类比监测分析,可预测110kV金渡变按终期建设规模建成投运后,对所址各侧、及周围各敏感点的电磁环境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强度将符合对居民区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满足电磁环境保护要求。在不受其它干扰源影响的情况下,变电所对围墙外20m,0.5MHz频率处的无线电干扰贡献值将能符合

8、本工程的评价标准要求。2生态影响(1)生态功能区划相符性110kV金渡变电所占地面积约为3700m2,所区内充分利用各配电设施之间的间隙种植草被进行绿化,其已有1台主变建成投入运行。根据余杭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图,金渡变所在区域位于限制准入区,该类区域要求严格限制工业开发和城镇建设规模,禁止新上高污染工业项目。根据110kV金渡变扩建工程的项目特点,该工程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不属于高污染工业项目,符合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功能区划。(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属于扩建增容工程,工程内容仅为增加主变设备,增加主变的基础已于一期工程建设时一并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仅为仪器设备的安装,不涉及土石方的开挖建设

9、,对所区内的植被影响范围较小,且比较容易恢复,因此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接受的影响。3噪声预测评价结论声环境预测结果可知,变电所扩建运行后,变电所边界外1m处的噪声预测值能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的要求,符合声环境保护要求;距变电所西南侧40m的环境敏感点(赵家土斗33号民房)、距变电所东侧20m的环境敏感点(长土斗54号民房)的昼间和夜间噪声值亦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4废水、固废影响预测评价结论金渡变电所运行期无生产污水,值守人员(1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所区雨污分流,雨水设置雨水井汇集

10、后外排;突发事故时可能产生少量漏油或油污水,由有资质的单位收集集中统一处理。由于本次扩建工程只涉及增配主变设备,不增加值守人员的配备,因此其产生的生活污水在工程建成投运后也将不会增加。运行期产生的垃圾为变电所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产量每人每天约0.5kg,设置垃圾箱分类收集,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旧蓄电池由有资质的单位收集处理。5 主要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污染防治措施见表1-3。表1-3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类型内容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无无无无水污染物施工人员变电所值守人员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固体废物施工人员变电所值守人员生活垃圾

11、集中堆放,定期委托当地环卫清洁单位清运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噪声防治措施在设备招标时,对主变等高噪声设备应有声级值要求(主变噪声级55dB),选择低噪设备。其他无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1.变电所内空地广泛种植草皮等绿化植物。2.施工结束后,应采取必要措施,对施工基面遗留的废弃碎石等进行清理。对硬化地面进行翻松,以便原有植被以及原种植经济作物的恢复。6 污染防治措施本工程属于扩建项目,所增加的主变的基础在一期工程中确定并已建造完成,各电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已经在一期的工程中实施完成。针对浙江省环保局对110kV金渡变一期工程环评文件提出的审查意见,该变电所目前已实施落实的电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主要有:(

12、1)合理安排变电所布置,主变布置在所址的中央,并尽量远离了居民点。(2)变电所采用低噪声设备,主变室采用消声隔声门,风机排风口设置消声百叶窗。(3)已设立事故油池,当主变压器发生事故或检修时,产生的极少量的油污水,经过事故油管排至事故油池,油污水集中统一处理,防治造成环境污染。7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公众参与可以广泛地让公众预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情况,了解公众对项目建设环境影响的反应和意见。本工程公众参与采取媒体公示及工程现场张贴公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工程的环境影响公示已于2010年3月25日在杭州日报第B3版上刊登。公示内容主要包括本工程概况、环境影响及初步评价结论等

13、,公示时间为2010年3月25日4月7日。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工程拟建址周围居民及公众对项目建设环境影响的反应和意见,环评单位还进行了现场张贴公告。环境影响公告于2010年4月9日张贴于110kV金渡变电所门口、小洋坝村长土斗54号民房门口、小洋坝村赵家土斗33号民房门口。公示、公告期间建设单位、行政审批单位及评价单位均未收到社会各界或个人的任何反馈情况和意见。为使周围群众更加支持本项目建设,建议建设单位在施工建设时仍需做好各方面的解释工作,并切实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将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8 结论经评价分析,110kV金渡变扩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投运后,在全面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各项环境指标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其建设可行。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